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我走过横贯北极圈的布鲁克斯山脉人迹未至的山和山谷,划着独木舟在冰河湾倾听冰河嘎嘎的声音,接触到东南阿拉斯加深邃的原生林,追逐着极北的流浪者驯鹿漫长的季节迁移……”——日本摄影师星野道夫遗作《在漫长的旅途中》</b><br> <p> <b>阿拉斯加—普拉德霍湾行车线路图</b></p> <b>走进阿拉斯加</b><br>位于北美大陆西北端,东与加拿大接壤,另三面环北冰洋、白令海和北太平洋。之间有白令海峡与俄罗斯隔海相望,最近处只有数十公里。6194米的麦金利峰是北美最高峰。世界上大多数活动冰川在阿州境内,其中最大的是马拉斯皮纳冰川。阿拉斯加的原住民主要是在几万年前通过白令陆桥来到此地;主要有特林吉特人、海达人和钦西安人三种族群。1784年,俄罗斯人在科迪亚克岛的三圣徒湾建立了他们的首个殖民地,不久将其划为其管辖范围。1867年3月30日,由于出于对克里米亚战争的担忧,败家的沙俄帝国以720万美元价格将近170万平方公里的阿拉斯加卖给了美国,平均每英亩土块仅值两美分。时过境迁,现在无论从其战略地位还是其丰富的物产资源来看,山姆大叔确实捡了个大金蛋,而俄国人估计肠子都快悔青了。阿拉斯加与1959年正式建州,成为美国第49州。 <p class="ql-block">由加拿大育空进入美国阿拉斯加的<b>阿尔坎边境检查站</b></p><p class="ql-block">美加两国间陆路口岸只是在进入方进行签证及车辆检查,一般不用下车。检察官看到是辆中国车,感到有点意外,但也只是泛泛地询问几句就放行了,这是我所经过最快捷的一次过境。说来也是,除了游客,谁会偷渡到这世界最偏远的地方来呢?过了此口岸,也意味我们已正式进入了阿拉斯加。</p> <div>夫人驾车驶入阿拉斯加<br></div> <b>观景台</b>(more than meets eye) <b>TOK(托克)小镇</b>:不多的几间房,就像国内高速休息站的规模,但在整个阿拉斯加旅游环线上处在一个重要位置,可以说是阿拉斯加的门户也不为过。沿阿拉斯加2号公路向前是西部重镇费尔班克斯,经从那里有北美最高峰麦金利山,左拐为阿拉斯加1号公路经由著名的马拉斯皮纳冰川,最终都汇聚于阿拉斯加最大城市安克雷奇,而它就处在这个两条道路交汇的三岔口上。 <b>穆克鲁克地</b>(Mukluk Land)森林步道 <b>埃尔森空军基地</b>距费尔班克斯仅有20公里左右的路边,可清晰地看到停机坪上的F18大黄蜂与F15鹰式战斗机,这里是美国在阿拉斯加两个主要空军基地之一、第354战斗机联队总部。<br> <div><br></div> <div><br></div><div><b>费尔班克斯</b><br>是与阿拉斯加首府朱诺并列的州内第二大城市。1901年在城北河谷发现黄金,使其成为淘金者的定居点。这里也是阿拉斯加铁路和由美国本土经加拿大到阿拉斯加的公路终点。位于北纬65°的费尔班克斯是北美最接近北极圈的城市,通向北美北极圈内最北小镇—Deadhorse、被称之为“荒凉之路”的道尔顿公路就从这里出发。世界上能看极光的国家有许多,但全球只有费尔班克斯除夏季外,春、秋、冬近243天均可观赏到极光。这里所见的不仅是在其他地方所见的条状极光,而是极光漫天。因此,费尔班克斯被称为全球当之无愧的“极光之都”。