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毛泽东一生中经历过四次婚姻,大家了解的比较多。而他一生育有十子女却鲜为人知。</h1><h3><br></h3><h1>罗一秀,毛主席的结发夫妻,18岁时与14岁的毛泽东结婚,婚后三年没有生育子女,后因痢疾病逝。</h1><div><br></div><h1>杨开慧,1901年生,1920年冬与毛泽东结婚,婚后生下毛岸英、毛岸青、毛岸龙三个孩子,1930.11.14日杨开慧英勇就义,年仅29岁。</h1><div><br></div><h1>贺子珍,1909.9.28日生,1928年与毛泽东结婚。贺子珍与毛泽东共生育六个孩子,但最后只有李敏一人活了下来,其余的都遗失或夭折了。 1984年4月,贺子珍在上海病逝。 </h1><div><br></div><h1>江青,1915年生,1938年11月19日与毛主席结婚。婚后生育了女儿李讷,李讷是唯一一个从童年到少年至青年一直生活在父母身边的人。</h1> <h3></h3><h1>毛岸英是毛泽东和杨开慧的长子,1922年10月24日出生于长沙清水塘。在那动荡的日子里,岸英从小就随父母四处奔波。毛泽东感慨地说:“为了革命事业,这些孩子从小就吃百家饭,行万里路!”1930年10月,杨开慧被敌人关进协操坪监狱,小岸英也同妈妈一同关在监狱内。杨开慧就义后,毛岸英被释放,后由党组织将他们兄弟三人送到上海。1931年4月,地下党机关遭破坏,三兄弟流落上海街头,乞讨为生,受尽苦难,小岸龙不幸失踪,谁也没有再见到过他。1936年,上海地下党只找到岸英和岸青,并将他们送到苏联学习。大学毕业后,毛岸英获中尉军衔,参加了苏军的大反攻。</h1><div><br></div><h1>1946年,毛岸英秘密回到延安。不久,他遵照父亲的嘱咐,去乡村劳动。因胡宗南进犯延安,毛岸英才回到毛泽东身边。</h1>
<h1>1949年10月15日与刘思齐结婚,朝鲜战争爆发后,1950年毛岸英参加志愿军赴朝,1950年11月25日不幸牺牲。</h1> <h1>毛岸英牺牲9年后,妻子刘思齐才得以去朝鲜扫墓,30多年后才领了380元的烈士抚恤金。之前,毛泽东多次劝说刘思齐改嫁,希望有个人互相照顾。毛泽东对她说:“我们是革命家庭,反对寡妇不能再嫁的封建习俗,你不能总是这样一个人啊,岸英也不希望你这样孤独一辈子。”</h1><h3><br></h3><h3><h1>刘思齐对毛泽东说:“我连岸英埋在哪都不知道,给他烧烧纸都没个地方,我怎么能改嫁呢?”</h1><div><br></div><h1>毛泽东这才意识到自己的疏忽,马上决定自己掏钱让刘思齐去朝鲜。那天,刘思齐来到志愿军烈士陵园,一眼看见毛岸英的塑像,她一下昏厥过去,大病一场。后来,刘思齐在一篇文章中写道,那一刻,她多么想像祝英台那样,跳进墓中,与岸英一起化蝶飞回故乡。</h1></h3> <h1>1931年4月,因上海地下党机关遭到严重破坏,岸青兄弟三人生活无着落,开始流浪街头。期间,岸青因遭特务巡捕的毒打,两耳失聪,留下了脑震荡的毛病。这病根好像一团阴云一直笼罩着毛岸青的人生,影响和干扰着他正常的思维和生活。</h1><p><br></p><h1>1948年,毛岸青从苏联回国,但是由于童年被巡捕打伤留下了后遗症,他一直受疾病困扰。很长时间他都在大连治疗休养,直到37岁仍然孤身一人。</h1><p><br></p><h1>期间,嫂嫂思齐和她的妹妹邵华常来看他,她们十分关心他的病情。毛岸青十分内向 ,不爱说话, 一般人来了看她, 他基本上不吭声, 见到邵华来了, 那表情和一般的不一样 ,有点挺喜欢的样子。毛泽东得到消息后,并鼓励他,好好接待她们,常保持通信,并问是否有做朋友的意思?</h1><p><br></p><h1>经毛泽东等同志的撮合,1960年,毛岸青和邵华在大连成婚,他们只办了一桌酒席。毛泽东虽然没有来,但也送上了自己的礼物,一块手表和一台熊猫牌收音机。结婚后,他们没有住进中南海,一直独立生活。毛岸青在中共中央宣传部从事他擅长的俄文马列著作翻译工作。