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十里自清明(路喆)

路喆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0px;">春风十里自清明</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font-size:20px;">文/路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这几天,上下班途中,不时会看到有人用小型车辆运送松柏的小树,苍苍翠翠的,在“吹面不寒杨柳风”中,格外打眼。查查日历,不禁感叹,真是时光匆匆啊,春节过后,好像还没干点啥活儿,转眼间清明节又到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清明节是一个特殊的节日,一年二十四个节气中,清明和冬至是两个节气和节日重叠融合的日子,“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二十四节气是上古时期的先民依据生产需要总结的气候规律,客观上反映了一年四季气温、物候、日照、降雨等方面的规律,指导先民,适时安排农桑,狩猎捕鱼,开展一系列生产活动。一般来说,在我国传统历法中,每15天为一“气”,每5天一“候”,气和候都是历法时间的计量单位,气候合在一起又不单指时间单位,而是广义上的天气情况变化的概括。就清明节气而言,此时,大地回暖、雨水充沛、春色宜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就节日而言,清明节又有着特殊的纪念意义,并衍生出一系列风俗习惯和纪念活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清明节日的习俗因地域不同而有着些许的差异,但比较统一的说法就是祭祀和踏青。时令到清明节气时,气候变暖,万物复苏,大地回春,阴阳转化,正是春耕生产的大好时机。农耕时代古人利用这个时间礼敬先祖、慎终追远,祈求先祖保佑阴阳调和、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是为“春祭”。 “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宋.高翥《清明日对酒》),这应该是清明节气时祭祖习俗的最原始的渊源,世代沿袭下来,索性便成了“节”,节气也变成了一个春祭的节日。有关这个习俗,中原一带还有个说法,是和秋天时另一个也被称作“鬼节”即农历的十月一日、即俗称“十来一”相联系的,“一”要念儿化音才行。说的是清明时节阴气退却、阳气上升,要把先祖的魂灵从阴间放出来,直到“十来一”这天是要把先祖的魂灵再收回去的。为了保证先祖魂灵能在尘世间逗留的时间长一点儿,能够有时间充分指导生产、护佑后辈、感受真情,清明节时就需要早点儿祭祀,有的可以提前一两天,而到了农历十月一日这天,又需要晚点儿祭奠,也可以推迟一两天。因此,我们这里有句俗语叫“早清明、晚十来一”,一前一后、一早一晚的祭奠活动,是为了开关出入阴阳两界的大门的。这种说法,无法考证始于何时,虽有民间穿凿的成分,但这种祈祷向善的愿望是美好的。祭祖祭奠仪式的主要内容:陵墓祭扫、焚烧纸钱、酒食供飨等,也会因地域和时代的要求而不断变化。以往每年的这个时候,都会有单位、部门或协会团体等组织人员,到烈士陵园进行集中祭拜、扫墓,开展爱国主义等主题教育等活动,把传统的习俗和现实的思想教育结合起来。疫情之中和之后的清明节,政府提倡推行网上祭奠,文明祭扫活动,给这种古老的习俗,增添了新的活动内涵和活动方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清明节的另一个习俗就是踏青。“蚤是伤春梦雨天,可堪芳草更芊芊” (唐.韦庄《长安清明》),正是胜春时节,春暖花开、阳气日盛、勤燕鸣翠、柳丝荡漾,宅在家里“猫”了一个漫长的冬天,人们急需要出来透透气,吐故纳新。“花落草齐生,莺飞蝶双戏”( 唐.孟浩然《清明即事》),相约三五成群,呼朋引伴,走出宅院,信步郊外旷野,逐蜂引蝶、插柳嬉戏,秋千摇荡、放飞纸鸢,撩水洗濯,把酒临风,溪水潺潺、煦风习习。“清明踏青放纸鸢,插柳戏水沐潺潺”,好一派春意盎然!