可惜这次由于特地挑选在两极都处于夏季时间段完成穿越两极的旅行,相对出于对车辆、年纪以及行动的便利为主要考量依据,所以无缘目睹此般壮美奇景,颇有一些遗憾。不过这里老外对中国人大老远跑到这世界尽头来看极光很不以为然,那些满脸褶子、白发苍苍的老人们则热衷于开着房车、载着游艇到这远离尘嚣的大自然里享受真正清新的空气、阳光和无污染的清澈海水,度过他们生命中还能折腾的最后时光,觉得这才是生活意义所在,也许这也体现了两种文化对于事物看法的差异之处。不过我倒是向往呀,但关键“是人还在,钱没了”,这就悲催了。<br></div> 从埃尔森空军基地到费尔班德斯途中要路过<b>北极村,</b>也即<b>North Pole</b>。相传这里是圣诞老人的故乡。这里有一个圣诞老人极地邮局,游客们不光可以在这里购买到真正的来自圣诞老人的礼物,还可以亲手寄上一张发自北极的明信片。 费尔班克斯民宿 费尔班克斯金心广场,此处是最易于看到极光的地方。广场上由马尔科·亚历山大创作的雕像被称作开发阿拉斯加的“第一个未知的家庭”,据说取材于费尔班克斯市创始人E.T. Barnette的形象,意喻着阿拉斯加人民的勇气与刚毅,也代表着阿拉斯加家庭的现在、未来和将来。 <b>lend lease monument</b>(租借纪念碑)以20世纪中叶的俄罗斯和美国飞行员为特色,纪念战时租借条约。二战期间,超过8,000架美国制造的飞机和无数的物资从下48个州和加拿大上空运送到交战的东部战线,到达费尔班克斯的拉德机场,在那里,数百名俄罗斯飞行员乘坐驾驶舱,飞越寒冷的白令海峡,进入俄罗斯,在日本,德国和意大利战区使用。这里也显示了阿拉斯加作为二战物资集结地的重要战略地位。 <b>阿拉斯加输油管道</b>全长超过过800英里,沿着道尔顿公路,蜿蜒于阿拉斯加荒野直至北冰洋畔的普拉德霍湾,将那里产出的石油源源不断地输入到内地炼油厂。当年投资80亿美元,花了7万名建筑工人才建成这条管道,被认为是世界工程奇迹之一。<br> 输油管道内部结构比我们想象的要复杂的多 <b>道尔顿公路—走向北冰洋之路</b><br>离开费尔班克斯,我们将沿道尔顿公路驱行6百多公里,前往北冰洋畔的阿拉斯加最北小镇Deadhorse。 <p class="ql-block">道顿公路 其正式编号为11号公路,其实是一条阿拉斯加石油公司的专用公路,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危险的道路之一。由于地处北极圈内,极寒地带,再好的路面都经不起一个冬季下来冰雪对道路致命的损坏。所以路面除了撒上一层粗砾石外,没有其它铺装,一般到十月下旬基本处于封道状态。之所以被认为是最危险的道路,除了其过山车般的落差、泥泞湿滑路面,最可怕的是呼啸而过的巨型卡车卷带而起、迎面飞来的砾石,不管对于人或车都是一场灾难。远远看到卡车,我们总是小心翼翼地避之似如瘟神,尽量靠边慢行,但最终还是难逃厄运,难怪所经车辆前档玻璃基本上都被砸成蜘蛛网般的裂纹。</p> 公路大幅度的升降,似坐过山车一般 <p class="ql-block">粗砾石铺设的路面,使汽车前档玻璃很难逃过被过往的石油罐车卷起的石块砸裂的厄运。</p> 公路旁北纬66°33'北极圈标记牌:这里也是整条道尔顿公路上最具象征意义的地标了,北纬66°33'线从中穿过,象征着从这里正式跨入北极圈。 <b>寇德福特</b>(Coldfoot—冻脚)距Deadhorse360公里,是途中唯一可以加油过夜的地方,所以往来车辆都得在此停留加油,不过这里的汽油真心不便宜,要比费尔班克斯高四分之一左右。一家旅店连带餐厅、商店,修车铺、加油站,还有一家邮局大概就是冷脚的全部。我们当日在这里只是准备稍作休息继续北上。加油时巧遇了一队北京来此体验房车生活的游客,估计是批有钱人。不过作为其领队的北京姑娘倒是挺热情,临别时还送了不少干果小吃,甚至许多她们公司的立体明信片。 <b>苏卡帕克山</b>(Sukakpak Mountain)高大、嶙峋的山体横亘在前方,犹如一扇巨门守护在这千古荒原上,形成了道尔顿最醒目的地标。路边稀疏的杉林同时也标志着不久将进入苔原地区。过了冻脚总算看到了一段新铺装的路面,不过几十公里后,道路情况变得更糟。 过了冻脚,居然还有骑车游北极的一家三口。孩子好像还在襁褓之中。他们大概是从Deadhorse返回,从那里到此地还有三百公里五十多公里·,至少需要骑三天,想想都揪心。 停车吃饭。很少有使人放心的停车处。看似很随意的土石路,但由于担心过往车辆的飞石,必须找一个较宽的地方才能安心停车。饭是早上在旅馆里就做好的,到此时还热着呢。 翻越布鲁克斯山脉的<b>阿提贡山口</b>(Atigun Pass)<br> <b>加尔布雷思湖</b>(Galbraith Lake),是上古时代冰川消退后留下的遗迹。 孤独之路,几百公里间除了很少的几辆拉着油管的重卡,基本看不到类似我们这般小型的车辆,只有一条长龙般的输油管默默地如影相随。时间虽已近傍晚,天际被一层诡谲的云层覆盖,极昼使周边处于一种不甚明朗的灰色中。道路无休止地向前延伸,让人感不到尽头。眼前茂密的杉林灌木逐渐转换成亘古的苍凉苔原,仿佛置身于一种不真实的幻觉中。 从费尔班克斯出发,经过近9个小时的孤独、漫长的的旅程后,抵达目的地死马镇已是半夜时分。自从旧金山出发一路北上,由南向北穿越了整个加拿大。十五日风雨阳光,一万里云月孤旅,终于来到了这鸟不拉屎的混沌之地——美洲最北之小镇、北纬77°的<b>Deadhorse。</b> 时间太晚,就在此地唯一的邮局门口过了一夜,这一路车上露营次数也不少,而此时正是阿拉斯加的夏天,温度也不太低。早晨,在极昼的灰蒙中苏醒,草草洗漱用餐后,准备在镇上周边逛逛然后按原路返回费尔班克斯。 <b>Deadhorse邮局:</b>镇上唯一的邮局也可算是这里最主要的网红景点了;作为到阿拉斯加北冰洋畔的标志,墙上贴满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标贴。每个到此地的旅客都会来此购买纪念品、发明信片,以纪念自己一生中难忘的阿拉斯加道尔顿公路终点之行。 是这里的网红打卡点, 这里是美国阿拉斯加石油公司的生产基地,所以几乎所有的建筑及单位都与这家公司有关。 旷野中耸立的钻井架、分不清到底是居屋还是货柜的集装箱与各种管道,以及裸露的沙土路和水洼组成了这座北极小镇所有景象。说实在,这里除了花几十美元搭乘当地定时巴士到普拉德霍湾荒凉、毫无生气的卵石滩上走上一圈,面对烟波浩渺冰冷的大洋发会儿呆,或许有那么一些文思泉涌的文青们妙笔生花地借题发挥一下他们那丰富感情外,实在想不出还有其它什么可去之处。花那么久时间、千辛万苦地赶到此地,终其究也算是一种象征吧。 北极鸭 <b>加油站的邂逅:</b>返程前为汽车加油。由于无人值守,正在犹豫如何操作间,后面来了一对中国男女青年。一交谈,居然也是计划走泛美公路到乌斯怀亚的。