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北京四合院

我心飞翔

<h1><br></h1><h1>本美篇和大家聊聊老北京的四合院。提到四合院,还得从承载它的胡同聊起......。<br></h1><h3><br></h3><h1>公元1276年,元朝在毁于战火的金中都原址东北部,以金的离宫(今北海公园)为中心,按《周礼》之原则建立了“状如棋盘”的大都城。并于1285年2月“诏旧城居民之迁京城者,以高及居职者为先,乃定制以地八亩为一分;其或地过八亩及力不能作室者,皆不得冒据,听民作室”。贵族功臣,悉受封地,以为第宅。于是,元朝的官僚、贵族们就按此规定,在大都城内盖起了住房及院落。这一间间房屋、一个个院落,一个挨一个盖起来,连起后就是一排排的,而一排与另一排之间要采光、通风,还得留出进出的通道,便形成了胡同、小街和大街。这就是元大都时代。</h1><h3><br></h3><h1>明代洪武元年(1368年),朱元璋灭掉元朝后,为了记载平定北方的功绩,将元大都改称北平。<br></h1><h3><br></h3><h1>明永乐元年(1403年),明成祖朱棣永乐皇帝取得皇位后,将他做燕王时的封地北平府改为顺天府,建北京城,并准备迁都城于此,这是正式命名为北京的开始,至今已有600余年的历史。</h1> <h1><br></h1><h1>公元1420年北京城营建完工后,明成祖正式迁都北京。公元1553年,又增建了城南外垣,至此北京城又有了内外城之分,北京城的“凸”字型平面布局至此基本定型,面积约为62平方公里。内城九门,外城七门。这时北京城的胡同,据《京师五城坊巷胡同集》载:有街巷711条,胡同459条,共为1170条。</h1><h3><br></h3><h1>清朝定都北京后,完全沿用了明北京城,虽街巷胡同格局“大抵袭元、明之旧”,但“街巷”与“胡同”的界定早分不那么清楚了,据清代《京师街巷志稿》统计,总体数目则增加到2077条。</h1> <h1><br></h1><h1>至民国前期北京仍为中国的首都。辛亥革命后北京打通了东西长安街,街巷胡同以天安门为中心往外展开。新干道的规划开辟,带动了胡同的发展。到四十年代北京的街巷胡同已达6074条,其中胡同大约3500条。</h1><h3><br></h3><h1>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北京的大拆大建,至2000年仅剩下不足1900条胡同。这之后人们越来越认识到老北京四合院的巨大价值,余下的渐渐受到了成片的保护,划定了历史文化保护区33片,如南锣鼓巷等。</h1> <h1><br></h1><h1>而早年在北京胡同内,无论巍峨的王府或是精美的豪宅,抑或是市井普通人家,都是居住在大大小小、院子套院子的四合院里。四合院又称四合房,是中国的一种传统合院式建筑,<span style="-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以正房、倒座房、东西厢房围绕中间庭院形成平面布局的北方传统住宅的统称。</span></h1><h3><span style="-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br></span></h3><h1>在中国四合院的居住形式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全国各地有多种类型的四合院,但以北京四合院最为典型,其建筑和格局体现了中国传统的尊卑等级思想以及阴阳五行学说。</h1> <h1><br></h1><h1>正式的四合院,一户一宅,平面格局可大可小。房屋主人可以根据土地面积的大小、家中人数的多少来建造,小到可以只有一进,大可以到三进或五进,甚至七进。还可以建成并行四合院、带跨院、带花园。小者房间为13间;一院或二院者,房间为25间到40间。厢房的后墙为院墙,拐角处再砌砖墙。