临水沐浴、荡秋千、放风筝等也是清明习俗,也有把这几项单列的,但我以为,这应该的踏青的一部分,是踏青习俗衍生的系列活动的组成部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古时,与清明节相伴的还有一个节日,叫“寒食节”,寒食节早清明节1-2天。有研究者认为,清明节的习俗的渊源的一个出处就来自寒食节。春秋时晋国公子重耳避祸流亡19年,介子推始终追随、"割股啖君"。重耳励精图治,终成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但介子推不求利禄,与母亲归隐绵山,晋文公为了迫其出山相见而下令放火烧山,介子推坚辞不出、被火焚而死。这俩人都犟种和驴脾气,都把任性发挥到极致,生生把一个君臣和睦、上下同心、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演绎成一出血色的、别扭的、凄厉的人间悲剧!晋文公将介子推葬于绵山,修祠立庙,并下令在其死难之日禁火寒食,以寄哀思,这就是"寒食节"的由来。但这只是民间的传说和记载,近年来,有研究者认为寒食节是沿袭了远古的改火旧习,即《周礼》所谓“仲春以木铎修火禁于国中”。仲春季节,气候干燥,火灾隐患大。古人便开展祭祀活动,把上一年传下来的火种全部熄灭,即是“禁火”。然后重新钻燧取出新火,作为新一年生产与生活的起点,谓之“改火”。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唐.韩翃《寒食》)。汉代,改火的火种须在宫中传出,依次传递到王公大臣、大小官吏及民间百姓家中。禁火与改火期间,人们必须准备足够的熟食以冷食度日。古人爱追求一种仪式感,久而久之,也便成了节,是为寒食节。据《后汉书》载,最初的寒食节时间很长,最长的105天,最短的也要近1个月。长期冷食,人们都受不了,于是到唐代,寒食节变成三天。而到了宋代,清明节干脆取代了寒食节,祭扫、禁火、冷食、蹴鞠等习俗,也都被清明节一股脑儿照单全收了。寒食节的习俗是“寒食禁火,祭奠先人”,因此,说清明节的习俗来源于寒食节似乎也不为过。</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寒食节早于清明节一两天时间,习俗活动逐渐融合,而在寒食节相近的农历三月三,则是古人的又一个节日——上巳节。上巳节的也可追溯到周代,《论语》中“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翻译过来就是在沂水临水沐浴、迎风跳舞祭祀、然后唱着欢乐的歌回家了。这就是上巳节的习俗。有人认为上巳节起源于古时的巫术活动。《周礼·春官·女巫》:“女巫掌岁时祓除衅浴。”唐崔颢诗云“巳日帝城春,倾都祓禊晨”祓禊就是临水沐浴,祛病消灾。上巳节古时在农历三月举行,魏晋以后固定在农历三月三,又称重三。主要风俗是郊外游春、春浴、祓禊等,“永和九年,岁在癸丑……”,王羲之的“曲水流觞”的故事,就发生在“暮春之初”的三月三上巳节。因此,也有人认为清明节的习俗也来源于上巳节。宋代以后,上巳节突然消失了,估计又被清明节收编。现在的三月三,则只是民间的纪念轩辕黄帝生日的节日,“三月三,生轩辕”,又似乎和道教扯上什么关系了。题外之言,不提。</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唐.杜牧《清明》)。如此看来,清明节是融合了自古以来的寒食节、上巳节和清明节气以及清明节日自身的诸多风俗文化元素于一体的一个综合性的节日,不单单是一个祭祀祭祖的节日,可以祭祀先祖、慎终追远,可以郊游踏青、插柳秋千,可以临水春浴、祛病消灾,可以曲水流觞、杏花酒家。是一个祭奠先贤、寄托哀思的日子,也是一个春风十里、姹紫嫣红的季节。清明节到了,建议我们不违典章,听从号令,除了以各种文明方式祭奠先祖、缅怀恩亲外,不妨两三个人,到郊外的旷野去,吐故纳新、临水而沐、放飞纸鸢、放飞自我、吟诗作画、饮酒作歌……</span></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font-size:20px;">作者简介:</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font-size:20px;"> 路喆,网名天天向上,河南省新野县人,现在中原农险唐河县支公司供职。爱诗文、勤耕耘、伴美酒、平常心,偶有诗词文章散见于报刊杂志网络平台。</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