</h1><p><br></p> <h1>毛岸青一生中,命途多舛。新中国成立后,他没有用父亲的光环为自己脸上贴金。他没有在政治舞台上风风光光亮相,亦不为媒体上趋名求利,他仅仅是按照他父亲的家训,默默走完人生历程。</h1><p><br></p><h1>“高处不胜寒”,毛泽东多次叮嘱自己的子女“学会夹着尾巴做人"。尤其是针对儿子毛岸青,他想法让他低调处事,远离政治生活。 </h1><p><br></p><h1>事实证明,父亲的苦心,毛岸青深为理解并甘心接受。他敬重自己的父亲秉持家训,选择低调做人,无怨无悔。毛泽东逝世多年,毛岸青和夫人邵华怀着对父亲的深厚感情和对党的事业的忠诚,先后共同主编了纪念文集《我们爱韶山的红杜鹃》、大型纪实文学丛书《中国出了个毛泽东》,来缅怀慈父的丰功伟绩。</h1><p><br></p> <h3></h3><h1>1929年6月中旬,贺子珍在龙岩教会医院顺利生下了第一胎,是一个女孩子。孩子降生不到1个月,贺子珍急着回部队,但又不能带着孩子走。她决心服从组织决定,把孩子托付给当地一户老表家抚养。贺子珍为小孩添置了些简单衣物,留下十几块银圆的抚养费,含着热泪和依依难舍的心情,离开了亲生的骨肉。</h1>
<h1>红四军在闽西的龙岩一带转战,贺子珍跟随毛泽东行动。攻入龙岩红色区域的国民党军队实行烧杀抢掠,群众被迫流离失所。1个多月过后,红四军回到龙岩,贺子珍几次寻找送掉的女儿,可是得到的回答是小孩生病死了。贺子珍知道战争是残酷的,努力克制住内心的痛苦,在毛泽东身边全身心地投入工作。 </h1> <h1>贺子珍生育的第二胎是个男孩,时间是1932年11月,地点为福建长汀福音医院。</h1><h3><br></h3><h3>
</h3><h1>贺子珍把孩子的名字按照岸字辈排下来,取名岸红,小名毛毛。期间,毛泽东每天都来几次,毛泽东的这种看似悠闲轻松的心情,与“宁都会议”时被撤去红一方面军总政委一职有直接的关系。 </h1><h3></h3><h1>
</h1><h3><br></h3><h1>毛毛越长越大,也越来越可爱了,就在小家伙已能牙牙学语、讨人喜欢的时候,一场记载于中国革命史册的中央红军的突围行动,将他与父母永远地分开了。毛毛被送到其叔父毛泽覃和姨娘贺怡那儿,由他们秘密安排到群众家抚育……</h1> <h1>1933年12月,贺子珍在瑞金沙洲坝早产了一个男婴,一出生便夭折了,这是她的第三胎生育。 </h1> <h1>贺子珍生育的第四胎,1935年2月中旬的长征路上。 在云南扎西镇一个叫白沙的小村外面,红军正与国民党进行激烈的交战。恰在这时候贺子珍要分娩<span style="line-height: 1.8;">了,休养连连长侯政、指导员李坚贞及邓颖超等人,七手八脚地把贺子珍扶以一处背风的地方,用被单扯起帐围,由李治医师接生,钱希钧担任助手。这时,战斗正在激烈进行……。终于从帐围内传来婴儿的哭声。邓颖超出来对在外等侯的同志说:是个女婴。 </span></h1><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br></span></h3><h3>
</h3><h1>暮色正在降临,军情十分急迫。贺子珍把目光从婴儿身上抬了起来,看了看钱希钧。大家都没有说话,但她们都知道该怎么办。钱希钧脱下自己的上衣把孩子裹好,贺子珍从贴身的衣袋里掏出了仅有的四块银圆,递到了钱希钧手里。钱希钧抱着孩子走了出去……</h1><h1><br></h1> <h1>1937年的1月中旬,在陕西的保安,贺子珍生下了第五个孩子,是个女婴。也就是后来的李敏。</h1> <h1>1938年1月到了苏联的贺子珍,于同年5月底在莫斯科,“生下第6个也是最后一个孩子,是个又白又胖的男孩。”贺子珍在异国他乡生下的小宝宝,成了生命中最大的欢慰。她用全身心的爱哺育这个与毛泽东爱情结晶的儿子,同时在做母亲的艰辛中,体味着一份欢乐。贺子珍给小宝宝取了“柳瓦”的苏联名字。孩子满月后,贺子珍把他送到托儿所,自己进入东方大学学习。然而,人生的厄运再次袭向贺子珍。1939年1月,小柳瓦得了急性肺炎,病势很凶。