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叶春盛逢清明,书虫隔屏话传统——江小书虫班开展“展示中华传统节日文化”活动

新实小张会娜

<p> “朝来阁雨喜新晴,枝上绵蛮调好声。”时近清明,春花愈盛,春林渐浓,一派明媚风光。</p><p> 每到清明,我们心头都会涌起“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的千古名句;</p><p> 类似的节日美句还有还:“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怡。”……每逢传统佳节,人们就会吟起这些脍炙人口的诗词佳句,感受我们中国人独有的或热闹或温馨的过节方式。 </p><p> 传统佳节是中国文化的瑰宝,是中国亲情和农耕思想下的精神升华,历经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岁月淬炼,勤劳与智慧代代相传。因此,我们应该保存我们的传统节日,把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发扬光大。</p><p> 恰好我们本周的语文课进行到了第三单元,结合本单元的综合学习,小书虫们用了三天时间,通过搜集资料,整理记录,视频展示等各种方式,来体会中华传统节日之浑厚内涵,之独特习俗,之有趣传说……</p> <p>  从周一开始,在老师和家长的指导下,孩子们便开始收集资料——网络查询,向长辈请教,回忆日常生活,在古诗词中寻找信息…</p> <p>  孩子们精心准备,用不同的形式记录自己的收获——或文章,或表格,或手抄报……内容也是丰富多彩——有传说故事,有传统习俗,有节日饮食,文艺活动……</p> <p>  直播展示课前,孩子们踊跃报名,争先恐后,想要给大家展示自己的收获。</p> <p> 展示课上,背古诗,讲故事,说活动,教风俗小吃……孩子们真是各显其能,让大家眼花缭乱。</p><p> 这个讲年的传说。</p> <p> 那个讲嫦娥奔月。</p> <p> 再来一个七夕的故事。</p> <p> 我来讲讲寒食节和清明吧。</p> <p>  重阳节,元宵节,腊八节,过小年,甚至上巳节,龙抬头,寒衣节,冬至……都一一被孩子们演绎起来。</p><p> 就这样,古老的节日通过现代的网络课程,在孩子们眼前展开新的面容!</p><p> 新的形式,新的体验,传承的却是最中国的精彩!</p> <p>  悠悠五千年,华夏的文化可谓是博大精深,积累了无数的精神文化瑰宝,可随着时代的发展,西方文化的渗透,我们的传统文化也慢慢与年轻一代渐行渐远。</p><p> 传承中华文明,树立民族自信,要从一点一滴开始,从衣食住行深植孩子们心中,我们理应坚守我们的传统文化,发扬光大,让中国永远不能磨灭的历史,犹如朝阳,映在华夏文明的书页里,镌刻到孩子的灵魂之中。</p><p> 就像今天这样,以节日、节气为引,以文明、文化为魂,养中华底蕴,亮中华精神,鼓中华气魄,让五千年的黄钟大吕之声响彻世界东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