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br></h3><h3>文摄/ 唐幼芬</h3><h3> 我不止一次地对我的同学——“石痴徐”说,我已上了你的贼船,是你一步步引我上钩,让我从花痴变成了石痴,让我的枕边书也换成了石头。</h3><h3> 欣赏摩挲着,从山里捡回来的五颜六色光滑细腻的石头—— “阳羡玉”,很是愉悦,很是享受!没想到这辈子会接触到这么许多的“玉”。尽管很多人对它不屑一顾,认为它不上档次。那就降低标准,让他去比较一下普通砖石吧,有这么丰富的颜色,这么细腻的质地吗! </h3> <h3> 那天“石痴徐”有事,不能陪我去山里拾石。我的“石瘾” 来了,欲罢不能,就一个人拿着锄头背着袋进山了。好在“石痴 徐”还在电话里为我壮胆:反正在人来人往的工地边,不是深山老林里。 </h3><h3> 天气也真好,十二月份了,还小阳春似的春和景明着,和煦的阳光照得山间的一切都在发光,照得我背心也在微微出汗,置身这种清朗的环境中,心胸都开张到说不出的大。带着希冀,睁大眼睛,寻找绣花针似的转悠在空旷的山坳里。不远处有什么在闪闪发光,肯定是石头,好的石头在阳光下会发光的,尽管它只露出一点儿边缘,走过去掘出来,果然是块暗红色的光滑小石头。</h3> <h3> 记得上个星期与“石痴徐”一起来的时候,在路边的坡上拾到一块玛瑙,里面裹着很好看的碎黄花。今天再过去碰碰运气。 </h3> <h3> </h3><h3> 走近看,那里的地势有了变化,那个路边坡变长变陡了(可能是施工倒土的原因),从上到下有十几米,且从路的另一边有一皮管不断的放水过来,在坡下形成了一个小水潭。就在我一边转悠一边侦察地形的时候,突然发现坡底下的水潭边有一点深红,非常的耀眼,凭我几次拾石的经验,知道它是玛瑙。无论如何我要捡到它。我从坡的对面,绕过水潭,转到坡上。那个坡也真陡,不说 90 度的垂直,也起码是 80 多度。我在坡上用小锄头挖着一个个小坑,做成立足的脚窝,慢慢地一步步探身到坡底下去。可那水潭边的泥由于水的浸润,已是稀烂得不能立足了。我站在坡上观察了好一会儿,决定往下扔大石块。扔了几块石头后,用小锄头抵一下,探它是否结实,估计能够吃得消我的重量了,才慢慢地伸下脚去。可是我立足的地方离那点“红”还有几尺横向的距离,我用小锄头伸过去,终于钩到了那点“红”,幸亏周围的泥是湿的,它终于粘在了我的小锄头上,不至于滚落下去。取到了那点“红”,我一刻也不敢多停留,生怕那些石块载着我一起下陷,那就糟了,这大冬天的,鞋袜都要浸水的。</h3><h3> 捡到的那点“红”,比我发现时的“它”要大一倍,约有 4 公分长,2 公分宽吧,让我喜出望外,立即放下锄头,来到安全的潭边,用水清洗起来。洗掉泥后,颜色更艳,是那种娇艳的大红,透着莹莹的光,另一面是两边红,中间白,红白相映也好看。 我捏在手里,反复欣赏,拾石至今,还没拾到过这么红艳的美石呢!与这块石头相比,前面的那块暗红色小石就逊色多了。</h3> <h3> 就在那个陡坡上,我还捡到了两块较大的白色玛瑙,其中一块晶莹、白皙,里面透出嫩嫩的红晕,像小孩握着的拳头,很是可爱!</h3> <h3> 下午两点左右,在另一个大水潭边,遇到了三个拾石头的人。其中两个是外地民工在洗着刚捡到的石头,质地并不算好。有一个年轻的是本地徐舍人,他刚从南边山上下来,说是山上草丛菜地里的石头比这里多。他捡到小的一般不要,就给了我,说是家里这样的小玛瑙很多。 </h3><h3> 在山上拾石总会碰到一些拾石头的人,与你素不相识,他会慷慨地给你一块两块石头。