能在远离故土、万里之遥外的世界尽头相遇,也算是一种缘分了。不过他们是在美国花了7、8千美金买了一辆福特二手越野车,准备到乌斯怀亚后在那里卖掉,这确实要省事多了。当初有人也是这么对我说,但我们两位老人,话都说不明白,脑袋又不咋好使,自己的车多少还熟悉点。每个人想法不一样,也是无可厚非的。再说,现在在美国开外国车的中国人不少,开中国车的中国人却真是凤毛麟角。这一路过来,看着那些老外们睁着迷芒的大眼盯着我们的中国牌照,围着车转,不无好奇的打听这是来自何方神圣的模样,也是很自得其乐爽了一把。当他们得知就咱俩这把年纪、连几句洋话都使不明白的一对中国老头、老太准备驾车穿越美洲到南极,更是感到不可思议。我想在很多老外眼里,对中国人的印象大概还是停留在老实谨慎、缺少冒险精神的老概念里,很少看到像咱们这样大幅度行动的,或许这也算是给咱中国人露脸争光吧。 <b>普拉德霍湾</b>是阿拉斯加的道尔顿公路的终点,也是汽车可以到达的最北之地。 上午十点过后,告别了这座我们此行到达的最北小镇——普拉德霍湾北纬77°的<b>Deadhorse</b>,沿道尔顿公路南下,开始阿拉斯加环岛旅行,同时也拉开了我们穿越美洲漫长旅行的序幕。 <div><b>寇德福特</b><br></div>很不幸,来时为侥幸躲过飞石砸中玻璃的窃喜即刻被出镇不久后的中招的沮丧所替代。在尘土飞扬、巨星油罐车呼啸而过的碎石公路上颠簸了近四百公里后,到达位于道尔顿公里上唯一加油点冻脚(寇德福特),加油并在此过夜。 <b>冻脚邮局</b><br>次日继续前往费尔班克斯,在超市采购食物等日常所需物品与以为之后的旅行做准备。<br> <b>北极之门国家公园客访中心</b>,可以为游客盖戳以证明进入了北极圈,很多自驾车就为此而来。这里是他们希望达到的最北点,买些纪念品、加满油后就地折返。 次日继续前往费尔班克斯,在超市采购食物等日常所需物品与以为之后的旅行做准备。傍晚原准备找个汽车营地过夜,看到超市广场上停满了房车,估计都是想在这免费场地露营。随之也混迹其中,找一个旮旯凑合了一晚。一般这里的超市Restroom都有热水,特别适合房车在此过夜;即解决了洗手间及洗漱等问题,又省了至少30美元的营地费,何乐而不为呢?怪不得有那么多老外挤在这里抱团取暖。其实那些外国人、由其是年轻人比我们想象的要节约的多。总之这也是夏天来阿拉斯加的好处之一吧,估计冬天就有点够呛。<br> 由于美国较高的车辆拥有量及使用率,超市内都有汽车轮胎服务中心,不仅可以购买各类轮胎,还提供汽车维修服务。恰好我的车胎在道尔顿公路被石子刺破,顺便在这里花了10美元修补。事后听有人在冻脚(coldfoot)补一个胎则需要30美元,窃喜一下白捡了二十刀拉,一百四十人民币呀。<div>25日上午告别了这座城市,前往我们阿拉斯加环线旅行的第一站:阿拉斯加最著名的景点—<b>迪纳利国家公园</b>。<br></div> <b>德纳利国家公园</b>(Denali National Park )原名麦金利山,占地24,585平方公里。这里风景优美,也是灰熊、驯鹿、大白羊、麋鹿等大型野生动物的栖息地。北美第一高峰麦金利峰就耸立在园内。1980年,美国总统吉米·卡特将国家公园原名“麦金利”依原住民的称呼改名为德纳利。这里也是阿拉斯加标志性的旅游景区。 绿皮tansit bus <div>公园内不通私家车,我们的车只能停放在公园游客中心停车场。