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智幼儿园】家园一心,看花开🌸

王老师

<p>  一场新冠,让大家都宅在家中,家长们开始担负起孩子的教育活动。以往家长们是通过幼儿园看孩子,门里看花。我们也做家园共育,把好的“育儿经”贴在“家园天地”,家长们每每从旁边走过,都没做半秒停留。发到微信群里的育儿知识,也会随着群信息逐渐淹没。</p> <p>  在幼儿园,我们带孩子短跑、跳绳、攀爬……都会被家长看做是带孩子玩;那些系扣子、穿衣服、餐前礼仪的教育……都是多余的教育,这么简单谁人不会?</p> <p>  福兮祸兮,疫情把我们禁足在四四方方的家中,老师与孩子隔空喊话,家长们担负起孩子老师的责任。</p> <p>  以前我们说:“生活处处皆教育”,家长可能会想这有什么教育?孩子困了睡,饿了吃,很正常这也是教育?</p> <p>  让孩子们在家里,按照我们制定的作息时间生活,刚开始家园互动的时候我是非常担心的,孩子们是否听话?家长们是否配合?</p> <p>  当第一个孩子发出阅读打卡时,我积极的给予肯定和鼓励,并不断的告诉家长们坚持阅读对孩子语言表达能力、语言组织能力、词汇储存能力……大有益处,阅读的孩子逐渐增多了。</p> <p>  疫情刚开始那会,很多家长都可能还在感谢疫情的到来,这样就可以迟几天上班,可以多睡几天懒觉。但是,大家渐渐发现,孩子在他们的影响下也变成了“夜猫子”、“手机控”,很多孩子的视力开始下降、生活规律打乱了。处于这种状态下,我们开始引导家长玩亲子游戏,大家很快接受了!可是随着返城务工,这样的游戏不再适合,爷爷奶奶是跳不动的。</p> <p>  于是,根据《指南》,我们调整了游戏的方式。通过家中原有的场地,让孩子们进行爬、跑、跳、钻的锻炼。</p> <p>  很多宝贝很快成了跳绳高手,能连续跳70多下。</p> <p>  这时,我们才提出了一日常规、按时作息,把一日生活皆教育融入其中。对孩子的活动进行了规划。</p> <p>  我们开始在微信群里和孩子互问早安,鼓励孩子参与到早餐的制作当中。开始家长是有些抗拒心理的,孩子还这么小,参加做到做饭当中速度很慢,又可能受到伤害。</p> <p>  但是疫情也是一面照妖镜,当相同的教育活动游戏,孩子呈现出来的结果不一样时,家长开始反思了,以前不注重孩子教育的家长也开始主动与我们沟通询问。</p> <p>  原来,做早餐时搅拌鸡蛋可以锻炼孩子的手指精细度;择菜是发展孩子触觉神经、嗅觉神经的;早上老师的体能游戏有利于孩子的身体协调;使用剪刀✂️可以使孩子的小手更灵活……原来,这些“不务正业”的教育,都是为了能开发孩子的智力,让孩子变的更加优秀的!</p> <p>  就这样一日生活皆教育在家长群里开了花🌸。她们不仅开始接受学校的教育理念,还有了更好的教育方法,为了让孩子提升秩序感,奶奶👵们让孩子报每餐的饭菜。有位妈妈告诉我,孩子正在玩玩具,她让孩子完成剪纸的任务,孩子不愿意,她突发奇想说“你可以把玩具拓印到纸上,然后剪下来”孩子欣然接受🤗</p> <p>  在这长长的假期里,学校开设了“家长学堂”,也对家长观念的转变起到了引领和指导作用,对家长变成配合型家长起到了很好的助推作用。</p> <p>  现在的家长开始接受孩子之间的差异化,接受孩子的平凡。</p> <p>  也许是家长的接受孩子表现的越来越开朗、越来越自信😊</p> <p>  还有个家长,通过家长学堂的学习和老师的引导,接受、原谅了孩子吃手的现象。孩子吃手的现象逐渐消失了,很好的完成了口唇期的使命。</p> <p>  虽然这个假期很长,家长带娃并不轻松,但我们看到了家长们由内而外的喜悦,看到了孩子的成长变化。</p> <p>  这就是这个假期我的家园互动的小结。</p>

孩子

家长

教育

家园

开始

我们

游戏

群里

疫情

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