大四合院从外边用墙包围,墙壁高大,不开窗户,以显示其隐秘性。从制式上来说,许多王府和寺庙也是按照四合院的布局进行设计和建造的。</h1><h3><br></h3><h1>图为典型的口字型一进四合院。</h1> <h1><br></h1><h1>两进四合院分为前院和后院,后院又叫做内宅。前院由门楼、倒座房组成,连接前后院的一般为垂花门,一些相对朴素的住宅则用月亮门,后院由东西厢房、正房、游廊组成。也有的两进四合院,例如北京茅盾故居,并没有垂花门隔出前院,而是在正房后加后院,建专供女眷居住的后罩房。</h1><h3><br></h3><h1>前一种格局正房用于客厅、书房及长辈卧室,东西厢房用于晚辈卧室;后一种格局正房用途一致,而后罩房用于女眷居住。</h1> <h1><br></h1><h1>完整的四合院为三进院落。第一进院是垂花门之前到临街倒座房之间的窄院,第二进院由厢房、正房、游廊组成,正房和厢房旁还可加耳房,第三进院为正房后的后罩房,在正房东侧耳房开一道门,连通第二和第三进院。在整个院落中,老人住北房(上房),</h1><h1><br></h1><h1>中间为大客厅(中堂间),长子住东厢,次子住西厢,佣人住倒座房,女儿住后院,互不影响。这其中也有反映“男外女内”的中国传统文化哲学的影响。</h1> <h1><br></h1><h1>这是三进四合院院落细部的称谓。</h1> <h1><br></h1><h1>这算是北京保护较好的一套四合院,但也是受到了私搭乱建的侵蚀,伤痕累累。究其原因,四合院是给一家住的,随着时代的变迁,过去的官宦商贾人家早已不存,四世同堂的盛况也难以为继,独门独户逐渐演变成了大杂院,必然是如此现象。天津的小洋楼何尝不是如此。</h1> <h1><br></h1><h1>这里展示郑希成先生《手绘老北京四合院》组画其中的七幅作品(包括说明)。</h1><h3><br></h3><h1>这是东城区南竹杆胡同82号。此院现已被拆。二门不是垂花门,后在礼士胡同和灯草胡同见到几个这种二门,虽然残破,但是将几个完好的局部组合起来,画出此图。</h1><h3><br></h3><h1>屋顶也有烟道,但不是火炕,应是地炉烟道。这种地炉颐和园还有。据鲁教珍老师回忆,解放后此院为夏衍先生的旧居。</h1> <h1><br></h1><h1>这是东城区东直门内北沟沿胡同23号,一套带私家花园的四合院。</h1> <h1><br></h1><h1>这是西城区复兴门内大街90号。该四合院广亮大门,东院是平顶抄手游廊的齐整四合院。院中大白海棠树的叶伞遮盖了大半个院。是一座中西合璧的院落。</h1><h3><br></h3><h1>主人说,每年八月十五,满院都是落地的海棠,众人分海棠不亦乐乎。</h1> <h1><br></h1><h1>这是东城区东总布胡同10号的四合院,据说是同仁堂乐松生儿子出生的住宅,也有人说不是。总之,这是清末民初北京四合院结合道济医院、协和医院等变化出来的一种中西合璧建筑的典型。</h1> <h1><br></h1><h1>这是西城区北海东门园景胡同4-14号。这组院落据说是魏忠贤的宅子,从挑檐看风格一致,清水脊的做法也差不多。10号院里边的简易楼原本是花窖。</h1><h3><br></h3><h1>此宅之前与陟山门街5号御史衙门相连,西墙外就是古冰窖,与北海、景山的景色连为一片。</h1> <h1><br></h1><h1>这是东城区南池子大街普渡寺西巷35号。按南池子当地习惯,庙的西面宅院不能开正对庙的门,所以原来35号的门开在普渡寺庙基高台之南。南池子改造后,将院门开在了庙基高台之北。图中院门为复原原来位置。</h1> <h1><br></h1><h1>这是东城区东四十三条77号。从东四十三条到十四条的四五个院子,在横街胡同就能看到它的爬山廊。当时人们都说这里是蒙古王府,后来找到此宅后人,才知道是完颜氏的府邸。二门是三间的垂花门,在北京还没有见到别处有此种门。</h1> <h1><br></h1><h1>再聊聊老北京四合院的院门。四合院是老北京文化的基石,院门是很有讲究的。不同的院门及院门装饰显示了宅院主人的等级和品味。