园方在夏季会提供游园公车:带讲解的tour和transit bus两种选择,两种路线一致,但tour bus价格却要贵上一倍,我们自然选择了适中的6.5小时transit bus。由于我们这次没有购买全美公园年票(80美元),无法享受每人10刀的优惠。<br></div> 自驾最远只能到此打住。 勇敢的骑行者 迪纳利山地区拥有变幻莫测的高山风景、典型的北极植被以及野生动植物。 北美驼鹿(moose)是我们在北美旅行途中最常见的动物之一。上为带幼崽的母驼鹿,下为头顶标志性大角冠的公驼鹿。 北美驯鹿 阿拉斯加大白羊<div><br></div><div>北美棕熊(我们这次看到的是它的亚种:白棕熊)</div> 北美灰狼<div><br></div><div>雷鸟,北美原住民将其视为代表着雷电与力量的神鸟刻于图腾柱上</div> 托克拉特河(Toklat River)是我们这次迪纳利国家公园6.5小时Tour的终点。 置放在外的北美驼鹿(大角鹿)的头角标本 这里大多山峰上终年积雪,雾气在皑皑白雪中缭绕弥漫。迪纳利山的夏季里,青郁的山坡上鲜花盛开,紫色的杜鹃和嫣红的石南花随处可见。 <p class="ql-block">远眺麦金利山</p> <div><br></div> <b>塔尔基特纳营地小屋</b> <p><b>塔尔基特纳</b>(Talkeetna)</p><p>虽然乘坐观景小飞机近距离地欣赏壮丽的史前冰川和北美第一高峰麦金利山的是最好不过的选择。但早晨在朦朦细雨中赶到这里时,却被航空公司告知由于天气原因暂停飞行。不能不说有点遗憾。不过热情的服务人员让我们在小会议厅看了一场介绍迪纳利山风景的电影,也算小有收获,估计即使亲临其境也没这么系统全面了。围着飞机场转了一圈后悻悻折回3号公路,继续前往当天目的地安克雷奇。</p> <p>云雾袅绕的前方大山后即是阿拉斯加最大的城市<b>安克雷奇</b></p> <p><b>远眺安克雷奇</b></p><p>作为阿拉斯加最大的城市,其实就像内地一个县城,除了市中心,鲜有几座多层建筑稀疏散落在空旷的土地上,类似于美国大多数城市给我的感觉一样。不过这里也是我们旅途中最要的物资补充地;由于特别不习惯那些除了煎炸、烤制没有其它特色口味的西餐。幸好自带了几乎全套的油盐酱醋、锅碗瓢盆,才得以免受煎熬之苦。因此我们每到一地,首当其冲的是先寻找当地超市,尽量多地采购所需食材等所需物品。<br></p> <p><b>安克雷奇</b></p> <p>试图在这个号称该地区最大的城市找一家玻璃店修复在道尔顿公路被飞石砸裂的前档玻璃;据说在这里其它类型商店不敢说,但玻璃修理店确实不少。光看街上奔跑的汽车车前档玻璃十有七八都有蜘蛛网似的的裂纹,估计这类生意也不会太差。但循迹而去给予的答复无外乎是必须事先预约,否则无法接待,然后根据查看结果再另行预定玻璃。一来二去大概需要一周时间。没办法,老外就是特别遵循这套没有变通的程序,也只好打消在这里更换前档玻璃的计划。</p> <b>Costco Gasoline</b>是Costco专属的加油站,女儿在国内网上给办理了一张国际会员卡,可以享受购物与加油优惠,每加仑一般比其他油站便宜百分之五左右,约两块多人民币。因此我们买了一个备用油桶,尽可能在Costco Gasoline加油。一来二去也算省去一些费用。 Costco超市,是北美著名的大型仓储式连锁超市,主要面向购物较多的顾客,买的多,加上会员优惠还是很合算的。 