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b style="font-size: 18px;">我们是祖国的螺丝钉,哪里需要拧哪里</b></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 ――记录金珠宾馆集中留观点的一起抗击疫情的日子</span></p> <p> 从2020年2月20日接到医院通知的那刻起,我们才知道还有这样一个地方的存在―金珠宾馆集中留观点;才知道了从年三十开始就有一批同仁们已经在那里奋斗了近一个月……</p> <p> </p><p> 在疫情非常时期,每一个留观点,都处于防疫工作最前沿,任务艰巨,责任重大。金珠宾馆位置离市中心较远,但交通便利,院内可以停车,方便救护车进出。宾馆有五层,其中二、三、四层为病区,每层三十五间病房,五楼为医务人员休息区,由城关区政府牵头,将这里定为城关区的一处留观点接收新冠肺炎密切接触者等,对其强制隔离并进行医学观察。</p><p> 2月21日,在李雅清、王瑞军两位主任的带队下,城关区人民医院的11人小分队报到了,王静玉院长向大家介绍了工作环境后,经过了简短的工作培训后,大家很快的投入到了工作中。</p> <p> 李雅清主任作为一名中共党员,在接到医院的通知后,她安排好家里瘫痪在床的老人,收拾好自己的行李,毅然决然的出发了。作为团队中年龄最大的同志,她从不摆特殊,每天按时坚守在自己的岗位,每天要对每位留观人员视频问诊,对他们进行心理疏导、精神抚慰。工作之余,帮助进入隔离区的同志们做好个人防护,细心的照顾团队中的每个人。</p> <p> 作为团队中唯一的男同志,王瑞军主任成为了队伍中的力量担当,一个人挑起来“消杀先锋”的工作职责。每天早晨7点准时会出现他背着40斤重的消毒喷雾器穿梭在各个楼层进行消毒工作的背影。因为留观人员的增多,分餐工作的任务也越来越重,热心肠的他总会主动给大家减压,穿梭在楼梯间搬运餐盒。每次大家进入隔离区时,他都要率先打开消毒通道,确保大家的安全。他几乎24小时处于待命状态,不管白天还是夜晚,只要有工作需要,他总是第一时间出现。他用行动诠释着一个中共党员的责任担当。</p> <p> 根据工作需要,杨玲娟和张永霞被分派到了办公室,和陈维丽(康乐医院)三人一同负责行政和保障后勤工作。她们每天要统计留观点所有人的三餐和其他需求,忙着填写各类表格,随时协助护理组工作,每天从早忙到晚。</p> <p> 隔离区工作组由高新明、李洋、巩莉红、黄蕾、刘燕、刘涛和王慧灵组成,对在金珠宾馆集中留观点的青年护理工作者来说,这里无疑是“女汉子”的训练基地。</p><p> </p> <p> 早上 7:00,大家就开始了一天忙碌的工作。穿戴好防护服后大家出发了,从登记入住到每日三餐、生活垃圾收集处理、代买代收代送生活用品以及医疗垃圾的收集清理,这些日常的工作,全部被大家一揽子包了。</p><p><br></p><p> </p> <p> 作为集中留观点的工作人员,大家基本上除了医疗工作几乎什么都干。 刚开始背 40 斤消毒喷雾器的时候,还是觉得有点沉重,后来也就慢慢习惯了。</p> <p> 3月5日,我们结束了第一轮为期14天的工作后进入了隔离期,14天的隔离结束后我们又返回到了这里,开始了第二轮的工作。医院根据大家的个人情况对小分队的人员进行了调整,耿文飞主任接替了李雅清主任的工作,周灵芝、刘童接替了刘燕、刘涛、王慧灵的工作,我们的小分队由原先的11人变成了10人。 </p> <p> 在接到医务科通知隔离点需要医生时,耿文飞副主任医师不顾前一次一线身体疲惫,毅然再次出征。来到隔离点,她看到这里的医学观察记录还很原始状态,一个人要对近100位留观人员进行视频问诊,而且记录还在用纸质版进行。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她决定用电子版医学观察记记录单取代纸质版,花了3天录入医学观察数据,经过一周不分昼夜的努力,终于把目前在院数据全部录入电脑,实行更高效的管理。与此同时每天还要跟一百余名患者视频保持交流,以观察他们的身体状况及心理状态的变化。在一周时间内赢得许多隔离点人员的好评和感激。</p> <p> 隔离区的工作量很大,加之气温的升高,防护服下的我们等从病区出来,全身几乎湿透了,脸上全是被口罩压出的皱折,感觉已经累到虚脱。</p> <p> 从该集中留观点成立之日起,陆续接收新冠肺炎密切接触者400多名,未发生隔离点感染事件。全体医护人员在王静玉院长的带领下,一天24小时工作,不分日夜奋战前线。在集中留观点,虽然没有轰轰烈烈的感人事迹,但我们用实际行动为疫情防控出力。在这里,防护服就是铠甲,消毒液就是武器,这儿没有硝烟,却是战场,这儿没有欢笑,却有汗水和一丝不苟的默默付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