“出身名门”、“门当户对”、“门第有别”这些词儿都没离开过“门”字,自打元朝首创北京四合院以来,门就成了京城人们心中身份和地位的象征。北京有许多四合院,最大的四合院就是故宫紫禁城,最著名的院门就是天安门。&nbsp;</h1><h3><br></h3><h1>四合院的街门则蕴涵了中国森严的等级制度。<span style="-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根据主人的身份地位等级的不同,四合院的街门分为王府大门及其他几种不同的大门形制。</span></h1><h3><span style="-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br></span></h3><h1>王府大门规格最高,位于王府府邸临街的中央。 并有明确的制式规定:亲王府大门为五间,可开启中间三间,并且屋顶可用绿色琉璃瓦件,在屋脊上可安装吻兽,大门上有门钉63颗门钉;郡王府的大门为三间,只有中间一间开启,门钉也变成九行、五列共45颗。</h1> <h3><br></h3><h1>这是北京什刹海畔的恭王府。《大清会典》中有着明确的规定:“凡亲王、郡王、世子、贝勒、贝子、镇国公、辅国公的住所,均称为府。</h1><h3><br></h3><h1>恭王府由府邸和花园两部分组成,府邸不仅宽大,而且建筑也是最高规制。明显的标志是门脸和房屋数量。亲王府有门脸五间,正殿七间,后殿五间,后寝七间,左右有配殿。低于亲王等级的王公府邸决不能多于这些数字。房屋的形式、屋瓦的颜色也是不能逾制的。恭王府的中、东、西三路各有三个院落,其中每一路的后两个院子是人们要游览的主要区域。</h1> <h1></h1><h1><br></h1><h1>而胡同中四合院的街门共有六种形式,分别是广亮大门、金柱大门、蛮子门、如意门、墙垣式门和西式门楼。</h1><div><br></div><h1>“广亮”,顾名思义,宽敞、豁亮之意。说到“门”的等级,除了皇宫大门、王府大门之外就要属广亮大门了。广亮大门最显著的标志之一便是门扉开在院门的中柱位置,门外的两扇墙呈外八字形状。从建筑上说气派,从风水上说敛财,向伸开手往怀里搂。整个过道看起来就是间屋子。现在在北京的老城区还能看到被改造成屋子供人居住的广亮大门。</h1> <h1><br></h1><h1>这是礼士胡同129号。原天津盐商李颂臣、李益臣旧居。该宅院曾请朱启钤的营造社重新设计,使整个建筑风格典雅。此宅院坐北朝南,由住宅和花园两部分组成,占地约1200平房米。现存建筑形制为,东南端有广亮大门一间,建于五级双垂带踏跺之上,硬山顶筒瓦过垄脊屋面,檐柱有雀替,双扇红板门,上带四枚雕花门簪。门外廊心墙、戗檐、门两侧八字墙和沿街院墙均雕有精美的砖雕图案。</h1> <h1><br></h1><h1>该宅院门内两旁倒座房各两间,东连后添建车库两间,西侧为新开大门,西有临街倒座房五间,一进院内北面为两个并列的四合院。东院一殿一卷式垂花门建于五级台级之上,门左右立有一对石兽,两侧看面墙上有什锦窗,砖雕窗框颇为精致。门内正房三间,东、西厢房各三间,各房均带前廊,硬山顶合瓦清水脊屋面。抄手游廊连接各房,廊子带倒挂楣子和坐凳。后院有六间北房。</h1><h1><br></h1><h1>后在东南院墙处添建一座二柱三楼牌楼,上绘苏式彩画。过牌楼向北有一组坐西朝东的四合院,院门为一殿一卷式垂花门,门前有坐东向西的影壁,正中雕刻条幅,四角雕有高浮雕岔角花纹。院内南、北、西三面房各三间,西房为两卷勾连搭的过厅,可通往西侧的花园,抄手游廊环绕四隅。与东院毗邻的西院,有带前后廊的南房三间为过厅,是该院的院门。北房五间,带前后廊。东厢房亦为过厅,与东院的西厢相连。该院西侧有单披顶游廊,可通往花园。东、西两院正房间有一座重檐顶圆亭,四面有门廊道与东、西、南、北各房间连通。</h1><h1><br></h1><h1>花园建在宅院的西北部,面积不大,但是假山、水池、树木搭配得当,花草点缀得体,显得幽静而高雅。