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清景明,归期不远

海比天蓝

<p>  春风随处作春晴,杨柳依依绿未成。悄然间我们又来到了人间芳菲的四月,虽然北方的春总是晚来一步,却也让我们感到了风的暖,也想去感受踏青时节的春光俏。</p> <p>  清明节,又称踏青节、行清节、三月节、祭祖节,在仲春与暮春之交。清明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自然节气点,也是传统节日。既是一个扫墓祭祖的肃穆节日(扫墓俗称上坟,祭祀死者的一种活动。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节扫墓),也是人们亲近自然、踏青游玩、享受春天乐趣的欢乐节日。它与端午节、春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按阳历来说,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间,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绿的时节,也是人们春游(古代叫踏青)的好时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并开展一系列体育活动的的习俗。</p> <p><b style="color: rgb(1, 1, 1);">  清明,我们又可以和孩子们一起开展哪些有意思的活动呢,快来看看吧!</b></p><p><br></p><p><b> 指导建议:</b>幼儿是通过亲自感知、探索、操作来学习,所以请各位家长以让幼儿感知、体验为主 ,不强求幼儿学会,只为让他们获得相关经验来和幼儿一起互动、游戏。</p><p><b style="color: rgb(1, 1, 1);"><u> 1.</u></b><u style="color: rgb(1, 1, 1);">建议小班家长带孩子户外踏青,在和风春光下,多运用词汇和诗句表达自己的感受,以此丰富幼儿的词汇…</u></p><p><u>游戏活动:追球跑、荡秋千、放风筝…</u></p><p><u>生活活动:栽种活动、剥鸡蛋、吃鸡蛋…</u></p><p><u>阅&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读:古诗、绘本…</u></p><p><b><u>2.</u></b><u>建议中班家长带孩子户外踏青,幼儿寻找春天,选一种颜色代表春天,用画笔、词语等描绘春天,家长运用相关词语描述自己的感受丰富孩子的词语经验。</u></p><p><u>游戏活动:户外稍远距离传球、放风筝、荡秋&nbsp;&nbsp; 千……</u></p><p><u>生活活动:养花种草(种什么听取孩子意见)、剥鸡蛋、吃鸡蛋…</u></p><p><u>阅读:古诗、绘本…</u></p><p><b><u>3.</u></b><u>建议大班家长带孩子户外踏青,让幼儿发现春天,用画笔画出他们看到的春天,用语言讲述自己看到的春天;寻找藏了一个冬天的小动物(像小虫子……),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对周围环境的探索兴趣……</u></p><p><u>游戏活动:踢球、传球、放风筝、爬山……</u></p><p><u>生活活动:栽种植物、剥鸡蛋切鸡蛋、吃鸡蛋…</u></p><p><u>阅读:古诗、绘本…</u></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踏青,亲近大自然</b></p><p>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清明节前后,正是万物复苏的时候,北方的春来的晚一步,虽然野外还没有绿意盎然、山花浪漫的美丽景象。但我们也可以带孩子去户外享受春风拂面、沐浴温暖的春光,走进远山近水的田园村落、公园郊区,感悟魅力十足的自然风光。</p><p> 春游踏青活动,通过与大自然的亲密接触,可以增强孩子的五官感受能力。家长可以以自然界提供的天然色为教材,给孩子讲述各种颜色的特点,让他们增加对颜色的认识和了解;可以让孩子闭目倾听风声、松涛声或是鸟鸣虫叫声,训练孩子的听觉能力和辨别声音的能力;还可以让孩子在小溪边玩水、在花丛中玩耍、在广场放风筝……</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放风筝、荡秋千</b></p><p> 清明节除了祭奠祖先,还有很多适合孩子的传统游戏,比如放风筝、荡秋千。</p><p> 古时候,每逢清明时节,人们不仅白天放风筝,夜间也放风筝。而且,晚上放风筝时,会在风筝下或拉线上挂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灯笼,像闪烁的明星。古人把风筝放上蓝天后,还会剪断牵线,任凭清风把它们送往天涯海角,希望能除病消灾,给自己带来好运。放风筝活动不仅可以让孩子了解到清明节的习俗,还可以强身健体。放风筝时,孩子可以极目远眺风筝的千姿百态,有利于调节眼部肌肉和神经,消除眼睛疲劳,达到保护和增强视力的目的。</p><p> 荡秋千也是清明时节的传统活动。古时的秋千很简单,用树桠枝做个架子,再拴上彩带就是一架秋千了。荡秋千不仅可以增进健康,而且可以培养勇敢精神。</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和孩子一起种花养草</b></p><p> 在24个节气中,清明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老早就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这个时候,也正是种花养草的最佳季节。</p><p> 孩子在参与种植、照料花草等小生命的过程中,会加强他们对自然的认识。如果家长能用心去对待身边的花草树木、鱼鸟昆虫,比如及时给植物浇水除草,给动物喂食打扫等,孩子对生命和自然的爱会增强并植根于心中,并形成一种相互同情相互依赖的情感和责任感。在这种情感和责任感的支配下,孩子会逐渐跟自然融合为一体,从而更好地寻找生命存在的意义。</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生命教育引导孩子感受生老病死</b></p><p> 清明,在祭奠或缅怀逝去的亲人时,孩子可能会问到和死亡有关的敏感话题。父母也不用刻意回避这样的话题,可以根据孩子的年龄段、接受能力,适当地跟孩子聊聊。</p> <p><b>绘本推荐:</b></p> <p><b>古诗推荐:</b></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采桑子</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宋)欧阳修</p><p style="text-align: center;">清明上已西湖好,满目繁华,</p><p style="text-align: center;">争道谁家,绿柳朱轮走钿车。</p><p style="text-align: center;">游人日暮相将去,醒醉喧哗,</p><p style="text-align: center;">路转堤斜,直到城头总是花。</p><p><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清明后登城眺望</p><p> (唐)刘长卿</p><p style="text-align: center;">风景清明后,云山睥睨前。</p><p style="text-align: center;">百花如旧日,万井出新烟。</p><p style="text-align: center;">草色无空地,江流合远天。</p><p style="text-align: center;">长安在何处,遥指夕阳边。</p> <p>  请家长朋友们带领孩子们走进这些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幼儿的活动,和孩子们一起了解中国传统节日的丰富内涵,了解清明节的来历、习俗,将感恩和对生命的敬畏之心深深植入幼儿心间。</p><p> 期待小朋友的记录反馈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