在苏联卫国战争物资极度匮乏,普遍缺医少药的艰难条件下,仅长到8个月的小柳瓦离开了人世…… </h1> <h1><br></h1><h1>李敏是毛泽东和贺子珍唯一活下来的孩子。当年,她出生在陕北的保安县时,赶来贺喜的邓颖超看她长得又瘦又小,怜爱地说:“真是个小娇娇呀!”于是,在一旁的毛泽东当时就给孩子起了个小名“娇娇”。 </h1><p><br></p><h1>但几个月之后,贺子珍远赴苏联,把娇娇留在了延安。4岁时,娇娇被送到苏联,和贺子珍团聚。 </h1><p><br></p> <h1>在苏联,有一次,娇娇患了肺炎,医生告诉贺子珍,孩子没救了,准备送往太平间副室。但贺子珍没有放弃,她硬是把娇娇带回了家,自己护理。为了每天能找到一点牛奶给她喝,贺子珍四处奔波,拿自己种的土豆去换。就这样,她奇迹般地救活了女儿。</h1><p><br></p><h1>1947年,随母亲回到中国,住在哈尔滨。1949年初夏,娇娇回到了毛泽东身边。毛泽东十分高兴,逢人就说,“我家有个会说外国话的洋宝贝”。送娇娇上学时,毛泽东给她取了一个正式的名字李敏。娇娇在陕北时,毛泽东曾化名为“李得胜”。 </h1><p><br></p> <h1>1959年,在北京师范大学读书期间,李敏和北京航空学院的高材生孔令华结了婚。孔令华是炮兵副司令孔从洲的儿子,也是李敏在中学时的同学,两人彼此了解,情投意合。这桩婚事得到了毛泽东的赞同。 </h1><h3><br></h3><h1>婚后,李敏和丈夫住在中南海。一年后,李敏生了儿子孔继宁。毛泽东经常抱抱小外孙。江青却容不得这些,她对李敏一家冷漠、轻视,还常常寻衅滋事。李敏考虑再三,向爸爸提出搬出去住的打算。毛泽东听了也没有阻拦,只是颇有感触地说:“手心手背都是肉啊。”</h1> <h1>离开毛泽东后,李敏的日子一直过得很简朴,有时甚至很清苦。一直都是靠工资吃饭,他们自从搬离毛泽东的住处就自己做饭,和普通家庭一模一样。而当时,李敏和丈夫都在国防科委上班,工资不高,不仅要抚养两个孩子,每个月还要另外寄些零用钱给母亲贺子珍。 面对这种艰苦的生活,李敏不但毫无怨言,还显得非常适应。</h1> <h1>李讷1940年8月出生在延安,是毛泽东和江青的唯一女儿。虽然战争年代的条件艰苦,环境险恶,但是李讷在毛泽东身边依然度过了欢乐的童年时光。</h1><h3><br></h3><h1>毛泽东的工作十分繁重,常常废寝忘食。如何能让他多休息,是令身边工作人员犯愁的一道难题。活泼的小李讷,常常会成为工作人员动员毛泽东休息的一个法宝。</h1><h3><br></h3><h1>工作累了,毛泽东会出来活动活动。这样李讷和她的小伙伴们,就能和毛泽东一起做做游戏。这时的毛泽东会袒露出他尚未泯灭的童心。和这个可爱的大人物在一起,孩子们也很开心。</h1> <h3></h3><h1>新中国成立后,李讷在北京正式开始上学。为了不造成影响,毛泽东不让她在家长一栏中,填写自己的名字。刚开时,因为学校离中南海比较远,工作人员就用小轿车接送她。毛泽东认为这是典型的特殊化,后来再也不让他们这样做。学生食宿于校,每周统一大巴接送一次。</h1><h3><br></h3><h1>1960年前后,李讷在北京大学读书。当时正是三年困难时期,全国出现大范围的自然灾害。加上苏联撤销了所有的对华援助,中国面临着巨大的困难,老百姓普遍吃不饱饭。毛泽东忧心如焚,他带头减少了自己的粮食定量,而且很长时间不吃肉,不吃鸡蛋。只有在李讷放假回家的时候,才让厨房弄点好吃的,给她打打牙祭。</h1><h3><br></h3><h1>有一次卫士尹荆山去看望毛主席的女儿李讷,看李讷脸色不好,便关切地问是否病了?李纳不好意思地小声说:“尹叔叔,我确实很饿……”李银桥听了小尹的汇报后,心中很难过,他搞了一包饼干送给李讷。李讷怕让别人看见,匆匆填了两块在嘴里,把其余的包好,准备慢慢享用。李银桥看着不忍,说:“吃吧,我还给你送。”</h1>
<h1>毛泽东知道后,非常生气:“三令五申,为什么还要搞特殊化?”</h1>
<h1>“别的家长也给孩子送东西……”李银桥小声解释。“别人可以送,我的孩子一块饼干也不许送!”</h1>