东北角有一座单檐八角亭,覆绿琉璃瓦顶。此宅院各房均为硬山顶清水脊覆合瓦屋面,墙体皆为磨砖对缝。</h1><h3><br></h3><h1>该宅院在砖雕上颇费心思,除去沿街外墙有精美砖雕外,其正房、厢房的廊门走马板上均有砖雕匾额,有“撷秀”、“抗风”、“舒华”、“蕴秀”、“竹幽”、“含珠”、“隐玉”、“摘芳”、“拧月”等,闲雅秀逸,耐人寻味。</h1> <h1><br></h1><h1>这第二等级的大门“金柱大门”。金柱大门与广亮大门长得很像,但区别起来也并不困难,金柱大门的门扉不是设在中柱,而是从中柱往外挪了一米多的距离开在了院门的“金柱”位置,这也是为什么这种门叫做“金柱大门”的原因了。“金柱大门”虽然在等级上低于“广亮大门”,但在旧日京城金柱大门的四合院也是官宦人家居住的。</h1> <h1><br></h1><h1>此亦为“金柱大门”。</h1> <h1><br></h1><h1>蛮子门是将槛框、余塞、门扉等安装在前檐檐柱间的一种宅门。也是北京胡同里经常看到的宅门。关于“蛮子门”的称谓,有一种说法是,到北京经商的南方人为安全起见,特意将门扉安装在最外檐,以避免给贼人提供隐身作案的条件,而早年间对南方人蔑称为“南蛮”,所以叫“蛮子门”。</h1> <h1><br></h1><h1>这家四合院的“蛮子门外”正欲大兴土木”修缮,不过我更喜欢此时的大门,因为它更古色古香、贴近原来的时代,带有几分“原版”的沧桑。现在京城中很多四合院修缮完毕后奢华尽显、锋芒外露、官气十足,看着并不舒服。</h1> <h1><br></h1><h1>这是“如意门”,属于北京四合院宅门中的一种。等级上低于广亮大门、金柱大门、蛮子门,高于墙垣式门。</h1> <h1><br></h1><h1>如意门的基本做法是在前檐柱间砌墙,在墙上居中部位留一个尺寸适中的门洞。门洞内安装门框、门槛、门扇以及抱鼓石等构件。如意门洞的左右上角,有两组挑出的砖制构件,砍磨雕凿称如意形象(一称“象鼻枭”)。门口上面的两个门簪迎面多刻“如意”二字,以求“万事如意”,这大概就是如意门名称的由来。</h1> <h1><br></h1><h1>这是比较精美的“如意门”,有着精美的砖雕。</h1> <h1><br></h1><h1>这个门很精美,但没有那两个门簪。</h1> <h1><br></h1><h1>这些砖雕能够完整的保留下来实属不易。在近年北京南锣鼓巷整体的修缮开发中得到了很好的保护。</h1> <h1><br></h1><h1>这是墙垣式门。简单讲就是在墙上安个门,和墙是一体的。墙垣式门没有柱子,没有房脊,是四合院中最低端的门。墙垣式门一般都比较简单,也有为数不多者装饰了砖雕。</h1> <h1><br></h1><h1>西洋式宅门在北京四合院中采用得也很普遍,它是清代中期以后,西方建筑文化传入中国,并与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相互事例的结晶。这种门所在的位置与其他宅门没有什么差别,只是采取了西洋式建筑的形式。西洋式宅门的一般构造是单开间,两端为砖柱,砖柱间是砖墙,在砖墙上居中留出大小是适中的门洞。</h1> <h1><br></h1><h1>这种做法和如意门十分相似。砖柱上一般有二重或三重冰盘檐向外挑出将砖柱分为二段或三段。其中,下面两重冰盘檐与柱间砖墙上的冰盘檐贯通一气,形成两道装饰线。装饰线之间为横额。砖柱呈冲天柱式,中间顶墙做成阶梯状或其他形状。</h1><h3><br></h3><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h3><h1>西洋式宅门的门框、门扉等构造、做法与其他宅门相同,依旧采取中国传统式样。这类“入乡随俗”的西洋式宅门,都不同程度地掺入了中国传统建筑的零件,是中西合璧的“混血儿”。</h1> <h1><br></h1><h1>聊到北京四合院大门风水学,还是有很多禁忌的。如四合院的大门一般应开在“巽”位(东南方),从风水角度说,因建筑讲究“坎宅巽门”,“坎”为正北,五行中属水,正房建在水位上,可以避免火灾;“巽”为东南,为风,是透风之处,就像房屋的窗户,可以通天地之元气。