沃尔玛的选择性、灵活性更大,也是我们的最爱 几乎在所有的美国超市都有医药柜台,还可问诊看病。 <p>出安克雷奇,沿紧贴阿拉斯加湾Turnagain Arm的一号公路行驶至峡湾尽头的波蒂奇,已时至傍晚。在一处河道旁看见多辆房车停放在路旁一处空地上,不少人在河边憩息垂钓,由此想当然地认为都是在此过夜的。不料次日清晨才发现只剩下咱形只影单一台车,原本在旁的其它车辆早已不见踪影,估计这些人纯碎只是来此垂钓的。荒郊野外的,想想也有点后怕。</p> 波蒂奇此时似乎还没有其他游客。晨雾弥漫在Turnagaim Arm峡湾对面山峦下的树林间;倒映在深湛清冷水面上的冰川云林就如同一幅清新绝美的水墨画展现在眼前,任凭我俩从容、尽兴的独享这壮美的峡湾风光。 <b>波蒂奇(Portage)冰川</b>。(口袋冰川) <p>前往惠蒂尔必须经过安东·安德森纪念隧道(Anton Anderson Memorial Tunnel),是北美最长的铁路公路两用隧道,全长4.05公里,建于1943年。此隧道是往返惠蒂尔的铁路、公路共享唯一通道,每隔十五分钟单向放行。</p> <div>汽车行驶在幽暗漫长的铁轨上有种地下历险的感觉。<br></div> 穿过隧道不久即来到阿拉斯加最小城市<b>惠蒂尔</b> <b>惠蒂尔</b>作为阿拉斯加最小城市,人口虽不到300人,但各项生活設施齐全:酒店、餐馆、学校、医院以至于儿童娱乐场,是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偏僻的环境造就了这里人们保守、偏执的性格;居民对于使用手机普遍持反对态度。难以置信的是,据说,几乎所有居民都居住在同一大楼里,里面包括了超市、邮局、学校、警察局、政府、医院,甚至教堂。连接待游客的酒店都设在大楼最高的两层上,普通游客若需入住,一般要提前1-2个月预定房間。不过我觉得上述关于市内人口和酒店叙述很有夸大之嫌:光是我所看到独立的酒店就不止一家,至于人口数量,虽然地方不是太大,但一眼望去,不算民宅,光是楼房都有好几幢,怎么可能只有区区这么点人呢? <b>惠蒂尔假日酒店</b>(Inn At Whittier),是此地最高档的酒店 Wild Catch Cafe咖啡馆 <p>惠蒂尔港—阿拉斯加铁路尽头,一个宁静、于世隔绝的滨海小镇。</p> 夏天是阿拉斯加最漂亮的季节;向人们无保留地展现出它所有美。 基奈半岛上盛开的石南花一路相随。 <div><br></div> <div>路上经常会遇到一些穿着西部开发时代服装的清教徒妇女,她们恪守几百年前的清规戒律,几乎不使用现代的工具,生产、生活几百年来没有太大的变化,但对于我们来讲,就如看到了与现代社会格格不入的另类。</div> <b>安克波因特</b>泛美公路最西点。 泛美公路最西点标志牌 <p><b>阿拉斯加荷马</b>—<b>世界比目鱼之都</b></p><p>濒临西北太平洋的小城荷马作为阿拉斯加最南端,也是美洲公路的最南终点。一条长堤就像手臂一样伸向卡彻马克湾,与对面的大比目鱼湾隔海相望。这条堤坝是前来此地游客的主要目的地,两旁聚集着不少海鲜餐馆、工艺品商店,也是荷马地标象征。</p> <b>陆止于此—路尽头公园</b>,标志着阿拉斯加美洲公路的最南端 荷马海滩 海滩上孤独的守望者—以纪念荷马“鹰夫人”珍妮·基恩<div>下面碑文刻有其名句:“Stay strong laugh a lot, Keep full belly and never be afraid to shake your feathers!”