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随着部编版教材的统一使用,小学语文教材中古诗词的内容陡然增多,内容也更加丰富多彩,有的描绘优美迷人的自然风光,有的叙述好友之间的离别愁绪,有的抒发诗人的爱国主义情怀,有的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不同的诗歌往往反映了多样化的社会生活,是社会生活的浓缩。</h3><h3> 走进古典诗词,就是走进那个中国传统文化之花盛开的季节,每一首古典诗词,往往都能让我们看到一个诗人、一个朝代。</h3> <h3> 但是,古诗词距离当今社会时代久远,与咱们小学生的生活、经历相差很大,如果只是一味的读读背背,其中所蕴含的情感很难使学生真正产生共鸣。所以学习古典诗词背后的故事,就是我们现代小学生了解诗人,走进古典诗词文化的有趣又有效的路径。</h3> <h3> 首先,我在群里分享了李白的《赠汪伦》,以及背后的故事。</h3><h3> 据《随园诗话补遗》记载:汪伦对大诗人李白仰慕已久,总想有机会见一面。他知道李白酷爱饮酒览胜,便在信中写道:“先生好游乎?此地千里桃花;先生好饮乎?此地有万家酒店。”于是,李白应邀来到桃花潭。</h3><h3> 李白来到桃花潭后,并没有看到桃花,酒店也只看到一家。当他见到汪伦后,禁不住问道:“怎么不见‘千里桃花,万家酒店’?”</h3><h3>道:“怎么不见‘千里桃花,万家酒店’?”汪伦笑着回答说:“你来时经过的山叫千里边山,这里的潭水名‘桃花潭’,不正是‘千里桃花’吗?桃花潭边有一家酒店,主人姓万,不就是‘万家酒楼’吗?”李白听后并不生气,反而被汪伦的真情实意感动了。</h3><h3> 汪伦留李白在桃花潭一连住了好几天,李白受到汪伦和村里人的热情款待。临走那天,汪伦带着全村人为李白送行。李白很感动,于是写下了《赠汪伦》。</h3> <h3> 推敲的来历</h3><h3> 唐朝的贾岛是苦吟派诗人,有一次,他正在苦苦创作一首诗,那就是“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可他又觉着推不太合适,不如敲好。嘴里就推敲推敲地念叨着。不知不觉地,就骑着驴闯进了大官韩愈的仪仗队里。 韩愈问贾岛为什么乱闯。贾岛就把自己做了一首诗,但是其中一句拿不定主意是用“推”好,还是用“敲”好的事说了一遍。韩愈听了,哈哈大笑,对贾岛说:“我看还是用‘敲’好,万一门是关着的,推怎么能推开呢?再者去别人家,又是晚上,还是敲门有礼貌呀!而且一个‘敲’字,使夜静更深之时,多了几分声响。静中有动,岂不活泼?”贾岛听了连连点头。他这回不但没受处罚,还各韩愈交上了朋友。</h3> <h3>一说到李白,张锦睿同学就激动不已,他分享了《既生颢,何生白》</h3> <h3> 柯淑茗带来了 七步诗的来历</h3> <h3>看!一位位诗人从一张薄薄的书页上站起来,沿着字里行间向我们走来:闲静淡远的孟浩然,飘逸豪放的李白,忧国忧民的杜甫,豪放旷达的苏轼,热爱自然的王维,精忠报国的王昌龄……</h3> <h3> 学生通过了解诗人各自不同的人生阅历和时代背景,构筑自由想象的空间,让他们进入诗词情境之中,逐渐培养起学习古典诗词的兴趣。</h3><h3> 写一写,搜一搜,画一画,晒一晒,就这样一期一期的主题活动,咱们的诗词课上得兴趣盎然、有滋有味、摇曳多姿,展现古诗词教学无与伦比的独特魅力和丰富内涵,也带给学生更多的收获,更深刻的影响!</h3><h3> 清明将至,春色满园,疫情见好!“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向驰援武汉的英雄“逆行者”致敬!中华经典诗词伴随我们走过2020年这段充满挑战、充满感动的抗疫居家学习的日子,让我们更有力量。</h3><h3> 经典诗词的韵律,纵然穿越千年,仍绽放着触动心灵的永恒力量。</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