所以,正屋建在正北,门在东南,是为了取出入平安的吉祥之意。</h1><h3><br></h3><h1>四合院的东西厢房,多以三间为准,目的是在院中建筑组合里产生一条中轴线,这条线如似人身上的脊梁,是院落中最重要风水源头。正因如此,双数在北京住宅建筑方面是不吃香的,所以,北京出现了这么一句俗语,“四六不成材”。同时,北京人还忌讳院子里的地面比胡同、大街的地面低,原因是一进门就得“跳蛤蟆坑”,不吉利。<br></h1><h3><br></h3><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h3><h1>四合院大门风水尤其忌讳口对口,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门冲,因为古时候人们认为门冲会导致家里人不合,传统的四合院中绝对不会出现门冲现象。所以我们在胡同中看到的两边大门都是斜对着,没有正对着的。</h1> <h1><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br></span></h1><h1><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老北京四合院建筑当中重要的一环,是其细部精巧的砖雕装饰。这些精美的砖雕因战乱与时代变迁,很多都已残破不堪或不复存在,弥足可惜!现在可以看到的仅是劫后尚存的一小部分,且不少是改革开放以来重新修复的部分。这是精美的影壁砖雕。</span></h1> <h1><br></h1><h1>在四合院的大门、影壁、垂花门、廊心墙、博缝头、戗檐、直檐、垫花等部位都可以看到各种砖雕图案。人们最常见的门头栏板及两旁戗檐上的砖雕,不仅图案内容丰富,雕刻技法也颇为讲究,与整体建筑结合得恰到好处。</h1> <h1><br></h1><h1>追溯北京砖雕艺术的历史,以明清时代最为兴盛,那时府第、会馆、民居的四合院门楼上装饰砖雕很普遍。现存一些老街巷门楼上保存的砖雕,多为清代工匠所雕,也有部分是民国期间的砖石雕品。</h1> <h1><br></h1><h1>磨砖对缝是古代建筑中的一种高级建筑工艺,即将毛砖砍磨成边直角正的长方形等,砌筑成墙时,砖与砖之间干摆灌浆,墙面不挂灰、不涂红,整个墙面光滑平整,严丝合缝。</h1><h3><br></h3><h1>笔者少年时代就居住在北京东城的四合院里。那时游览故宫、天坛、颐和园及一些皇家寺庙时,看到的建筑都是这种磨砖对缝的手法,非常精美。用现代的说法就是表达了一种简约奢华的建筑美学。</h1><h3><br></h3><h1>这种磨砖对缝的手法在一些王府及官宦商贾人家同样可以见到,属于高档四合院。这在现今即便上亿的商品四合院房中也已经很难见到了。</h1> <h1><br></h1><h1>北京四合院的门墩也很讲究。门墩又称门座、门台,用于四合院的大门底部,是起到支撑门框,门轴作用的一个构件,多为石制。门礅上通常雕刻一些中国传统的吉祥图案,因此是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石刻艺术品。北京的门礅主要以箱形和抱鼓形狮子形居多,此外还有多角柱形,水瓶形门礅。</h1><h3><br></h3><h1>图为在北京南锣鼓巷拍摄的狮子型门墩。<br></h1> <h1><br></h1><h1>门墩通常由须弥座,抱鼓或方箱,以及兽吻或狮子(有说是狻猊)几部分构成。根据门楼的形制不同门墩的形制也有差异。</h1><h3><br></h3><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h3><h1>须弥座是整个门礅的基础,一般会刻有莲花的形状,上面通常有锦铺。抱鼓是一个竖立着的鼓,再鼓面和鼓的侧面通常雕刻有各种吉祥纹样,有福在眼前,岁岁平安,福禄寿等图案。方箱式一立方体,四面都刻有不同的纹样。