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祭祀,同心抗“疫”---高新区金色童年幼儿园清明节文明祭祀倡议书

<p>  又是一年春草绿,我国传统节日清明节来临。在这祭奠先人、缅怀故人、 寄托哀思的时节,我们将以各种方式缅怀英烈、祭奠逝者。然而,每到清明、中元等祭祝时节,人们都会烧纸焚香,常常火光冲天,烟雾弥漫。这种祭扫方式既不文明、不健康也不卫生。就在2020年3月30日,四川发生森林火灾,19名失联扑火队员遗体已全部找到,19个队员,19个家庭,将忍受怎样的痛苦。我们无从设想,当面对山林大火时,他们是如何义无反顾地舍身逆行,我们更无从设想,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们经历了多少痛苦和煎熬。</p> <p>高新区金色童年幼儿园</p><p> ---文明祭祀倡议书</p><p>亲爱的家长们:</p><p> 2020的清明受疫情的影响,为避免清明节祭扫带来人员聚集,降低交叉感染风险,巩固抗疫工作成果。 同时贯彻国家防疫政策,倡导移风易俗,营造安全、文明的祭扫氛围,高新区金色童年幼儿园积极响应文明祭记的倡议,为发挥清明节“传递亲情,传承文化,展示文明”的功能,在今年清明节到来之际,我园特向全体师生、家长发出文明祭记的倡议:</p><p>一、弘扬新风,文明祭记 </p><p> 祭礼在心不在形,暂停集中祭扫、骨灰撒海等集体性活动,通过家庭追思、网上祭扫等方式慎终追远、缅怀先辈。禁止在城市道路、小区广场等公共场所露天烧纸以绿色祭奠推动社会文明进步。</p> <p>二、传承美德,敬老孝亲</p><p> 尊老爱老孝老敬老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提倡对老人多尽孝道,做到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人逝去后,从俭办丧,以节俭方式寄托哀思,让逝者安息。</p> <p>三、自觉践行,遥寄哀思</p><p> 全体教职工要率先垂范、以身作则,积极向亲朋好友和身边群众宣传文明健康的祭记方式,监督和制止集聚性祭行为。</p> <p> 清明节来历</p><p>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是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清明节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5个节气,在仲春与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后的108天。每年的4月4日、5日或6日开始,4月18日、19日或20日结束。《历书中“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二十四个节气中唯一一个既是节气又节日的就是清明。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点豆”之说。</p> <p>清明有三候</p><p>一候桐始华:</p><p> 清明来到,白桐花开,清芬怡人。春来万物复苏,到清明时节,阳气更盛。各种各样的花竞相开放。在古人心中,白桐花开的日子稍微迟一些,恰好又在清明之时,所以才以此作为清明节到来的标志。清明,行走在大自然中,看各种各样的花慢慢地调谢,一地芳华,瞬间美好即成泥,不觉使人感伤。然而,在另一坡道上,忽见一农家小院里有棵高大的白桐树挺立在稀白的云天下,元自开了满树的紫白的小铃销一样的花,香满原野,给人惊喜,使人震撼!这就是花开的力量,也是生命的动人之处,难怪,古人对此花情有独钟。</p> <p>  二候田鼠化为鹤:</p><p> 田鼠因烈阳之气渐盛而躲回洞穴,喜爱阳气的鸟儿则开始出来活动了。田鼠为至阴之物,鸟为至阳之物。此语意指阴气潜藏而阳气渐盛。可见,春日里的草长莺飞之景象,是顺应了大自然的变化。</p> <p>三候虹始见:</p><p> 清明时节多雨,故而彩虹出现。在风光明媚的春季,有了雨水的洗涤,有了繁茂的植物绿叶对裸土的封遮和对粉尘的吸收,美丽的彩虹才可能出现在雨后的天空。</p> <p>那清明节有哪些习俗:</p><p>01 踏青:</p><p> 三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此时出外踏青,能更好的亲近大自然,可利用苏醒之后的地气,及生机勃勃的旺木气场生旺自身运势。</p> <p>02 放风筝:</p><p> 放风筝是清明时节人们所喜爱的活动,风筝的历史十分悠久。据说,世界上第一个风筝是春秋时代的著名工匠鲁班用木头制作的,当时还有竹做的风筝。汉代出现纸制风筝,叫“纸”。唐以后,风筝作为一种儿童玩具日渐风行。清代诗人高鼎曾这样描绘放风筝的情景:“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弯。”人们在纸尊上加了一个竹笛,纸弯飞上天后被风一吹,出“鸣鸣”的声音,好像筝的弹奏声,于是人们将纸改称“风筝”。当代中国最有名的风筝盛会是山东潍坊的“国际风筝节”,自1984年开始,每年清明节举办,潍坊也因此被誉为“世界风筝之都”。</p> <p>03 拔河:</p><p> 早期叫“牵钩”“钩强”,唐朝始叫“拔河”。它发明于春秋后期,开始盛行于军中,后来流传于民间。唐玄宗时曾在清明时举行大规模的拔河比赛。从那时起,拔河成为清明习俗的一部分。</p> <p>清明节是杨柳发芽抽绿的时间,民间有折柳、戴柳、插柳的习俗。人们踏青时顺手折下几枝柳条,可拿在手中把玩,也可编成帽子戴在头上,也可带回家插在门、屋檐上。据说插柳的习俗与避免疫病有关。唐人认为在河边祭时,头戴柳枝可以摆脱毒虫的伤害。宋元以后,人们踏青归来,往往在家门口插柳以避免虫疫。这是因为春天气候变暖,各种病菌开始繁殖,人们在医疗条件差的情况下,只能寄希望插柳避免疫病了。柳枝插在屋檐下,还可以预报天气,古遮云:“柳条青,雨蒙蒙;柳条干,晴了天。”</p><p> 因为疫情的特殊情况,我们选择宅在家中。又是一年清明时,移风易俗寄哀思。同心共筑防疫网,延缓祭扫莫聚集。让我们清明居家追思切勿聚集扫墓,避免到公墓、殡仪馆等人群聚集场所扎堆祭扫,防止交叉感染。文明祭扫、平安清明,您的安康就是对故人最好的告慰!</p> <p> 《清明》唐 杜牧</p><p>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p><p>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p><p>诗词赏析:</p><p> 这首诗整篇是十分通俗的语言,写得自如之极,毫无经营造作之痕。音节十分和谐圆满,景象非常清新、生动,而又境界优美、兴味隐跃。诗由篇法讲也很自然,是顺序的写法。第一句交代情景、环境、气氛,是“起”;第二句是“承”,写出了人物,显示了人物的凄迷纷乱的心境;第三句是一“转”,然而也就提出如何摆脱这种心境的办法;而这就直接逼出了第四句,成为整篇的精彩所在一“合”。在艺术上,这是由低而高、逐步上升、高潮顶点放在最后的手法。所谓高潮顶点,却又不是一览无余,索然兴尽,而是余韵邈然,耐人寻味。</p> <p>园所文化:</p><p>核心价值观---爱心与责任</p><p>教育目标---培养健康、快乐、自信、</p><p>主动的儿童</p><p>经营理念---快乐服务、孩子至上</p><p>发展理念---高端办园、高品质教育服</p><p>务</p><p>教育理念---尊重儿童、启迪智慧、激</p><p>发兴趣</p><p>教育要求---张扬儿童个性、扩散儿童</p><p>思维、规范儿童行为</p>

清明

清明节

祭扫

文明

风筝

踏青

时节

祭记

哀思

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