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巴南区小学道德与法治网络教研活动(六)

小艺古~

<p>  清明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在这个特别的节日,除了祭奠先人,除了迎春踏青,还可以借此时机对孩子进行生命教育。如何对待生命?怎样度过一生?如何面对死亡?这是每一位老师、每一位家长都应该思考的问题。同时,每一位老师、每一位家长都应该给孩子补上这一课,让孩子们懂得珍惜生命的内涵与存在的意义,从而尊重生命、爱护生命、善待生命。</p> <p>  2020年4月1日,836名教师在巴南区小学道德与法治教研群(87862990)开展了网络大教研。本次活动,由巴南区教师进修学校主办,借助cctalk平台,老师们就“清明节,对孩子进行生命教育”这个主题展开了研讨。参加此次研讨的是重庆市周小均名班主任工作室的学员和巴南区小学道德与法治的学科教师。巴南区教师进修学校教研员周小均老师做了题为《生命教育的形式》的分享,花溪小学的陈亚君老师结合电影《寻梦环球记》,为大家做了《直面死亡,敬畏生命》的微讲座。</p> <p>  生命教育的内涵非常丰富,涉及哲学、医学、伦理学、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等多个学科,教育内容也在大量的实践中不断丰富,不断完善。朱永新教授说过:教室是一副扁担,一头挑着课程,一头挑着生命。在平时的工作中,老师们通过安全教育、法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将生命教育碎片化地渗透在教育教学的全领域。但是,生命教育的效果总体不是特别理想。周小均老师给老师们推荐了朱永新教授倡导的新生命教育,引导老师们关注相关的研究,购买相关的书籍,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基于自然生命、社会生命和精神生命三个纬度,开展一些落小落细落实的活动,拓展生命的长宽高。</p> <p>  疫情当前,孩子被迫宅在家里,老师们可以和家长一起,利用清明节这个契机,对孩子进行生命教育。根据孩子们的年龄特点和疫情期间的特殊情况,周老师为大家推荐三种生命教育的形式。阅读绘本、观看影片、体验活动。</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0px;">生命教育的形式:1.阅读绘本</b></p> <p>  图画书(绘本)是生命教育的重要载体,好的绘本图文并茂,寓意深刻,承载着丰富的生命教育内涵。运用绘本进行生命教育,是生命教育的一种有效的途径和方式。周老师给大家推荐了一本好书《生命教育怎么教?100本图画书告诉你》(王蕾等 著),引导大家按照编者的设计,从人与自己,人与他人,人与生命、人与自然四个维度,去感受图画书在生命教育中的独特作用。同时,周老师还将100本绘本推送给大家,鼓励老师和家长共同陪伴孩子阅读。</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生命教育的形式:2.观看影片</b></p> <p>  人们常常把电影称为继诗歌、舞蹈、音乐、戏剧、雕塑、绘画之后的“第七艺术”。很多人非常直接地把电影称之为“浓缩的人生”。电影的感染力、传播力、影响力、教育力,非常强大,许多班主任利用影片寓教于乐的特点,开发了电影课程。花溪小学的陈亚君老师结合电影《寻梦环游记》带给我们的启示,做了“直面死亡 敬畏生命”的微讲座。</p> <p>  陈老师从三个方面来进行了分享:电影简介、死亡解读、生命重塑。</p><p> 首先,陈老师借助《寻梦环游记》影片介绍,引出如何更直接、更轻松地面对死亡与生命的话题?</p><p> 接下来,陈老师从影片的画面和情节解读了死亡的含义,并联系疫情期间的温暖故事,方舱医院的小品哥和清流哥坦然面对生死,向死而生,最终战胜了病魔。这无疑是在告诉我们,死亡,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对死亡的恐惧。那么,我们该如何进行死亡教育呢?陈老师从“生命的结束”这一角度,分年龄阶段的给各位老师提出了建议。</p><p> 最后,陈老师谈到了生命的重塑。影片中,主人公米格拼尽全力只为梦想,实现自我价值。疫情下,不惧生死的钟南山院士和医护工作者们,勇敢逆行,勇担重任,绽放生命的最大价值。“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怎么进行生命价值的教育呢?陈老师也从生命的开始—尊重生命,生命的过程—更有意义地活着这两方面给大家提了很多行之有效的建议。</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0px;">生命教育的形式:3.体验活动</b></p> <p>  结合“清明节,让我们正确对待生命”活动任务清单,周老师为大家介绍了三个体验活动,并解读了活动背后的意义。</p> <p>  生命,从一开始就是一个奇迹。儿童生命的成长,包括身体的强健、情感的丰富、精神的高尚。这个过程,需要良好的营养,细心的照顾,更需要源于生命本身的陶养。家庭、学校、社会应该关注生命的丰满与愉悦。儿童的生命世界需要我们的帮助,需要我们给予他们呵护与润泽。</p><p> 让我们和孩子一起,敬畏生命,静待花开!</p> <p>  关于生命、关于死亡方面的教育是一堂漫长的课程,在这个堂课程中,我们同为学生,在教育的同时和孩子们一起共成长!才能不负韶光,追求自己的诗和远方。</p> <p style="text-align: right;">文字:陈亚君</p><p style="text-align: right;">图片:罗小艺</p><p style="text-align: right;">审稿:周小均</p>

生命

教育

老师

陈老师

巴南区

死亡

绘本

孩子

清明节

周小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