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的由来 <p> 清明节,又称踏青节、行清节、三月节、祭祖节等,节期在仲春与暮春之交。清明节源自上古时代的祖先信仰与春祭礼俗,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自然节气点,也是传统节日。</p> <p> 清明节是传统的重大春祭节日,扫墓祭祀、缅怀祖先,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优良传统,不仅有利于弘扬孝道亲情、唤醒家族共同记忆,还可促进家族成员乃至民族的凝聚力和认同感。</p> <p> 清明节融汇自然节气与人文风俗为一体,是天时地利人和的合一,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先祖们追求“天、地、人”的和谐合一,讲究顺应天时地宜、遵循自然规律的思想。</p> <p> 清明节的节俗丰富,扫墓祭祖与踏青郊游是清明节的两大礼俗主题,这两大传统礼俗主题在中国自古传承,至今不辍。</p> 清明节的习俗 清明节古诗 清明缅怀烈士 <p> 革命先烈们为了人民的幸福、民族的解放和国家的富强,英勇战斗。当疫情来袭,全国各地医疗人员汇集武汉;钟南山、李兰娟、程京等科研团队深入一线,为科研攻关贡献力量;无数个医护人员奋战在一线;他们奋不顾身、坚守一线,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日夜守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明知征途有艰险,越是艰险越向前,不破楼兰终不还的,他们是中华民族的骄傲!</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u>抗疫烈士之疫情“***”李文亮</u></b></p><p> 疫情是魔鬼。李文亮是最早一批撩起疫情魔鬼面纱的医者,年仅34岁生命逝去。他凭借专业素养和职业敏感,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初期就及时向外界发出了防护预警,被誉为疫情“***”。他始终坚守岗位,在为患者诊疗过程中不幸被感染。接受隔离治疗期间,他心态乐观、积极配合,表示康复后想赶快回到一线工作,继续为患者看病。李文亮的身上,闪耀着医德之光。他是广大医务工作者的优秀代表,是我们身边的平凡英雄。</p><p><br></p> <p> 湖北省人民政府评定王兵、冯效林、江学庆、刘智明、李文亮、张抗美、肖俊、吴涌、柳帆、夏思思、黄文军、梅仲明、彭银华、廖建军等14名牺牲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一线的人员为首批烈士。他们奋不顾身、坚守一线,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日夜守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致敬!送别英雄!</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u>4月4日10时,让我们为抗疫牺牲的烈士和逝世的同胞默哀三分钟!</u></b></p> <p>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中,有无数的英雄人物,千里奔波,力挽狂澜,用行动践行者承诺。先烈们为祖国和民族建立的丰功伟绩永垂史册!在清明节来临之际,让我们缅怀烈士, 聚焦抗疫英雄,铭记这些“闪亮的名字”,学习“英雄精神,争做新时代好少年”。</p> <p>图文编辑:廖思萌</p><p>初审:吴玉梅</p><p>终审:谢大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