<h1>毛泽东拍着桌子,大声说道:“谁叫她是毛泽东的女儿!”事后,毛泽东意味深长地说:“我心里也不好受。我是国家干部,国家按规定给我一定待遇。她是学生,按规定不该享受的就不能享受。还是那句话,谁叫她是毛泽东的女儿呢。还是恪守本分的好,现在这种形势尤其要严格!”</h1> <h1>李讷北京大学毕业后去外地工作,并结婚生子,但这段婚姻最终因家庭矛盾而告终。</h1><h3><br></h3><h1> 李讷返回北京工作后,一人带着孩子生活有些艰难,后在李银桥夫妇的热情介绍下,李讷与王景清见面相识,王景清为人正直淳朴,在延安时期就和李纳有过相知,后曾任过毛泽东的警卫员,最终两人走到一起,1984年两人走进婚姻的殿堂,此时王景清57岁,李讷44岁。</h1><h3><br></h3><h1> 婚后,年长的他对妻子照顾的无微不至,他做饭烧菜是一把好手,家里的家务活他抢着干,一家三口过着普通人的生活,冬天时,都是王景清用三轮车将定量供应的大白菜和取暖用的煤运回家,不让妻子帮忙,生怕累着她。</h1><h3><br></h3><h1>平日里每逢清晨,两人都携手外出散步。李讷晚年身体状况不是很好,为了妻子的健康,王景清不辞辛苦带着妻子四处看病。而王景清也因为早年在战场上战斗,身上有旧伤,李讷对丈夫嘘寒问暖,关怀备至,这样两人相濡以沫的生活了三十多年。</h1><h3><br></h3><h1>正如毛泽东所期望的那样,李讷成了一个自食其力的普通劳动者。如今她的生活宁静而又淡泊。身为毛泽东的女儿,李讷没有从父亲那里继承什么物质财富。然而毛泽东留给她的精神遗产,却让她受用终身。</h1> <h1>毛泽东的10个子女中,只有毛岸青、李敏和李讷真正看到了和平年代的生活,但他们生活得都很低调,在毛泽东逝世以后,我们很少听到关于他们的消息。只有在每年12月26日毛泽东诞辰和9月9日毛泽东逝世纪念日,人们才有可能在毛主席纪念堂看到毛家人的身影。对于我们这些外人来说,出生在伟人家庭是一种幸运,但是对于毛泽东和他的儿女们来说,这也许不仅仅是荣耀,还有责任,甚至还有牺牲。</h1> <h5><font color="#ff8a00">图文整理自网络,感谢作者🙏</font></h5> <p><a href="https://www.meipian.cn/2tcqwhqt?share_from=self" target="_blank">张闻天如是说的遵义会议背景真相</a></p> <p><a href="https://www.meipian.cn/2aayruse?share_from=self" target="_blank">【八一节】中国人民解放军三军仪仗队~女兵</a></p> <h3><a href="https://www.meipian.cn/1h5xyxz6?share_from=self" target="_blank" class="link"><span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span>[八一节] 皮定均将军的戎马一生</a><br></h3> <h3><a href="https://www.meipian.cn/1effoteu?share_from=self" target="_blank" class="link"><span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span>颂歌献给毛主席</a><br></h3> <h3><a href="https://www.meipian.cn/1cx518xy?share_from=self" target="_blank" class="link"><span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span>豫西抗日根据地~红色巩义</a><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