当然,他们捡石历史长,眼界高,一般的石头上不了他们的法眼,但他们送我的石头也比我当初捡的那些烂石头要强! </h3><h3> 记得上次拾石,也是在这片空旷的山坳里,就在我低头转悠的时候,旁边走过一位50 多岁的外地大嫂,喊着我,说是要把手里的两块蜡石送给我,凭她这般的热忱,不管石头好坏,我都要接下来的。大嫂过去一会儿,又从南边山上下来三个年轻姑娘,也是外地人。其中一个穿红衣服的漂亮姑娘,来到我的面前,送我一块小石头,我一看,石头虽小,里面透着漂亮的花纹,连声说着谢谢。</h3> <h3> 再上次拾石,我在掘土机送上来的烂泥堆里“摸”着石头,说是“摸”,一点也不为过。那裹着石头的泥土黏得很,像糯米粉团子更像膏药似的黏在石头上,根本没办法去掉,也根本看不清石头的本来面目。我只能把一小堆“疑似玉石”搬到水潭边。 放下这些泥团似的石头,低头一看自己这身势模样,简直是刚从过去乡村罱泥船上下来的“罱河泥佬”,耐克,裤腿,手套上,全沾满了烂泥巴。暂且不管,满怀希望,赶紧揪一把潭边的枯草 搓洗石头。洗出来一看,全是普通石英石,一块玉石也没有,难免有点丧气。再来洗那把小锄头,从没见过这么黏的泥,黏在锄头柄上像是胶住了似的,那么的坚硬难洗。此时旁边一位面容清瘦的中年人,也在洗着石头,见我一块也没捞着,就递过来一块石头,说“给你吧!”我一看,这块石头黄里带着橘红,很好看的,质地也比较细密,尽管表皮有点坑坑洼洼。很欣喜地接过来, 问他家在哪儿,说是扬州人,在此工地上干活。</h3><h3> 由衷的喜欢那些素不相识的石友们,他们给你石头之后,转身就消失了,留给我的是欣喜,是感激,感觉这世间还真有像玉石一样美好的人!</h3> <h3> 那天到家已是五点多了。一边在压力锅上煮着晚饭,一边就把拾回的石头们一并倒在水盆里,趁着晚饭未熟,就开始了洗石。每次捡石回来,总是迫不及待地开始洗石,感觉洗石是整个捡石过程中的第二乐趣,不亚于捡石的。 </h3><h3> 也许,晚上的灯光昏暗,感觉捡回来的石头,除了白天就显眼的两块之外,没有多少可看的了。</h3><h3> 第二天早晨醒来,还是惦记着昨天捡回来的石头。下楼,一 面烧水,一面又把石头倒入清水中进行第二遍清洗。出乎意料的是,一块昨天以为是灰色的石头,竟然有点紫,是深紫,又是一个惊喜。记得这块石头就在陡坡上,在我最后要转身离开的时候出现在我脚边的。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正如 “石痴徐”说的,你如果与这块石头有缘的话,就会碰上。 </h3><h3> 接着又发现了一块浅紫的,上面布满了密密的葡萄籽,不知听哪个石友说过,有葡萄籽的是好石。这块小石是那个徐舍人拾到了送给我的,原以为是块普通的透明玛瑙。没想到它还带着紫,我从没有捡到过紫色的,今天一下就共有了深紫和浅紫两块。</h3> <h3> 还有一块,雕刻师说它是好东西,也是那个徐舍人捡了送给我的,像个碗底陀螺似的。起先我并不看好它,因它表面覆盖着 一层煤屑一样的东西,黑黑的,只露出一点点肉红色。雕刻师称之为“红粉”,准备用它帮我雕成一个“吉祥如意”的。</h3> <h3> 捡石过程还有最后一个“乐”的,那就是等石头干了之后。 有的石头是洗干净了浸在水里漂亮,颜色鲜艳,花纹清晰;而有的石头是洗净干爽后,才发出它应有的光亮,显现它本有的坚实 细腻的品质,让你最后认识它,喜欢它。</h3><h3> 有的石头是表面粗糙丑陋,内里却是紧致细密,有的石头表面好看,内里却是孬货,看来石头也如人一样,千人千面,千人千品的。</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