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课不停学,教研不停步——洛城学区英语教研组对分学习纪实

留小 彩云追月

Part1 <p>  自2018年5月,洛城学区开展对分课堂学习和研究以来,洛城学区持续推进以对分课堂为主要方式的课堂教学改革。经过多次研讨,在全学区中小学开展了对分课堂教学实验。2019年11月,洛城学区决定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在全区小学实施对分课堂教学改革,并推进了三轮备课活动:</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 第一轮对分课堂备课活动自2019年12月开始,我们进行了连续2次的备课培训,来自7所小学校长和100多位语文、数学、英语骨干教师,深入学习对分课堂理论,研究教材,开始了对分课堂示范课备课活动,潍坊学院专家组对备课做了点评和指导。</span></p> <p>  第二轮对分课堂备课活动自2020年1月中旬开始,全区7所小学建立了跨校教研学科组,每位校长包靠一个年级,学区200多位语文数学英语教师开展了联合教研和备课活动,全面学习新教材,认真备出了三个学科的新授课400多节。潍坊学院专家组利用寒假时间对备课进行了分析和指导,并在学区组织了9次线上备课讲座,提出了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评一体化对分课堂教学设计”思想,指导学区开展了围绕课程标准、学期目标、单元目标和课时目标与评价任务的教学设计。</p> <p>  第三轮对分课堂备课活动2020年3月开始,学区组建了小学语文、数学、英语三科16个精英教师备课组,开始依据《教学评一体化对分课堂备课手册》,认真研读课程标准,选择一个单元进行精备活动,完整体现了从课程标准到学期、单元、课时的备课流程。</p><p> 为了更高质量的完成精备课任务,我们四个年级的英语精备组从接到任务开始就展开了集中的线上教研,确定精备模块,明确责任分工,每一位成员都积极发言,认真研讨,真正做到了互帮互学,精心研磨,遇到困惑的地方就会虚心向两位专家请教。</p> <p>  3月23日下午,学区召开了对分课堂精英教师备课组长交流活动,学区领导、全体校长、学科组组长、潍坊学院专家组成员全程参与,各位校长和学科组长发表了本轮备课活动的收获、成果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也提出了很多好的意见和建议,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p> <p>  为更好地传授本轮精备课的经验,指导全体教师开展课程标准的学习,指导教师研究教材,学会设计教学目标和评价任务,更好地优化对分课堂教学设计,为接下来的第四轮备课活动和教学实施奠定基础,学区决定召开本次“第三轮学科精英备课经验交流活动”。</p><p> 为了此次经验交流活动顺利进行,各个年级的英语精备组都做了充分的准备。3月31日下午1:40我们英语组全体教师相聚恒远云课堂,各备课组长借助ppt展示和解说的方式在线为英语老师们完整的呈现了各年级教学评一体化备课手册的备课流程和注意事项。 </p><p> </p><p><br></p> <p>  本次精备课强调了教学评一体化设计,确定单元目标之后,需要设计单元达标检测,并要求检测题和学习目标建立对应关系。要实现教学评一致性教学,必须进行教学评一体化设计,即明确目标—设计评价—教学设计—教学实施与反馈。</p> <p>  精备组通过研读课程标准,确定学段目标,进而确定学期目标和汇总学期学习内容引导老师们研究教材,在此基础上,单元学习目标就会清晰。明确了单元目标,在再分解到课时目标时,老师们就会有单元整体教学的意识,设计的课型不仅有新授课,还有复习课,这样的方式会提高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掌握运用要求,同时也可以实现前后知识的连接。</p> <p>  听完四个精备组的教学评一体化备课手册说课之后,潍坊学院专家组对英语团队认真学习,刻苦钻研的精神给予了高度评价,并对老师们备课过程中存在的困惑和共性问题进行了细致的讲解。</p> Part2 <p>  借此机会,英语精备组的老师们也纷纷向其他老师分享了自己参与备课以来的感悟和收获,并会在后期指导和带领其他老师完成教学评一体化的单元教学设计,在实施中不断完善。这个过程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最有效载体,也是提高学生学业成就的高效方法。</p> <p>  通过前段时间的微课学习,前两轮的线上研讨学习以及这次的精备课,我们每一个人都收获颇多。</p><p>1.收获最大的当然是对英语课程标准的研读及理解,在以前的备课中这也是我们最容易忽视的。这次对分课堂的学习让我们再次重视了对课标的学习,尤其是英语中最常用的24个话题。深刻领会了教学评一致性教学的重要意义,教师的教,学生的学和评价三者是紧密联系,不可分离的。</p><p>2.我们认识到学习目标的制定是非常关键的一环节,它不能脱离课标,学期目标和单元目标而单独存在,在续写学习目标的时候不能用一些不可测量,无法评估的词汇,比如理解,体会等。更不能只注重语言知识的讲解,还要兼顾语言技能,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学习策略,文化意识。从多角度多层次去续写。我们自己以前的教学设计往往只关注教学过程中各个环节的设计,忽略了对学习目标的准确把握,所以容易造成课堂上学习目标不明确,学生不知道要到哪里去这样的问题,造成整堂课的效率低下。今后在备课中我们还是要继续深入学习研究课程标准,让它真正发挥指挥棒的作用。</p><p>3.团队的力量是强大的。一个人可能会走的很快,但是一群人会走的更远。以前在备课的时候往往是一个人在做,通过近期的集体研讨,合作备课,我们认识到团队集体教研的重要性,一个人的思维往往是受限制的,通过团队集体的智慧,不断研讨,不断完善修改,所备出课的质量也会越来越高,希望以后有更多的机会来参与集体教研。</p><p> 这段时间努力和付出,对我们自己来说也是一次自我锻炼和自我成长的好机会,以后在课堂上借助教学评一体化的单元教学设计,在实施中不断修改完善,相信我们会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发展,未来的我们会更优秀。</p>

备课

教学

学区

对分

课堂

学习

课程标准

目标

单元

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