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习近平主席指出:“这次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我国发生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这是一次危机,也是一次大考。”面对这次大考,太原市教研科研中心根据太原市教育局的安排部署,在第一时间携手太原教育电视台为全市初、高中毕业班师生量身定制精心打造了一道“教学盛宴”——《太原名师空中课堂》。其中,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团队的十位名师在太原市教研科研中心学科教研员刘文兵老师的组织带领下,闻令而动,勇于担当,在抗疫的特殊战场,以拼搏奉献的优良作风和严谨求实的专业精神锻造了十五节“抗疫之课”。课程在太原教育电视台及太原教育报道微信公众号陆续播出后,随即以其内容具有鲜明的思想性、导向性、即时性、适切性、实效性的总体特征和教师各具特色、各美其美的教学风格受到学科教师的青睐与高度赞誉,关注、收看名师空中课堂,并将之与个人的钉钉教学有机交融,成为了近来大家教学过程中的自觉行动。应该说,组织本次名师空中课堂的预期效果已经达成,这离不开教研科研中心领导的靠前指挥及太原教育电视台同仁的通力合作,得益于太原市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团队一贯秉承的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精神气质、同心同德同频共振的精神风貌和尽心尽力尽职尽责的精神底色。</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如琢如磨 不负重托</b></p> <p> 为最大限度的发挥名师空中课堂的指导与辐射作用,刘文兵老师分别从成成中学、太原市十二中、师院附中、省实验中学、山大附中、太原市第三实验中学、万柏林区十一中、太原市十九中和杏花岭迎泽两区教研员中精心挑选了10位名师,作为省级或市级的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或骨干教师,他们年富力强,积极向上,有着丰富的毕业班教学经验,勤于学习,善于思考,勇于创新,甘于奉献。这样一支由精兵强将组成的授课团队为名师空中课堂的教学效果提供了师资保障。</p> <p> 疫情的不确定性导致了开学时间的不确定性以及空中课堂录播频次的不确定性,在这种情况下,课程设计颇费思量。每一节课既要独立成篇,又要与后期可能会延续录制的课程相互联系,形成体系;课程既要与中考要求无缝对接,又要和学校的教学进度衔接照应。为此,刘文兵老师深思熟虑,做了科学周密的规划。刘老师依据山西省中考改革的方向,立足于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显著特点和疫情之下九年级师生教学实际情况,拿出课程设计方案,与老师们沟通交流推敲确定。课程设计从山西省道德与法治学科中考试题的方向特点及复习策略入手,逐步展开,从对新教材体系不同维度的多重构建,到对易错易混盲区误区知识的深入剖析,从对学生最短板之思维能力的培养思维模式的训练,到对专项内容的解读和时事政治的学习,课程设计环环相扣,步步推进,兼顾师生获得,对于学生而言,课程内容的设置不仅有复习内容的高水平指导,也有学习方法和目标的指引,对于老师而言,这些课程不仅是具体教学内容的示范,更是对整体复习教学在思路和方法上的引领。科学合理的课程设计为保证名师空中课堂的教学效果提供了技术支撑。</p><p> </p> <p> 此次《太原市名师空中课堂》在电视移动网络同步上线,在太原教育电视台播出的同时还可以在微信公众号观看直播、回放。在特定的时间节点播出,关注度高,受众面广,影响力大,这对授课教师而言可谓是一次挑战。不辱使命,不负重托,在每一个45分钟的时间里有效输出更多的“金货”,实实在在的为师生复习提供尽可能多的指导与帮助,使教学效果最优化,是承担任务的每一位老师心中默默的追求。