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幼儿园“小学化”问题已引大家高度关注,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指出,要防止和纠正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韩集乡大杨幼儿园坚决禁止“小学化”倾向,树立科学保教观念,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p> 幼儿园小学化的危害 <p>1、违背教育和孩子成长规律。</p><p> 幼儿园小学化是把小学的内容提前给孩子学习,而这些内容基本都高于孩子认知、思维、动作发展的水平,这种拔苗助长的方式只能有碍于孩子发展。</p><p>2、造成孩子在幼儿期就开始厌学。</p><p> 孩子在幼儿园就应付大量的任务,诸如写字、算术、抄写等,没有太多时间玩游戏,这些经历只能使孩子提前厌学。</p><p>3、夺去了孩子欢乐幸福的童年。</p><p> 孩子的童年应该在游戏中成长,在游戏中学习,游戏中充满了他们的欢声笑语,游戏中弥漫着他们的成长足迹。对孩子来说,这就是最大的幸福。而成人不能因为一己私利而夺走孩子的幸福。</p><p>4、刮起家长盲目竞争的歪风。</p><p> 为了“赢在起跑线上”,家长争相把孩子送进教学味浓的幼儿园。一些幼儿园为了吸引生源,也投家长所好,走上幼儿教育小学化之路。作为家长,我们需要知道幼儿园教育应该给孩子什么,而不能向老师提出违背教育规律的要求。</p><p>5、挫伤孩子自尊心。</p><p> 如果在幼儿阶段过多地学习了小学知识,上小学一年级时不用花多大力气就可以获得好成绩,会使这些儿童养成不爱动脑、不爱思考、死记硬背的不良习惯。提前学习只能使孩子一时领先,让孩子在学习上体会到的是一种由高峰渐渐滑向低谷的感觉,这样会挫伤孩子的自尊心。</p><p>6、造成小学学生成绩差异悬殊,无法教学。</p><p> 提前教学,让一部分孩子对小学一年级内容很熟悉,而另一部分孩子对内容很陌生。上课时,“早熟”的学生了无兴趣,不认真听讲,扰乱了上课气氛。对小学老师来说,最难教的孩子不是上学前知识准备不足的孩子,而是缺乏学习兴趣的孩子。</p><p>7、让孩子失去幸福感。</p><p> 儿童教育专家卢勤痛心疾首地说:“我们很多家长和老师把仙女和王子赶出孩子童年的社会,让他们从小就学算术和语文。早教如果没有正确的航向,将摧残孩子的童年。”</p><p>8、摧毁教育的系统性和循序渐进原则。</p><p> 在孩子不同的阶段应该给予适合他们身心发展的内容,这叫教育的适宜性。每一阶段的内容前后衔接,一起构成了大教育体系。如果提前让孩子接受以后的内容,就会打破这个系统,产生不良的后果。</p><p>9、影响孩子的全面发展。</p><p> 幼儿教育小学化问题已引起政府高度关注。教育规划纲要强调,“学前教育对幼儿身心健康、习惯养成、智力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坚持科学保教方法,保障幼儿快乐健康成长。”</p><p>10、刺激教育经济腐败。</p><p> 五花八门盗版教材、劣质教材和读物向幼儿倾售,五花八门的兴趣班、提高班、神童班……赚孩子们的钱。家长们盲目教育消费,不单是破财,更是伤害了孩子,使孩子未老先衰。</p> 科学育儿 <p> 国家教育部颁发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和《幼儿园工作规程》明确要求,幼儿园教育应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综合组织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大领域的教育内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幼儿的各种学习均融合于游戏中。</p> <p> 家长朋友,从幼儿时期,孩子就对外面的世界充满了好奇,孩子对事物的探索就是学习!但是,在有些家长眼里,幼儿园开展的游戏活动、一日生活活动、主题教学活动、户外活动等,都是没有知识含量的。殊不知,就是在这些嬉戏玩乐中,孩子学会了与人相处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明白了什么是善良,怎样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如何带给他人快乐,怎样让自己的想法得以实现等。这里虽然没有汉语拼音,没有数学,没有英语, 但孩子在亲历这样的过程中,获得的是良好的情绪情感、充足的自信、获取知识的能力以及终身受益的习惯、人生态度,更有爱的能力!幼儿教育有着自己独特的教育模式和内容,游戏是孩子的天性和渴望,快乐是孩子的权利和翅膀。请让我们的孩子保持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和探究的兴趣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