在抱鼓或箱体上面雕刻有兽吻或狮子。整个门枕石由一块整石雕刻而成。</h1> <h1><br></h1><h1>旧时老北京四合院的大门,往往刻有楹联。</h1><h1>四合院的大门平日里呈关闭状态,给人一种幽静、安谧的感觉,这时最引人注目的就是那街门上的楹联了。这些楹联与普通对联不同,普通对联是书写在纸上后粘贴在门上的,可以随时更换,而这些楹联是直接雕刻在两扇门上的,所以称为门板楹联。</h1><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h3><h1><br></h1> <h1><br></h1><h1>门板楹联的制作是一门手艺,整个制作过程极为讲究,不可偏废任何一道工序。它大多是采用粘覆麻线,刮抹腻子,多次油漆,反反复复十几道工序后,在长方框的街门上精心雕刻出的书法艺术。楹联颜色大多是红底黑字或是黑底红字,雕刻好后在最上面多次涂饰亮油覆面,方可经得住日后的风吹日晒。</h1><h1><br></h1><h1>那些楹联,无论是集贤哲之古训,还是采古今之名句,无论是颂山川之美,还是铭处世之学,都充满浓郁的传统文化的气息。楹联的书写更是讲究书法艺术,有不少楹联是名人书法,加上雕刻工艺精湛,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每一扇楹联均是精工细作的产物。门板楹联是构成四合院建筑艺术与胡同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h1><h1><br></h1><h1>笔者小时见到最多的院门楹联是“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h1> <h1><br></h1><h1>老北京四合院的大门上都有门钹。门钹又叫门环,由铁或铜所制,装饰在大门的左右各一个,成对称位置,形似打击乐队中的“钹”,故称为“门钹”。</h1> <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br></h3><h1>门钹,周边通常取圆形、六边形、八角形,中部隆起如球面,上带钮头圈子,常吊一扁叶状配件,俗称“扁叶”(也有的就是门环)。门钹是用来扣门或出门时关门的。</h1> <h1><br></h1><h1>老北京的四合院常有一道影壁。过去老北京人喜欢串门,有一个不成文的规矩,就是在影壁前问上一声:“家里有人吗?”或咳嗽一声,以示有人来了,既给主人一个提示,也是一种礼貌。</h1><h3><br></h3><h1>老北京四合院的影壁多为砖瓦结构,也有木头加瓦檐的。俗话说:“直来直去损人丁。”意思是说室内外空间的设计不要直来直去,否则会对人有不利的后果。影壁还有遮挡视线、保护隐私的功能,在白天即使大门敞开,外人也看不到宅内情景。影壁虽不是房屋主体,但设计巧妙、施工精细,起着烘云托月、画龙点睛的作用。</h1> <h1><br></h1><h1>影壁也是突显主人身分地位品味及财力的一个重要地方,影壁从上到下分三个部分,最上是筒瓦,像房上瓦的作用一样,把雨水引到远离影壁主体的地方,免得侵蚀影壁主体。中间是影壁的主体,一般是条砖砌出框架,中间有各种吉祥文字或是图案。下面是须弥座,一般是山海景色。</h1> <h1></h1><h1><br></h1><h1>寻常的影壁分三种:一是大门以里,“一”字形,如果是单独一个影壁就是独立影壁,如果地方小而在厢房的山墙上直接砌出影壁形状的称为“座山影壁”。二是大门以外,有“一字影壁”及“雁翅影壁”,起到装饰作用和遮挡作用。三是位于大门的东西两侧,呈八字形,称作“反八字影壁”或“撇山影壁”。在这种影壁的烘托陪衬下,宅门显得更加深邃、开阔、富丽。<br></h1> <h1><br></h1><h1>这是连接外院与内宅的垂花门。垂花门是四合院中一道很讲究的门,是内宅与外院的分界线和唯一通道。因其檐柱不落地,垂吊在屋檐下,称为垂柱,其下有一垂珠,通常彩绘为花瓣的形式,故被称为垂花门。