道德与法治课程内容涉及社会科学诸多领域,本身知识面相当广博,加之时代性强,与国家社会生活密切相连,因此,对学科教师要求高,非不间断地潜心学习、刻苦钻研、与时俱进、推陈出新者不能胜任。十五节课,从总体结构到具体内容,从问题设计到素材选择,从重点突出到难点突破,从课件制作到时间把握,老师们一遍又一遍的补充修改,一稿又一稿的雕琢打磨,思想性、科学性、导向性、适切性、操作性,方方面面,直至臻于完善,刘文兵老师仔细审读研究了每一节课的教学设计并分别提出相应的建议......整个备课过程可谓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精雕细刻,精耕细作。如此精益求精的备课过程,是保证名师空中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起着决定性作用。</p> <p> 每一轮课录制的那一天,授课老师都早早到达教育电视台,与电视台录制人员沟通交流,熟悉流程与要求。每位老师前期做足了功课,现场录制过程非常顺利,讲课教师倾情投入,监听教师专心致志,与录制人员配合默契,一气呵成。一次次高质量的录制极大地减轻了工作人员后期制作的工作量,也一次又一次赢得了大家的交口称赞,十位名师仿佛是道德与法治学科十张靓丽的名片。</p> <p> 2020年3月19日下午,李晓波市长在车建华副市长、梁宏宇局长和赵学昌主任等陪同下来到教育电视台空中课堂录播现场督导检查,李市长与在现场录课的我学科张旭老师进行了亲切交谈,李市长对张旭老师说:“感谢你们在疫情期间通过网络进行教学,你们做出了很大的努力,市委市政府感谢你们!”张旭老师对领导的亲切问候表示了衷心感谢,并表达了自己的心声:“在疫情期间能为师生提供服务,为社会做点贡献,我们感到非常荣幸。在这个过程中,自己也得到了锻炼和提升。感谢教育局!感谢教研科研中心!”这是张旭老师的心声,也是每一位老师的心声。</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守土尽责 同心同德</b></p> <p> 名师冲锋在前,众人紧随其后。虚心向名师学习,博采众家之长,提高教育教学能力,在自己的岗位上尽职尽责,是学科教师的共同心愿。为了让名师空中课堂充分发挥其作用,课程播出之前,教研科研中心刘文兵老师借助学科微信群和学科钉钉群及时传递播出信息,以确保师生及时收看。“节节课都是经典”、“醍醐灌顶”、“高屋建瓴”、“只可以模仿,很难超越”……老师们不仅及时认真收看,而且在学科教研群里,交流收看讯息,分享收看方式,发表收看感言,探讨相关问题, 热切关注,热情鼓励,积极回应,表达谢意。一个个微小举动, 一句句真诚赞美,无一不是中华民族同心同德共克时艰的精神在道德与法治学科团队的真实体现。</p><p> 金杯银杯不如同侪的口碑,金奖银奖不如同侪的夸奖。</p> <p> 春风十里,感谢有你!</p><p> 从2月22日吕秀华老师第一个出镜到4月24日贾文萍老师完美收官,期间,张玉香老师三次“上阵”,李志勇、杨丽萍、吕秀华老师两次“冲锋”,10位名师,15节优质课,两个月的陪伴让老师和同学们收获了很多。可以说,名师空中课堂不仅对于九年级师生的复习起到了重要的示范、引领和提升作用,而且,在这里,同学们与我们“最美”的老师真情相约,沐浴春风,滋润心田,凝聚力量,收获成长;在这里,老师们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有了前行的方向和榜样,名师与我们相伴,我们与名师同行,由寒冬走向了暖春,走向了希望;在这里,无数个家庭从名师们热心公益服务社会的行为中,感受到了社会正能量!</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精彩回顾 且读且悟</b></p><p><br></p> <p> 2月22日,太原市杏花岭区教研员吕秀华老师为广大师生做了题为《道德与法治中考复习的总体要求及建议》的专题讲座,吕老师和大家分享了三个大的话题:1.了解山西道德与法治学科中考试题的结构与特点,进一步明确山西中考的方向;2.结合同学们平时所学和当下复习中可能遇到的困惑和问题,给同学们做一个诊断和分析;3.