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的春天似乎来得有些晚,一场战“疫”,阻挡了师生校园的重逢,但是阻挡不了洛城街道教育学区语文教研组老师们线上教研的热情。春暖花开的季节里,洛城教育学区的老师们以严谨求实的教研精神和对课堂改革的执着与追求,努力为洛城教育的春天增添更浓郁的色彩。 从3月中旬开始,洛城街道教育学区第三轮对分课堂备课活动拉开帷幕,学区针对于前期各学科教师在备课中产生的疑惑与建议,组建了小学语文、数学、英语三科共16个精英教师备课组,在专家与教授更加系统理论的指导下,依据《教学评一体化对分课堂备课手册》,认真研读课程标准,选择一个单元进行精备,去完整体现从课程标准到学期、单元、课时的备课流程,为学科组其他教师提供可参考的示范性样板备课单。<br> 历时两个多星期的集中线上教研、各精备组在不断的研讨与修改中认真完成了一个单元的单元目标叙写、课型课时和单元检测题的设计,为更好地传授本轮备课的经验,指导全体教师开展课程标准的学习,指导教师研究教材,学会设计教学目标和评价任务,更好地优化对分课堂教学设计,为接下来的第四轮备课活动和教学实施奠定基础,学区在3月23日下午,再一次召开了对分课堂精英教师备课组长交流活动,学区领导、全体校长、学科组组长、潍坊学院专家组成员全程参与,各位校长和学科组长发表了本轮备课活动的收获、成果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也提出了很多好的意见和建议,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为本次学科精英备课经验分享交流活动,做足了充分的准备。 3月31日上午8:00,街道学区1-3年级全体语文教师齐聚“恒远云学堂”,在潍坊学院曲振国教授和张建英教授、街道教育学区副主任杨秀珍主任的带领下,对前期的精备活动展开逐年级分享的交流活动。<br> <br> 一年级精备组在组长王金凤老师的带领下,从本轮备课的的收获与感悟、单元目标链的建立过程、部分典型课例说课三方面来进行系统完成的单元精备展示。 组长王金凤老师强调,对分课堂要求我们要更仔细地研究教材,更准确地把握课堂教学目标,更精确地选择教学内容,更恰当地运用课堂教学方法,更准确的方式评价学生的学习结果,在教学中既要面向全体学生,又要关心到每一个孩子,这就要求我们要认真地对待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认真分析学情,让每个学生都能发挥自己的特长,在这个过程中使学生愿意学习,并能积极参与竞争,从而使学习有较大进步。这样不仅实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增强了孩子们的自信心和合作精神,还有效激发后进生的学习兴趣。 接下来,王老师对一年级语文下册的教学从课程目标、学段目标、学期目标和单元目标出发,层层分解,做了详细的梳理和分析。就精备的第三单元整体解析、单元学习目标、教学重难点和课时课型安排向所有老师一一梳理,为今后各单元组的备课提供了教研思路和模式。 组员张丽丽老师对第三单元课文部分的备课,从每一课的学习目标、理论T的提取、任务单的题型设计与安排,小组讨论的方式与方法,向所有老师进行了详细的讲解。 孙淑云老师对对分新课型《口语交际课》向大家理顺了思路与方法,找出了不同于以往的教师精讲模式,高度概括了本节课的理论T,任务单设计的题型更有助于学生思维的迁移拓展。孙老师设计的单元检测题与单元学习目标建立对应关系,真正实现了明确目标—设计评价—教学设计—教学实施与反馈。 孙杰老师就语文园地三(音序查字法)的备课做了简要介绍,注重了学生学习方式与方法的教学,实践性非常强。<br> 王金凤老师对单元复习课的整体把握到位,思路清晰,从课程标准、本单元教学重难点到学生学习的易错点,从字词句、阅读到写话都一一进行了整理和归类,任务单设计条理,有助于学生基础知识的巩固和迁移拓展能力的提升。<br> 二年级精备组在组长杨小林老师的带领下,从对分课堂的收获与感悟、单元目标的叙写、典型课例说课三个方面做了经验交流与分享。 <br> <br> 杨老师是学区最早参与对分课堂模式的语文老师,在谈体会和收获时,杨老师说:两位教授录制的微课针对性和实用性强,对“对分课堂”备课流程和环节设计讲解精准,利于老师们反复观看和吸收。其次整体把握到位、教研持续深入、团队作用发挥明显。这次精备课我们组尝试着从国家课程标准入手,到学段目标、学期目标、单元目标、课时目标,一层一层分解下来,单元整体教学意识逐步增强,教学评一体化的单元教学设计在实施中不断完善和改进,我们尝试了本单元不同课型的备课,教研深入,团队作用成效显著。 接着,杨老师就单元目标链的建立过程进行了简要地说明,着重分享了第一单元单元目标与课程目标是怎样一步步分解出来的,向老师们展示了单元整体的备课思路。 副组长伦恒霞老师精备的《古诗二首》精读课与大家做了重点分享,伦老师指出,古诗教学在低年级学段比较难,这一类的课需要老师们不断去学习和研讨。伦老师从对分的四个环节,逐个环节进行了详细的讲解,为低年级古诗文的教学提供了典型的经验与样板。 《注意说话的语气》口语交际课,伦老师改变了以往的教学模式,从学生体验不同的语气会带来不同的交际效果来引发学生质疑和思考。 杨小林老师对本单元的写字课的教学方式与方法做了经验分享,指出了二年级学生目前存在的普遍性问题。结合课标和写字教学目标与评价,从整合方式、教学要点、常考题型等方面对对分课堂模式的教学环节进行了有效的补充。<br> 针对于单元复习课,杨老师强调,很多老师都觉得复习课比较难备,究其原因是知识点比较多,比较杂。但是回归到课标、本册的教学目标和单元学习目标,经过细细梳理,也不难发现,低年级学段考查最多的课内基本知识就是字词句的运用,所以,通过单元目标找出教学的重点难点、易错点,结合生字词、课后题、语文园地,那么学习目标和理论T就会迎刃而解,任务单的设计上一定要综合整体地去考查所学知识。<br> 三年级精备组在组长王艳平的带领下,从整体上对本轮备课的方式与方法与全体老师做了深入的探讨与交流。王老师从教多年,语文教学经验丰富,对教材把握到位,王老师强调:语文是一门综合性的课程,对分课堂模式的教学,为语文的学习开辟了新的路径和方法,备课老师们不用过多的去放大疑惑,把对分的每一个环节学通、弄懂、做实,所有的以问题与困惑就会迎刃而解,期待春暖花开时,对分课堂现场教学会给老师们带来更大的惊喜。 一个人可以走的很快,一群人却能走的更远,这个寒假,在学区与专家的指点下,洛城教育学区的老师们从未放松个人学习,三个多月的时间里,在线上课堂中,在研讨群中,在深夜的书桌前,都留下了洛城教师们前进的每一个脚印,我想,对分课堂模式不仅花开于洛城这片热土,更芬芳于每个老师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