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早癌基本功学习笔记

蔡医生²º²º

图片来源:一听大师放大内镜所见课件 <p>胃早癌—— 三大经典理论</p><p>刘瑞</p><p>说到上消化道早癌放大内镜诊断体系,不得不提八尾建史的V·S分型理论,小山恒男的pit-villi理论以及八木一芳从血管形态结合白区形成的理论体系。</p><p>三大理论均是围绕表面结构和微血管展开分析,可以说各有各的优势并相互印证相互补充,比如八尾建史的经典V·S理论无法对未分化型癌做出有效诊断,而八木一芳依据未分化癌不同时期微血管形态分为corkscrew pattern、 wavy micro-vessels、raimon vessels进而做到快速诊断,在实际运用中,我们可以利用三大理论各个优势综合分析。</p><p>一</p><p>内镜下正常胃壁黏膜结构</p><p>结合放大内镜下早癌三大理论诊断体系可知,窄带成像放大内镜(M-NBI)下主要观察微形态结构(microsurface,MS)及微血管结构(microvascular,MV)。其中MV主要反应上皮下毛细血管网(subepithelial capillary network,SECN)和集合静脉(collecting venules,CV)两部分结构。而MS反应了隐窝开口(crypt open,CO)和隐窝边缘上皮(marginal crypt epithelium,MCE)结构。</p><p>已知胃可分为三大区域,为位于胃体、胃底部的胃体腺区域、位于胃窦部的幽门腺区域以及位于胃食管结合部不足2cm的贲门腺区域。</p><p>以胃体为例,如图1所示,SECN为褐色蜂窝样封闭的多角形结构,CO为规则的卵圆形结构,MCE为周围卵圆形白色半透明的部分。而胃窦黏膜中SECN为螺旋形结构,CV由于在胃窦处位置比较深,常常无法观察到,CO因为腺窝上皮倒伏排列无法清晰观察到。</p> <p>发现可疑病灶,先确定和周围黏膜是否有边界,如果没有,就是非癌;如果有,就ME-NBI观察腺管和血管,如果有不规则,就是癌,规则就是非癌,对于拿不准的一定要病理活检证实。</p><p>还有一些比较散的点总结如下:</p><p>01</p><p>做胃镜时要特别注意贲门右侧、十二指肠乳头、乳头对侧,病变高发。</p><p><br></p><p>02</p><p>胃内看到黄色胆汁,不一定就是胆汁反流性胃炎,有可能是做胃镜时患者呕出来的,胆汁反流性胃炎应该是因长期胆汁反流造成胃粘膜充血、水肿等征象,且胆汁不易冲洗。</p><p><br></p><p>03</p><p>十二指肠见到绒毛发白,黄思霖老师说是十二指肠白斑综合征,我下来查了下书没有这个病,只有个淋巴管扩张症,看了下描述也是符合的,十二指肠白斑综合症百科上是这么描述的“ 白点呈稀疏散在分布或密集成簇,圆或椭圆形,直径1~3mm,多数平坦,部分轻度凹陷呈脐状或微隆起呈斑块样,表面乳白点或灰白色,乃脂肪局部贮留、淋巴管扩张之故。”感觉不是一个东西,希望有知道的老师指点一下。</p><p>04</p><p>萎缩、肠化要不要取活检?会上本来想问一下,可惜没抓住机会。临床中好像有的时候取有的时候不取,我就在想:如果内镜下表现为萎缩和肠化,取了病理也是,那毫无疑问,定期复查;如果内镜下有表现,取了病理没报,敢说就没有萎缩吗?也可能是没取到,照样需要定期复查,这么想感觉完全没有必要取。如果一定要取,后藤教授说取胃窦小弯、胃角、胃体下部小弯三块就行。萎缩两年随访一次,萎缩肠化一年一次,低级别上皮内瘤变半年一次,高级别上皮内瘤变马上切掉。</p><p>05</p><p>hp根除:未成年人没有特殊情况可以不根除,随着免疫系统系统的完善可能自己清除,而且即便根除了再感染率也很高。老年人也不建议根除,药物不良反应多,对早癌的预防也有限。</p><p>06</p><p>治愈性切除是个错误的概念,是癌症就有可能转移,不能说治愈,只是转移风险的高低。</p><p>07</p><p>欧美认为只有有浸润才能诊断癌,日本认为只要细胞表现为癌细胞就是癌,不管有没有浸润,中国病理医生多是用的欧美标准,内镜医生又紧跟日本步伐,所以有点矛盾。</p><p>08</p><p>腺瘤是多克隆的,里面各种细胞都有,而癌是单克隆的,表现为单一的圆形细胞,变园应该是细胞极性消失的原因。</p><p>09</p><p>分化型癌倾向于垂直生长,未分化癌、印戒细胞癌倾向水平生长。</p><p>10</p><p>喷洒肾上腺素正常血管会收缩,黏膜发白,肿瘤血管不会收缩,还是红的。</p><p><br></p><p>11</p><p>肠镜的一些注意事项:床尾要有一定距离,高度适宜,这样能够拖住镜子,做起来更轻松一些;左手平拿镜子,像端东西一样,右手握30cm左右;有效的压迫点可以多试一试,压的时候,画面动得最厉害的地方就是;右手要多旋转,小钮辅助。</p><p><br></p><p><br></p><p><br></p><p>12</p><p><br></p><p>—</p><p><br></p><p>一次合格的内镜包括:诊断胃炎分类、评价胃癌风险、发现早期病变。</p><p><br></p><p><br></p><p>最后总结一下,这次是我回来云南后参加的第一次会,感觉跟之前参加的会有个很大的不同,就是讲的内容都很基础,对我这种内镜刚刚起步的人来说再合适不过,所以收获很多,不仅学到了很多东西,还认识了很多同行。</p><p>最后的最后,告诉大家一个秘密,开会一定要做第二排,听得清楚、看得清楚,这样就可以第一个在微信群里报数领书,还可以要到大签名面、还可能被拎去手把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