针对如何做好中考复习给出同学们几点要求和建议。</p><p> 吕老师以中考试题为例,依托自己多年阅中考试卷的大数据,在真实任务情境中,有理有据、清晰系统的与大家进行了深度交流,吕老师给予同学们的不仅有中考的链接,还有对现实训练的关照;不仅有知识的讲解运用,还有心态的调整指导,显而不浅,让人回味无穷。</p> <p> 2月25日,太原市第十二中学校张玉香老师为我们带来《在国际视野下看中国——九下教材知识整合分析》专题讲座。新冠肺炎让我们看到了人间百态,引起了我们的很多思考,张老师紧紧抓住这个教育契机,以它为主要材料线索,从教材的地位和内容及关系、单元内容梳理、与其他册相关联的知识三个方面与大家进行了交流。</p><p> 张老师从整个初中和九年级的站位介绍了九下课本的重要地位,紧接着从宏观、中观、微观的角度带领同学们审视了九下课本设置的内在逻辑。梳理好了大线条,张老师开始抛出具体素材,在她准确到位的问题引领下,同学们带着疑问与思考开始了学习之旅,张老师一方面遵循逻辑线复习知识,另一方面引导同学们利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可谓“滴水不漏”。为了让知识理解起来“顺理成章”,张老师从世界问题谈到全面小康,从国情谈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亚洲文明大会到华为事件,从习近平到钟南山,素材之丰富、衔接之自然、讲解之到位让人沉醉。复习阶段不是知识的简单再现,而是知识的关联化、系统化,为此张老师设置了本册书与其他册知识关联环节,这不仅夯实了同学们的基础,还引导了同学们解题的思路。</p> <p> 2月29日,太原市成成中学李志勇老师与大家相约《太原名师空中课堂》,带来题为《新时代的中国——九上教材知识整合分析》的专题讲座。</p><p> 课程开始,李老师向大家介绍了九上在整个初中阶段和中考中的重要地位,从课标角度、学情角度、当下时代的特点以及核心素养的角度点明了本次选题的缘由。</p><p> 中考注重能力考查,但是能力的考查离不开基础知识的支撑,况且,我们在知识分析的过程当中,构建体系就是我们能力的体现,能力的体现也会点点滴滴渗透在我们材料的解读和答案的形成方面。所以我们要夯实基础,掌握知识,构成体系,提升能力。 如何来做呢?李老师谈到,对课本目录的把握就是一个结构化的解读,比如对一些关键词的把握。李老师将整本书抽象为了两组词,即经济、政治、文化、生态、社会和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李老师引导同学们围绕总布局中的五个建设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国家层面的要求这两条线索来全面、客观的认识我们的国家。紧接着,李老师带领大家从经济、文化、民主、法治、和谐与生态文明角度继续深入,从九上到九下,从过去到现在,从中国国到世界,从理论到生活……多角度多层面的体会了大体系的构建。“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为了实现学与用的统一,李老师迅速设置了专门的练习来让同学们同步推进,切身感受。</p><p> “大体系、大智慧”。李老师强调,体系让我们心中有底气,但是我们学习体系,不仅是为了让同学们在中考当中有战斗力,更希望同学们能够借助体系,在生活中正确识别、分析一些现象和国家的政策举措,合理预测国家和社会发展的方向,能够基于我们的学情提出力所能及的建议。</p><p> </p> <p> 八下是法治专册,以宪法为主要内容展开,而宪法是我们中考的“当红明星”,具有很高的出镜率,为了更好的学习它,3月9日,太原师范学院附属中学李州老师为我们带来了《国家的定海神针——八下教材宪法知识复习》专题讲座。</p><p> 李老师用近三年中考题对宪法内容的考查大数据向大家展示了中考对宪法的青睐,并从宪法自身角度、国家顶层设计角度、青少年法制教育角度解释了宪法受到青睐,成为中考“当红明星”的原因,旨在引导同学们自觉学习宪法,充分备考,给予宪法充分的尊重。紧接着,李老师从教材整体把握、单元结构梳理、知识疑点解惑三个层面带领大家开始了“宪法学习之旅”。