<div><br></div></div> 荷马船码头 <div>海边垂钓者<br></div> 女人与狗 宰杀大比目鱼。这么大的鱼只要两侧两片鱼肉。其余头尾和鱼骨过去一般都被丢弃,不过现在经常有许多原住民及亚裔等候在旁,随时以低价购买而去。 <b>海员纪念碑</b> 海堤两旁有许多专营海鲜的食肆酒吧。 随处可见的揽客海报 捕钓比目鱼的爱斯基摩人 既来到比目鱼之乡,自然得品赏一下这里闻名的海鲜。特地找了一家被国内那些忽悠们及猫头鹰极力推荐的海鲜馆,乍一看,果然有点意思;居然还要预约等候排队。最后也点了网上被多人认可的那道烤鱼,只不过对于老外的烹调手艺实在不敢恭维;不外乎色彩鲜艳,食之如柴,总有些受骗上当的感觉。再好的东西,还是用数千年前人类还未开化时的方式烹饪,简直是暴殄天物,真有点无语。 鱼味馆 长堤、余晖、吊脚楼是荷马海堤风景的特色,由于潮汐的影响,海水经常会漫过堤坝,所以这里一般都采用吊脚楼这种建筑形式。 <div>荷马晚霞<br></div> <b>西沃德港</b> <b>基奈峡湾国家公园</b>是来阿拉斯加主要旅游目的地,有人说阿拉斯加旅游的景色的代表就是基奈峡湾。这个囊括了近60万英亩陆地、海洋面积的景区拥有巨大的峡湾,冰川和300平方英里的哈丁冰原。 基奈峡湾水域拥有众多海洋野生动物。陆地上驾车可前往阿拉斯加最容易到达的冰川之一 —出口冰川。 大多数游客都会选择在西沃德乘坐峡湾一日游船,从海上体验基奈峡湾。 我们到西沃德的目的与许多人一样就是冲着基奈峡湾来的。事先女儿在网上替我们预定了当天出游的船票。一早匆匆从荷马赶到这里,停好车辆,抵达码头已是登船检票时间。 果然不负所望,远远就看见海上座头鲸喷射的水柱。 <div>珍稀的鼠海豹</div><div><br></div>黑颈海鸭 漂亮的北极海鹦—被称作鹦鹉的海鸟 <b>出口冰川</b>(Exit Glacier) <div>峡湾小岛<br></div> 抛向海洋 <p>游船中午时行至沙嘴角州立海洋公园登岛用餐。餐费已包含在船票之中,午餐的丰富程度出乎我们的预期;满满的美味烟熏三文鱼及烤鹿肉,还有饮料与冰激凌,是旅途中最令人满意的一次午餐。应该说基奈峡湾游船还是物有所值:即欣赏了美丽的峡湾风光,又饱尝了美食佳肴,也算是很有意义的一天。时近黄昏时,游船返航回到了码头。</p> <p><b> </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阿拉斯加营地生活</b></p><p>一般自驾阿拉斯加者,大多都会采取汽车营地的宿营方式,这样不用花脑筋去寻找旅馆,更能自由地掌握自己的旅行时间。而在这里,大多的汽车营地都是处于环境幽静的湖畔森林。而且由于正值旺季,此时既使是在热门景区,营地车位也并不一定好找,特别是带水电桩头的。就像今天海岸边虽有数家营地,但基本都满员了,看来生意不错。不过最后皇天还是不负有心人,终于在一自助营地找到一个面临大海带有水电的车位,而景色还特别棒,待在车内就可看到夕阳西下的黄昏美景。<b><br></b></p> <b>西沃德濒海汽车营地</b> 港湾黄昏 <b>马塔努斯卡</b>汽车营地 <b>托克营地</b>——阿拉斯加最后一晚。托克汽车营地也是无人值守的自助营地(有水电桩),只要按程序输入车号,并选择空余的车位、投入钱币,就会输出一张有你车号和车位的收据,你找到车位过夜即可。 