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春暖花开的季节,建设路小学五四班充分响应国家“停课不停学”号召,开展了“建立良好公共秩序”的道德与法治实践活动,指引大家观察、发现我们生活中的公共标志,认识公共标志传达的内容、指示的方向。公共生活需要良好的秩序来维护,大家认识更多的公共标志能更好的自觉遵守和维护公共秩序。</p> <p> 俗话说:“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在《小学生守则》中要求同学们“遵守学校纪律、遵守公共秩序”。《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也有提出“遵守公共秩序,在公共场所不拥挤、不喧哗、礼让他人”。“十年树木,百年树人”,遵守公共秩序要从学生抓起,使学生从小就接受遵守公共秩序教育,认识到遵守社会秩序人人有责,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做起,养成自觉遵守公共秩序的良好习惯。</p> <p>让我们一起欣赏同学们的活动成果吧!</p> <p> 社会秩序是社会生活的一种有序化状态。社会正常运行需要社会秩序,有了社会秩序能避免混乱、减少障碍、化解矛盾,从而提高社会运行效率。社会秩序是人民安居乐业的保障,在有序、整洁、安全的社会环境中,我们享有人身自由和财产安全,享有公平的发展机遇,从而能够感受到生活的美好,激发对生活的热情。</p> <p> “一只独秀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生活中有许多看起来是微不足道的事情,实际上都同社会的生产、生活密不可分,如果一个社会的公共秩序受到了破坏,这个社会的正常生产和生活也会收到极大影响,拥有一个良好的公共秩序,那么社会就会有条有理、井然有序,遵守公共秩序既是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义务,又是最基本的社会公德。希望同学们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认真遵守公共秩序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