</p><p> “宪法到底是一部什么样的法律?它和我们熟悉的《刑法》、《治安管理处罚法》等相比有什么不同之处?它和我们有什么样的关系?宪法在国家治理当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有什么样的地位呢?”李老师以学生可能存在的一系列疑问为线索,从“总”、“分”、“升”的角度梳理了本册课本。对于“高处不胜寒”的宪法来说,这样的解读还不够,李老师紧接着采用“五花大绑”式方法带领大家深入了解宪法,从为什么学习宪法到怎么做,从人权到宪法修改,从一个问题到一类问题、从一课到一个单元……横纵知识网络让我们“滴水不漏”的了解了宪法。宪法部分内容庞大,难度较大,为了厘清同学们的疑惑点,李老师设置了知识疑点解惑,从选举权被选举权的界定、基本法和普通法的界定、全国人大代表表决计数时是应到还是实到再到人大代表和人大的职权区分,整个分析极具学理性,我相信整节课同学们不仅收获了知识,更收获了严谨缜密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方式。</p><p> 学习的目的是运用,李老师用两道中考试题结束了他今天的讲座,他不仅教给大家解题“密码”,还引导大家增强宪法意识,学习宪法,崇尚宪法,做一个知法、懂法、守法、用法的现代公民!</p><p> </p><p> </p> <p> 3月10日,太原市迎泽区教育局教研室吴建平老师为同学们带来题为《做负责任的公民——八上教材知识梳理》的专题讲座。吴老师从教材的地位和主要内容及相互关系、单元内容知识的梳理、本册教材中中考常见的内容三个层面与大家进行了亲切的分享与交流。</p><p> 吴老师指出,八上旨在帮助同学们面向不确定多数人的社会生活。她以社会生活为关键词,以被认可和接纳为突破口,从单元逻辑框架到课时内容,从年度热词“宅”到疫情期间所见所闻,一方面紧紧扣课本,另一方面积极挖掘“新鲜出炉”的疫情素材,“夹叙夹议”,徐徐推进,这种方式不仅符合学生学情,更符合教育规律,这个讲座不仅为同学们的学习提供了动机与动力,更开拓了学生的眼界与胸怀,细腻周到,发人深思。</p><p> 为了更好的应对中考,吴老师以2019年的中考试题为例,引导学生思考归纳,总结考点,吴老师希望同学们不仅获得“鱼”,更要获得“渔”!</p><p> </p> <p> 3月14日,太原市第十二中学校张玉香老师为大家带来《回首初中阶段的成长——七年级教材的复习》专题讲座。张老师从夯实基础知识是根本、提升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关键、做到知行统一是目的三个方面与大家一起交流。为了方便同学们理解和系统复习,张老师从七上七下的主题入手,以同学们逐步扩大的生活圈为框架,以同学们切身的生活经验为脉络,从日记谈到疫情,从课本案例谈到现实情境,从学习观谈到生命观,从册与册到单元与单元,感性逻辑与理性逻辑齐头并进,扎扎实实的为同学们搭建了逻辑学习网络,让大家难以忘怀。</p><p> 正如张老师所说,夯实基础是关键,接下来便是提升同学们运用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了。张老师突破传统的讲练,以同学们易混易错的点为切入口,以设问为交流方式,亲切自然又科学高效的与同学们开展了深入的交流,趁热打铁,张老师对中考考点进行了宏观介绍,并以与其他省份中考题对比的方式深入中考,在不知不觉中让同学们厘清了知识,了解了中考考点与试题命制和答案构成的“玄机”。张老师独特的视角、精准的把握、深厚的“功力”让人茅塞顿开。</p><p> 张老师崇尚“以知导行,学以致用”,提出我们道德与法治做到知行统一才是目的。从习主席的新年贺词到疫情期间排除万难也要学习的同学,从最美逆行者到我们的白衣天使,从黄文秀到我们的院士,从山西抗疫天使到未成年人保护……张老师用鲜活的事迹、独到的眼光、专业的解读引导同学们关注生活、运用知识、升华情感,给同学们带来了希望与力量!</p> <p> 每门学科都有易错易混知识,而易错易混知识往往受到命题人的青睐,成为了中考易出题的方向。3月23日,山西省实验中学张旭老师在“云端”与大家相会,为大家带来了《“火眼金睛”辨易错,“明察秋毫”审易混——中考高频错点专练》专题讲座。