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跟吴正宪学教数学》有感

李文会的美篇

<p> 白家庄小学 王相辉</p> <p>  疫情拦路,但老师们学习与成长的脚步从不停歇。 停课不停学期间,老师们也在不断充电。感谢李老师推荐的这本好书《跟吴正宪学教数学》,在阅读中增长知识,更感受吴老师的教育智慧与真情。下面仅以《小数的意义》一课为例,和大家交流我的收获。</p><p> 一、无处不在的交流与关爱。吴老师心中有孩子,有爱。读每个课例时,这种感觉都会扑面而来。课上研讨商量的氛围很浓,很少有“教”的色彩。“为什么”很多,留给孩子的空间很大。每个孩子都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想法,每个孩子的潜能都能得到发挥。当孩子不知该如何回答时,当孩子紧张时,当孩子表达不那么严谨时,当孩子不确定时,当孩子自信的说出观点时……吴老师都能蹲下来和孩子平等自然的交流,不露痕迹的把孩子的思考引向深入。这让学生感到亲切且愿意表达,他们的学习兴趣越来越浓,越来越会思考,越来越自信。</p> <p>  不仅孩子喜欢这样的学习,看书的我也觉得亲切有趣,愿意读下去,爱不释手。</p><p><br></p><p>二、给核心概念以核心地位。 </p><p> 在数的认识中,计数单位是核心中的核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这一单元的学习也不例外,学生对小数计数单位的深入认识也是重中之重。四年级下册《小数的意义和性质》这一单元的教材内容安排如下前图,本单元的知识体系如下后图。</p> <p>  从这两幅图中我们不难看出,这一单元的核心课是第一课时小数的意义。这节课,吴老师结合具体情境,利用面积模型和竖线模型,通过动手操作,帮助学生建立表象,主动建构出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在连续的追问中,引导学生不断思考,在过程中感受到一位小数就是由0.1这个计数单位不断累加,渗透计数单位的重要性。</p> <p>  在课的后一个环节,提出比两个相近的身高和记录跨栏比赛成绩的问题,学生运用核心概念(计数单位)来解决问题。 从而再次凸显计数单位及其个数的地位和作用。本节课抓核心概念帮学生建立小数的概念,计数单位的概念根植于学生心中。这也为后续的学习奠定基础,打通隔断。</p> <p>三、在不断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数感。</p><p> 数感的培养一定建立在数意义的理解上,在具体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这节课借助直观,通过想象,把每一个小数与0.1联系,再次体会计数单位的累加,渗透计数单位的重要性。在探究两位小数的时候,在图形中图上了一小部分的红色。并提出问题:“现在还能用0.6表示阴影部分吗?”这个问题激发了学生的又一轮深入思考。在讨论的过程中,学生体会到将1平均分成10份的基础上,继续分成100份,在单位的细分过程中发现、寻找新的小数,突破对小数部分计数单位0.01的理解,并在竖线模型中,再次找到0.61。学生在不断精细化单位的中,经历观察、分析、操作、体会,进一步感受计数单位,发展学生数感。</p> <p>  正如武维民、张秋爽老师说的,吴老师的课堂充满“儿童味”、“生活味”、“智慧味”和“人情味”。我们也要向吴老师学习,努力创造出孩子喜欢的数学课堂,做一名幸福的数学教师。</p>

小数

计数

单位

孩子

学生

老师

时当

核心

数感

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