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 十堰市东风铁路学校 五三班</b></p><p><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最初的网课,我们相约古诗词,以反映古代儿童生活的诗词为主,感受了孩子们天真烂漫的童年,无忧无虑的生活,尤其是他们放纸鸢、划小船、敲冰钲、骑黄牛……的经历,让现在的孩子心驰神往,尤其是这疫情中居家隔离日子的煎熬,更是引发他们的艳羡。</b></p><p><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时隔近两月,我们再次走进古诗词,在这段旅程中,我们看到的是大漠孤烟,听到的是琵琶芦管,遥望玉门明月,梦回古国楼兰;聆听沙场战鼓,感念壮士难还。古战场边疆将士的满腔热血让人激动不已,塞外茫茫戈壁的绮丽风光也着实令人着迷,送别友人出塞、还家的情谊感天动地,最让人动情的还是战士们对家的思念绵延万里……</b></p> <p><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一周的学习和积累,我们共同感受了边塞诗的独特风格,它们或奇丽峻峭,雄浑挺拔;或清新幽雅,缠绵悱恻;或慷慨高歌,响遏云天;或低徊浅唱,感慨万端;或令人热血沸腾,欲跃马横戈;或使人愁肠寸断,想折戟断刀…… 也认识了许多边塞诗人,王昌龄“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豪迈,王翰“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的豁达,岑参“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的不舍,李贺“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的热望,王之涣“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的哀怨……</b></p> <p><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为了更好的整理、积累这一阶段古诗词学习的收获,我要求孩子们办一期手抄报,于是孩子们大显身手,挖掘了自己多方面的才能,一幅幅虽不能说是精品,却是他们辛勤创作的结晶展示给大家——</b></p> <p><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孩子们在这次边塞诗歌的学习中,既欣赏到了边塞风光,又体会到将士们的报国之志,同时也为战争带来的老百姓流离失所的惨状潸然泪下,我想只有走近诗歌,走进诗歌,孩子们才能感同身受,祖国是多么可爱,和平是多么美好!</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