早上起来看到旁边有对骑摩托的中年夫妇,租用的是营地箱式车斗过夜。与之交谈中得知他们是从巴西过来,风餐露宿已近好几个月,人晒得已经看不出原来肤色了,看来真够玩命的。 营地的早上 最右边两层楼房其实是一房车主体,行动时需要有前车牵引。许多老外、尤其是老人往往将车开到某个荒僻营地,一呆就是数天,白天开着牵引小车去周边逛逛,傍晚回到营地,在草地上搭台支灶,烧烤小酒,海聊至深夜,十分羡慕他们这种生活方式外加用钱方式;两手空空自归去,一身轻松撂吾生。何等潇洒,何等风流。不知咱还得继续修炼多久,才能达到如此境界。 <b>阿拉斯加州1号公路沿线风光</b> <p>马塔努斯卡冰川</p><p>出安克雷奇沿1号公路向东北方向行驶约100多公里道路右侧的峰峦叠嶂之下,一条白色的缎带蜿蜒盘恒于群山峡谷间。巨大的山体与青灰色的原生林的衬托着泛着蓝光的冰原贴着河谷缓缓向西伸展,气势壮伟。这就是阿拉斯加最大的冰川马塔努斯卡冰川,同时也是美国可以驾车到达的最大的冰川。冰川约26英里长4英里宽。属于山谷冰川。在因为马塔努斯卡冰川是气候孔,冰川内的冷空气迫使暖空气向上朝着山峰流动,造就了比其周边地区更好的天气,因此这里成为了阿拉斯加旅游的理想目的地。</p> 冰川有多个游览项目可选择;即有可乘坐乘小飞机俯瞰整个冰川全貌的Flightseeing,亦有攀爬冰山的Ice Climbing,以及从高处以铁索滑轮滑向冰川Extreme Zip,但相信大多数人还是选择最简单、又能切身体会冰川壮美风光的冰川徒步Glacier Trekking。 汹涌湍急的马塔努斯卡河 阿拉斯加出境不用停车,但进入加拿大境内时需要办理入境手续(非常简单),反之也一样。 走出阿拉斯加,再入加拿大育空地区。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阿拉斯加遐想</b></p><p>每个前往阿拉斯加的人对于它的憧憬,大多来自前人书中、游记里的描述。一般国内大部分人来此的主要目的也是希望看到传说中这里深秋的遍地金黄、初冬的冰雪苍茫,以及变幻莫测的极光漫舞,但这只是代表了阿拉斯加内涵的部分而非概括。如果冬季是阿拉斯加的外衣,只能心怀敬畏地远远观之,而夏天则是其体肤,更能放任、贴切地触摸,感受到其真实的脉搏悸动。当我们在阿拉斯加的旅游旺季远涉重洋、驱行万里来到这里,眼前除了印象中的荒凉、冷漠,更有生机勃勃的鲜活与灵动;道路两旁各色的鲜花一路如影相随,绿茵相交于蓝色的海洋、连绵的峰峦与森林,展现出阿拉斯加与以往认知完全不同的一面。从灰白色极昼下荒凉的千古苔原、北冰洋畔清冷寂寞的Deadhorse,到基奈半岛绚烂晚霞中碧水扬帆的荷马小镇,我们驶骋在阿拉斯加色彩斑斓的原野上;越过迪纳利的雪峰山谷,涉过马塔努斯卡的冰川河流,穿行在深邃神秘的原始森林;在西沃德海边观峡湾冰原夕阳重染,在翠野池塘畔袅袅晨雾中听鸟谛雀鸣。所过一切,尤如欣赏着一场风光大片,切身感受着阿拉斯加的魅力所在。随着车轮如琴键上划越的手指,流淌出波澜壮阔的交响,如同德沃夏克那首不朽名曲—<b>《自新大陆》</b>。当清晨的阳光透过林梢洒落在绿草如茵的托克营地车顶上,也是我们即将结束十天的环线旅程、最后告别阿拉斯加的时光。十天来的耳闻目染使我们对这片土地有了新的认知与期盼:下一次,也许我们还会相聚在秋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