<p> 清明,既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又是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既是人们亲近自然、踏青游玩、享受春天乐趣的欢乐节日,又是一个扫墓祭祖、缅怀先烈的肃穆节日。</p><p> 为了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缅怀革命先烈,教育孩子们懂感恩,学珍惜,传承先辈遗志,兰州市第八十九中学一年级五班学生在2020年清明节期间,开展了以“传承红色基因,缅怀革命先烈”为主题的系列活动。</p> <p> 一、清明节的由来</p><p>清明节传说:清明节是由寒食节发展而来的。清明节来源于春秋时期。在晋文公流亡期间,随臣介子推为他割肉煮汤,但晋文公登基后却忘了介子推,晋文公追悔莫及,火烧绵山以寻找。事后得知介子推已死,为纪念介子推,晋文公将当天定为寒食节。第二年,晋文公亲自上山祭拜介子推,发现当年随介子推焚毁的柳树竟然死而复生了。所以,晋文公把寒食节的后一天定为清明节。</p> <p>二、了解清明节的习俗</p><p>习俗一:扫墓祭祖</p><p>扫墓祭祖是清明节俗的中心。清明之祭主要祭祀祖先,表达祭祀者的孝道和对先人的思念之情,是礼敬祖先、慎终追远的一种文化传统。</p> <p>习俗二:踏青</p><p>清明节期间到大自然去欣赏和领略春日景象,郊外远足,这种踏青也叫春游。古代叫探春、寻春,其含义,就是脚踏青草,在郊野游玩,观赏春色。</p> <p>习俗三:插柳</p><p>清明节是杨柳发芽抽绿的时间,民间有折柳、戴柳、插柳的习俗。人们踏青时顺手折下几枝柳条,可拿在手中把玩,也可编成帽子戴在头上,也可带回家插在门楣、屋檐上。据说插柳的习俗与避免疫病有关。</p> <p>习俗四:放风筝</p><p>放风筝是清明节人们最喜爱的活动之一。古人相信若某人生病可将其病况写或画于扎制的风筝上,用线系着风筝在空中放飞,让它飞至高空就拉线剪断,疾病灾难便会随着风筝一起飞走。后来,风筝亦逐渐发展成广为流行的郊游娱乐活动。</p> <p>习俗五:荡秋千</p><p>秋千,意即揪着皮绳而迁移。它的历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后改为秋千。古时的秋千多用树桠枝为架,再栓上彩带做成。后来逐步发展为用两根绳索加上踏板的秋千。秋千不仅可以增进健康,而且可以培养勇敢精神,至今为人们特别是儿童所喜爱。</p> <p>习俗六:蹴鞠(cù jū)</p><p>鞠是一种皮球,球皮用皮革做成,球内用毛塞紧。蹴鞠,就是用足去踢球。这是古代清明节时人们喜爱的一种游戏。蹴鞠,是中国足球的前身。蹴鞠在唐宋时期最为繁荣,经常出现“球终日不坠”,“球不离足,足不离球,华庭观赏,万人瞻仰”的情景。</p> <p>活动三:网上祭英烈,清明寄哀思</p> <p>2020年的清明节有些不平凡,全国抗击新冠病毒的战役还末结束,特殊时期,开展主题教育活动,让孩子们懂得感恩,学会珍惜。</p><p>常怀感恩之心,常存感恩之情,深刻认识现在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以感恩之心思源奋进,发扬爱国精神,争做新时代好少年,实现崇高理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