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管理学家彼得提出过著名的木桶效应,即盛水的木桶是由多块木板箍成的,盛水量也是由这些木板共同决定的。若其中一块木板很短,则此木桶的盛水量就被限制,该短板就成了这个木桶盛水量的“限制因素”(或称“短板效应”)。若要使此木桶盛水量增加,只有换掉短板或将其加长才行。每个学科就是一只木板,保证每只木板长短基本一致,学习成绩这只木桶装的水才会多。不过,很多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短板”,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诊治孩子偏科的小妙招。<br><br> 一、 偏科的原因分析<br> 同样的偏科,却可能是不同的原因,只有找到最根源的偏科原因,我们才能从源头出发,堵上偏科的漏洞!总结起来偏科有以下原因:<br> (一)个人因素<br> 1.学生偏重什么学科学习,跟不同智力发展有一定关系。美国发展心理学家加德纳认为人的智力是多元的,每个人至少存在着的7种智力,即言语、逻辑、视觉、音乐、身体、交往、自知。7种智力以不同方式、不同程序组合在一起,使得每一个人的智力各具特点。<br> 2.“兴趣差异”也是造成偏科主要原因之一。兴趣是学习的动力,也是最好的老师。因为不喜欢、没感觉等将潜移默化中造成学生在学习的时间和精力投入上的差距,这种差距经时间放大,便逐步导致了偏科现象的发生。<br> 3.某个科目总是学不好,导致对这个科目产生了恐惧心理和排斥心理,成绩也就越来越下降。一旦学生出现了偏科,如果得不到正确的帮助和引导,往往会越是偏科,越容易走入厌烦该科的恶性循环。<br> (二)教师因素<br> 很多孩子偏科受老师的影响很大。很多家长都知道,有些孩子上课是“认”老师的。有的孩子非常喜欢某一位老师,同时也喜欢他的教学风格,上课的时候就认真听讲,这一学科的成绩也自然很好;由于不喜欢某门课程的老师,不想听这位老师讲的课,甚至留作业也不想做,导致成绩不佳。 <p> (三)方法因素</p><p> 都说努力很重要,但其实选择正确的方法比努力更重要。有的孩子对某门课程的学习方法不对,学习效果不高,老师教育又不得法,家长也没及时给予帮助,造成学习兴趣不浓而产生偏科现象。</p><p> 同样智商的学生,方法和教育上的差异可能导致的成绩差异是显而易见的,因此良好的学习方法是规避偏科现象的重要手段。不同学科,学习方法上存在的差异性,甚至同一学科的不同知识板块,对人的智力因素、知识本身的特性等都要求我们学习方法上有所调整;新知识的学习和综合的复习,方法要求也不同。</p><p> (四)家庭原因</p><p> 孩子的学习跟家长的职业和习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家庭的文化氛围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的兴趣选择。有的家长是搞计算机的,他的孩子从小也对计算机产生兴趣,对数字和网络比较独钟;有的家长爱好文学,孩子便从小耳濡目染,长大后也喜欢读书写作。所以家长对孩子引导的同时,也要注意孩子的全面发展。</p><p> (五)学校原因</p><p> 一般来说,学校重视的科目、一些考试的科目,孩子大多比较喜欢学,而一些不受重视的科目,由于受大环境的影响,孩子也会不重视。</p> <p> 二、 如何改善偏科问题</p><p> (一)调整心态,树立自信心</p><p> 家长首先要把自己的心态调整好,认识到偏科是可以解决的,然后心平气和的面对它。家长面对孩子偏科问题,要给与孩子更多的学习关注,从一点一滴做起,不要贪多,积极帮助孩子纠正偏科现象。如果孩子哪门科目已经很差了,就不要和其他的同学比,教育孩子把自己当成下次超越的对象就可以了。同学们可以练习积极的心理暗示的方法,在心里暗示自己:加油,我一定能行!</p> <p> (二)消除对老师的个人看法</p><p> 孩子天生单纯、直接,喜欢就是喜欢,不喜欢也不会伪装。对于因为老师引起的偏科,家长要引起重视,跟孩子好好谈谈。告诉孩子学习是自己的事情,不能因为不喜欢某个老师,就不喜欢他所教授的课。因为个人情绪而厌恶某一学科,甚至放弃学习,是非常愚蠢和不理智的行为;让孩子积极的和老师沟通,说出自己的想法,接受老师的纠正和帮助;告诉孩子老师是所有同学的老师,不能只顾及某一个学生的感受。</p><p> 同学们也要理性看待老师,允许老师有他自己的个性和特点,他们只是平凡人。当老师做的某件事情让你觉得“不爽”,不妨换位思考,看看如果你是老师,你会怎么做。尝试着与老师做正面的沟通,这样你们的关系才会有所转变。</p><p> (三)在不擅长的学科上花更多的时间</p><p> 有些人一提起不擅长的学科就非常烦恼,学习时提不起精神,兴趣索然,因此用在这些学科上的时间和精力大大减少。这不足为怪,但正因为如此,导致了不擅长学科的成绩越来越差的恶性循环。要终止这一循环,只有一个办法,就是硬着头皮在不擅长的学科上花大量时间。</p><p> 在不擅长的学科上花更多的时间,也要讲究一定的方法。如果你一开始便不顾一切地花费大量时间,就会感到不适应和疲惫不堪。最理想的办法是“循序渐进,逐日增加时间”。也可以把不擅长学科的学习穿插在其他学科之间进行,做短时间内的多次重复,这个办法是非常有效的。</p><p> (四)将最基本的知识理解透彻</p><p> 这里所说的“透彻”,绝不是随便看几眼,稍加重复即可,而是极为严格的意思。它要求你只能前进不能后退——不理解透彻绝不能罢休。比如学英语,不仅要对单词、语法、基本句型等最基础的知识彻底理解,而且要背得滚瓜烂熟。无法做到这一点,战胜不擅长学科的计划只能是纸上谈兵。</p><p> (五)找对学习方法,加强薄弱环节</p><p> 倘若你对不擅长的学科稍加分析,便能发现,对某些知识点理解、掌握不到位会加重偏科现象。如果你能做地毯式的清扫工作,把薄弱环节一一找出、逐个击破,你将会逐渐恢复对这些学科的兴趣。在这个过程中,同学们可以反思自己的学习方法是否适合本门课程,观察学得好的同学都用了哪些方法,取长补短,提高应对本门课程学习的能力。</p><p> (七)坚持就是胜利</p><p> 作家格拉德威尔在《异类》提到,“人们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并非天资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续不断的努力。对待我们薄弱的学科,若能持续坚持学习,有坚持到底的毅力,你一定才能获得令你满意的效果。</p> <p><br></p><p> 以上是针对偏科老师的几点小建议,希望同学们能够克服自己的短板,用自己的努力收获理想的成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