张老师总结了近五年中考高频错点(难点)集中体现的三大领域,即知法用法、国家制度、国家机构,据此为大家设置了二十个专项练习,希望帮助同学们集中突破,分辨厘清。 </p><p> 张老师的讲解讲究来龙去脉,环环相扣,从阶级到国家,从古巴比伦的法典到中国的禹刑……以其深厚的积淀为学生生动呈现了法律的“前世今生”。张老师既重视主干知识,也关照知识的延伸,从法庭参与者到法庭专业术语再到法庭布局,“顺理成章”的为学生呈现了网状知识,整个过程潜移默化,引人入胜。道德与法治学科是一门实用科学,张老师从黄文秀入手,讲到村官,讲到“村两委”,从国家机构讲到生活中的挂牌,从荣典权到国家荣誉勋章,再到我们最应该追的星,不仅解决了同学们现实中的疑问,还实现了理论与实际的无缝衔接,既夯实了知识,还升华了情感。这节课后,同学们眼睛里应该会多一些现实生活,多一些思考发问,多一些探索的光吧。</p> <p> 主观题考查综合,对学生能力要求高,往往是学生难攻克,易丢分的地方。3月24日,山西大学附属中学(志达校区)郝永华老师为我们带来《例谈中考主观题作答》专题讲座,旨在提升学生主观题作答能力。郝老师总结了主观题“修炼”的三大关:知识关、审题关、表达关。审题关与表达关是能力考查,知识与能力就像根与叶,源与泉的关系,根深才能叶茂,源远才能流长。</p><p> 想过好知识关郝老师给出了几点想法:第一,教材知识是根基,要稳扎稳打,抓好主干知识、核心知识,在“刀刃”上发力。对于大家最忐忑的应知应会部分,郝老师给予了独到的见解:所谓应知应会,就是绝大多数人略做思考,稍加回忆就可以答出的知识,所以拓展时要适度,抓大放小,避免偏难怪;第二,复习要讲方法。我们要根据知识特点来进行复习:比如,对于同类知识进行专题整理,对于易混淆知识,可以做表格对比,而对于易错点,我们可以利用典型题来纠错;第三,根据2019年中考试题,郝老师分析了今年中考题的形势,指出我们要重基础,降难度。</p><p> 紧接着,郝老师对学生的问题进行了诊断:学生看不懂题或者答不全,可能是审题方面的问题,学生看懂题却不会答,可能是表达方面的问题。针对这种问题,郝老师交流了她自己的感受:面对教材的语言风格和情境化的中考试题,我们需要做一个优秀的翻译者。具体怎么来做呢?郝老师从审题型、审设问、审材料三个角度切入,以我们常见的题型和学生的典型答案为载体,运用正面讲解和反面纠错相结合的方式推进,引导同学们在表达上细推敲、语言上勤斟酌,入情入理的为我们呈现了整个答案的生成过程。郝老师引用教育部考试中心研究员刘芃的一句话“回归中考真题是备考规定动作”结束了今天的讲座。</p><p> 与其说这是一个讲座,不如说这是一次真挚坦诚的交流,是一次从头到脚的审视,更是一次自我诊断后的蓄势待发。</p> <p> “中考到底考什么呢”?“考查在真实任务情境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啊”。“那有没有可以借助的载体,帮我们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效率呢”?“五大思维模式啊”!3月29日,万柏林区第十一中学校杨树福老师为我们带来了《从一道中考题看五大思维的应用》专题讲座,从什么是五大思维和五大思维的应用两个方面和大家进行了分享。</p><p> 杨老师以中考试题为切入点,运用自己深厚的学科积淀,带我们宏观了解五大思维的考查与运用:考查一,选择题中五大思维的判断;考查二,非选择题中先判断思维,再将其作为载体使用。杨老师总结,因果和并列思维多出现于简答题中,辩证和层进思维多出现于分析说明题中,当然,我们说的只是主干思维,还会出现多种思维混合使用的情况,也就是混合思维。为了让同学们更好的理解和学会使用五大思维模式,杨老师针对五种思维模式,分别以中考试题为例,遵循审题、选择思维模式、组织答案的步骤,循序渐进的与大家一起推演、呈现。对问题的拆解、对关键词的把握、对规律的解读、对重点的重敲、对层次的严格划分让这节课在我们心里扎了根,当然,杨老师还带给了我们激情与力量。</p> <p> 道德与法治是中考科目当中唯一一门开卷考的科目,开卷考试更注重也更能实现思维品质的考查,所以会思考对于道德与法治学科来说尤为重要,多角度立体化分析问题就是会思考的一个重要表现。