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杏花岭区外国语小学五年级三班</p><p> 雷昱徵恒</p><p> 2020年4月4日</p> <p>清明节的由来:</p><p>中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历书》:“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之说。</p> <p>清明节与寒食节的关系:</p><p>在中国,寒食之后重生新火就是一种辞旧迎新的过渡仪式,透露的是季节交替的信息,象征着新季节、新希望、新生命、新循环的开始。后来则有了“感恩”意味,更强调对“过去”的怀念和感谢。寒食禁火冷食祭墓,清明取新火踏青出游。唐代之前,寒食与清明是两个前后相继但主题不同的节日,前者怀旧悼亡,后者求新护生;一阴一阳,一息一生,二者有着密切的配合关系。禁火是为了出火,祭亡是为了佑生,这就是寒食与清明的内在文化关联</p><p><br></p> <p>每年的4月4日,是我国人民缅怀先人,烈士的清明节,为纪念这个有着深远意义的日子,缅怀革命烈士,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引导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促进我校精神文明建设。学校举行“缅怀革命烈士,清明节扫墓”活动。</p> <p>关于革命烈士的英雄事迹,接受爱国主义教育,我想到:我们今天的幸福(美好)生活都是由革命烈士为我们创造出来的,也是血红的鲜血换来的;于是,我的心中起了一个念头:要继承革命烈士遗志,发奋学习,努力成为建设国家的栋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