</h1><h3><br></h3><h1>一般垂花门都建在三层或五层的青石台阶上,垂花门的两侧则为磨砖对缝精致的砖墙,垂花门建在四合院的主轴线上,她与院中十字甬路、正房一样,同在一条南北走向的主轴线上并最先展示在客人面前。进内宅后的抄手游廊、十字甬路均以垂花门为中轴而左右分开。</h1> <h1><br></h1><h1>俗话说的大家闺秀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二门,就是指的宅门中的垂花门。垂花门用垂莲柱加深出檐不占地面很符合二门的功能需要。妇女们在此寒暄、行礼、殷殷话别需要一定的空间,如果两根檐柱落了地,那门前活动地面就要受到很大的局限,用不落地的垂莲柱,地面就宽敞多了,上边有遮阳挡雨的屋顶,再加上华美的垂花门的衬托,环境、气氛均极恰当。</h1> <h1><br></h1><h1>比较标准的四合院分内宅和外院两部分。</h1><h3><br></h3><h1>外院由南房(也称客房)、院门、影壁、内宅南外墙组成。南房用于客房、书房、仆人居住。</h1> <h1><br></h1><h1>讲究的四合院设有廊的建筑。廊的功能便于下雨下雪时的行走,另外也具有很强烈的装饰功能。</h1><h1><br></h1><h1>廊分为檐廊和游廊两种。前者是指正房和厢房前面有顶的走廊,顶通常是屋檐延长出来的;后者是指沿墙的廊(抄手游廊)和链接正房与厢房的走廊(穿山游廊)。有的檐廊和抄手游廊用窗户封起来,成为室内环境,成为暖廊</h1> <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h3><h1>在《红楼梦》中有在林黛玉初进贾府时,有如下描述:<br></h1><h3><br></h3><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h3><h1>“众婆子步下围随至一垂花门前落下。众小厮退出,众婆子上来打起轿帘,扶黛玉下轿。林黛玉扶着婆子的手,进了垂花门,两边是抄手游廊,当中是穿堂,当地放着一个紫檀架子大理石的大插屏。转过插屏,小小的三间厅,厅后就是后面的正房大院。正面五间上房,皆雕梁画栋,两边穿山游廊厢房,挂着各色鹦鹉,画眉等鸟雀。”</h1> <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h3><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h3><h1><br></h1><h1>凡是有抄手游廊链接的房子,其前檐都有廊子,在廊子两尽端的山墙部分留有洞口,通向游廊,叫做廊门筒子。抄手游廊都成曲尺形,与北房、东西厢房和垂花门相连接,将内宅串联成一个整体。因此,游廊不仅有通行功能,还丰富了内宅建筑的层次和空间。<br></h1> <h3><br></h3><h1>从此照片可以看到正房与厢房之间有“耳房”相联。加上回廊,人们进出各屋无须受到日晒或雨雪的困扰。</h1> <h1><br></h1><h1>北京四合院与其他地区四合院比较,自有他的特点。一是贵气,因很多四合院都大有来头,处处体现首善之地的富贵之气;二是大气,院落一般四四方方,舒展大气;三是讲究,循规蹈矩、一丝不苟。</h1> <h1><br></h1><h1>四合院风水中,老北京人从不将松柏树种进四合院,同样,即使是桑葚也不会受到主人的青睐,至于清口爽心的梨,其树也会拒之于前院、后院。为什么呢,大概是“桑”与“丧”,“梨”与“离”谐音罢了。还有的说法是“前不栽桑后不栽柳”。<br></h1><h3><br></h3><h1>风水学上对庭院内的植物还有“东植桃杨、南植梅枣,西栽桅榆,北栽吉李”之说。</h1> <h3><br></h3><h1>而一般大宅门中庭院树木主要有丁香、海棠、石榴、榆叶梅、山桃花等,有的人家还会栽石榴树、柿子树、槐树。到了夏天院内会搭建天棚遮凉,还会在院子里放上几口大缸养金鱼。回廊上会挂着鹦鹉、画眉。这就是典型老北京上流社会的悠闲生活。