为此,4月2日,太原市成成中学李志勇老师为我们带来了《立体化多角度分析解答问题的策略》专题讲座。</p><p> 李老师开门见山向大家介绍了多角度立体化分析问题的重要性:多角度分析问题是我们认知理解的必备能力,是我们主观题答案生成的必要能力,更是我们把答案由单薄推向有纬度、有厚度的拿分利器。紧接着,李老师以作用和原因为切入点,为我们呈现了目标达成两个“抓手”——第一,在教材中进行多角度分析,试图寻找教材中多角度分析的规律;第二,立足中考试题,在试题生成和分析试题答案中感受如何做到多角度立体化。</p><p> 在这种思路下,李老师为大家全面展示了课本上多角度分析的“点”与“面”,解释了答案组织的“远”与“近”,以课本作为“事实”,以试题为“用武之地”,为我们生动诠释了多角度多主体多层面……整个过程有理有据、严肃活泼,实现了感性向理性的完美过渡,让人好不欢喜!</p><p> 中考是我们真正的“战场”,为了“百战百胜”,李老师带领我们去“知己知彼”。他以中考试题为例,带领大家感受、运用、总结规律,让大家切身感受了一回“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成就感与快感。“锋利的宝剑”李老师已经交给了大家,相信同学们定能在中考中做到心想事成!</p> <p> 法律专题既是中考的重要考点,也是同学们学习的难点,为此,太原市第三实验中学校的杨丽萍老师于4月7日在云端与大家相聚,为大家带来了《经典习题细剖析,热点材料巧解读——中考法律专项复习》专题讲座。杨老师从建构知识结构、剖析经典习题、解读时政材料三个层面和大家进行了分享。</p><p> 三年的时光转瞬即逝,一眨眼,同学们已经度过了三年的美好时光,即将迎来人生的第一次大考,面对中考,我们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将六本课本整理清楚。如何整理呢,从编者的角度来看,我们要找到他的出发点——逐步扩展的初中学生的生活,即成长中的我、我与他人的交往、我与社会国家乃至世界的联系。杨老师按下“快退键”,用一幅图带领大家高效回顾、梳理了三年所学的部分知识。紧接着杨老师带领大家梳理了法治部分的知识分布,建构了他们之间的内在逻辑,让大家“眼前一亮”,醍醐灌顶。</p><p> 知识掌握了以后,“实操”便成为了同学们的“必修课”。杨老师运用多年积累的宝贵经验,精心筛选了部分中考题和六个时事材料与大家一同探讨,完整的思考链条呈现,详细的解读总结落地,再加上淳厚亲切的声音加持,把课堂呈现的有滋有味。</p> <p> 教材是老师组织教学和同学们开展学习和复习的重要载体,能否准确、有效的了解教材、把握教材对我们中考备考来说意义重大。为此,4月13日,太原市杏花岭区教研室吕秀华老师在空中课堂再次与大家相约,为大家带来《横看成岭侧成峰——换个角度析教材》专题讲座。</p><p> 吕老师首先为大家介绍了我们惯用的教材分析方式,指出以往的方式停留在以单元主题为单位和构建知识结构图的层面,为了更好的把握教材,我们需要有更高层次的追求,即在原来的基础上,构建单元之间、教材之间,甚至打破教材的知识之间的整合,将零碎的知识提取上升到对知识内在联系的思考上,对思路的拓展上,以及学科能力的提升上。具体需要如何来做呢?吕老师从横看知识领域、纵析来龙去脉、统观生命成长三个角度与大家进行了分享。</p><p> 吕老师对教材进行了内容上的整合,从心理健康、道德、法律、国情方面引导同学们感受三年六册教材的统筹安排。在这个过程中,吕老师带领大家对纷乱的观点进行了分类整理,对相关知识和试题进行了专项巩固和练习,寻找到了思考和回答问题的一些路径。</p><p> 我们对知识的学习不仅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为了形成对事物完整的认识和全面理解,吕老师以“经济线”和“法治线”为例,带领我们了解了事物的发展变化,弄清楚了“来龙去脉”。</p><p> 青春生命在与自己、与他人、与集体、与社会、与国家以及全球关系中自我发展,为此,吕老师根据“同心圆”理论和“关系轴”理论展开探讨,为大家呈现了巧妙卓绝的关系图,一切就这么清晰敞亮的呈现了出来。