</h1> <h1>&nbsp;</h1><h1>“天棚鱼缸石榴树、老爷肥狗胖丫头”。—— 著名作家老舍,对四合院生活的描写应是淋漓尽致.</h1> <h1><br></h1><h1>若细心观察,可发现现存的北京一些四合院民居均为正房三间,黑漆大门;正房五间,是贵族府第;正房七间则是王府。</h1> <h1><br></h1><h1>这是恭王府正殿。按制恭亲王正殿应该是七间,但因此府最初为和坤所建,到了恭亲王手中并没有再扩建,所以目前看到的正殿(俗称银安殿,近年重建)仍为五间。</h1> <h1><br></h1><h1>民宅四合院里正房中央的明间一般用作起居厅(或书房),次间或者稍间用作主人的卧室。北京冬季寒冷,卧室中设有暖炕。这些炕都紧靠前槛墙或者后檐墙,下面挖有坑洞与外面相连,冷天时可以在外面添柴烧火,把炕烧热。</h1> <h1><br></h1><h1>厢房大多是三间,比正房要矮一些。多数厢房带有前廊而不设后廊,这样有可能出现前檐低而后檐高的现象,工匠把这种样式叫“撅尾巴房”。当然,只要对梁架略做调整,使得两面的屋檐高度一致,也可以避免“撅尾巴”。一些小四合院也可以不设廊子。</h1> <h1><br></h1><h1>最后聊一下北京史家胡同博物馆,这家博物馆位于东城史家胡同24号。史家胡同博物馆为北京首家胡同博物馆。</h1><h3><br></h3><h1>“史家胡同博物馆”七个字为舒乙先生所题。<br></h1> <h1><br></h1><h1>史家胡同24号院曾是著名作家、民国伉俪凌淑华女士和陈西滢先生的旧居。这座四合院的大书房曾是文人雅会的地方。当年泰戈尔、徐志摩、林徽因、胡适、齐白石等都曾是这里的客人,留下无数佳话。晚年凌叔华从长期客居的英国回到北京,专程到访昔日故居。其后人理解她对旧居的那份挚爱,凌叔华的女儿捐出此宅,並在地方政府支持与英国查尔斯王储基金会的资助下,建起了这座胡同博物馆。</h1> <h1><br></h1><h1>这座博物馆是史家胡同一套五进的大宅门中最后面的两进院子,是作为凌叔华的陪嫁隔出来的,是一个幽静的所在。</h1> <h1><br></h1><h1>这是博物馆院内的回廊。</h1> <h1><br></h1><h1>笔者从1957年至1963年就在史家胡同小学读书。史家胡同号称“一条胡同、半个中国”,这里拥有精美绝伦的四合院,住过不同时代的很多名人,当然这些沧桑的四合院里又隐藏着多少老故事!</h1><h1>博物馆内展有一百三十个浓缩复原的老北京四合院。</h1> <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h3><h1><br></h1><h1>笔者童年生活在天津五大道的小洋楼,七岁来到北京住进了四合院。所以无论是小洋楼还是四合院,在笔者心中都有深深的眷恋。近年笔者拍摄的天津五大道建筑已经很多了,一直想写一写北京四合院。如今疫情之中宅在家里,正好可以如愿。只是手中拍摄的北京四合院太少了,只有南锣鼓巷的一些四合院。所以此美篇转载了一些郑希成先生《手绘老北京四合院》中的绘画,还从网上摘取了一些有关北京四合院的照片,在此向这些绘画与照片的原作者致以深切的谢意。网上照片与笔者自己拍摄的照片均在此美篇中做成铅笔素描画的风格。内容主要是诠释北京四合院的内涵及细节的刻画。篇幅有限,难免挂一漏万,且文字大都是网上抄录。所以笔者只是个“码字的搬运工”。但把有关北京四合院这么多的碎片信息攒在一起,形成一个内在逻辑连贯的主题美篇,可能还是会有一些意义,会有一些看点。希望大家喜欢。<br></h1> <h1><br></h1><h1>这张照片是上世纪八十年代于北京东城东堂子胡同笔者父亲家中所摄。这是笔者学生时代生活过的地方。现在这所宅子已于2005年被拆,与其他几座邻家宅院一起变成了金宝街上的“香港马会”。现代化的北京城,到处高楼大厦、鳞次节比,摩登靓丽。但我还是怀念老北京胡同中的四合院。<br></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