</p><p> 吕老师的这节课所承载和传递给同学们的不仅仅是心理、道德、法律和国情方面的知识,更带给了同学们思想境界、思维品质上的成长和提升,最终将帮助和引领同学们成为社会主义合格公民,成长为国家建设和发展所需要的人才。</p><p><br></p> <p> 4月17日,太原市第十二中学校张玉香老师第三次与大家相约太原名师空中课堂,为大家带来《学习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专题讲座。张老师从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的主要内容和结合教材理解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两个角度进行了深度解读。</p><p> 张老师从这次会议的全称地点时间、会议审议通过的重磅文件、此次会议评议的重大活动、此次会议做出的重大判断、我国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13各方面的显著优势、此次会议确定的总目标、全党的重大战略任务、出席列席本次会议的人员情况、人事信息安排9个方面对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进行了全面解读,让我们对该次会议有了深刻的印象。</p><p> 为了更好的解读该次会议,张老师迅速回归课本,将我国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与课本内容巧妙结合,这两者发生的“化学反应”太惊艳了,这种方式不仅让我们更好的理解了会议精神,还给我们提供了解读课本的全新角度,这课听得大家不要太嗨哦!</p><p><br></p> <p> 4月20日,太原市第三实验中学杨丽萍老师在云端再次与同学们相约,带来《选好习题练好题——九年级知识再复习》专题讲座。</p><p> 知识的掌握是为了更好的解决问题,而试题的训练是我们掌握知识,学会运用的重要手段。为此,杨丽萍老师以选择题、分析说明题两种题型为载体,对九年级上册的重要知识板块进行了系统复习和重敲,同时对关键词的提取、知识的锁定、思路的梳理进行了生动有效的示范。针对九年级下册素材时新,知识运用灵活的特点,杨老师以事例解读和材料对比的方式和同学们进行了深度交流,将分析说明题从审题到答案生成的过程举重若轻的呈现了出来,让人印象深刻。</p> <p> 山西省中考开放性试题所占比例越来越大,为了更好的应对,太原市第十九中学校贾文萍老师于4月24日在云端为大家带来《开放性探究试题的解答》专题讲座。贾老师从认识“一核六纬四手段”、开放探究性试题特点呈现、山西中考试题典例作答启示三个方面和大家进行了分享。</p><p> 中考为什么考、考什么、怎么考直接关系到老师的教学行为和同学的学习方向,为了更好的把握这两点,也为了在中考中“游刃有余”,贾老师带我们认识了“一核六纬四手段”,让我们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和所以做。紧接着,贾老师以中考试题为例,带大家感受并总结了开放探究性试题的特点“活”、“新”、“探”,试图通过特点的总结来引导同学们学会认识问题、分析问题。最后,贾老师以中考试题为例,对中考开放性试题的设问类型进行了小结——条件开放型、结论开放型、策略开放型、综合型。整节课贾老师都紧紧围绕中考试题来推进,有事实依据,有规律总结,有方法引领,让人受益匪浅。</p> <p> 历史长河奔腾不息,有风平浪静,也有波涛汹涌。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习主席指出:我们要“坚决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为此,我们“思政人”“疫”不容辞,“课”不容缓,将继续全力以赴!</p> <p> 主编:刘文兵</p><p> 编辑:董秀玲 王蕾</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