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清明时节,春暖花开 ” 宝塔区第四幼儿园 小班组</p> <p>清明时节雨纷纷,一年一度的清明节又要到了,预示着春回大地,万物复苏,处在疫情中的清明节也与往常有了新变化。多地现已暂停清明现场祭扫活动,推出网上祭扫、集体祭扫、免费代祭扫等服务。</p><p>戴口罩,勤洗手,多通风,虽然节假日将至,大家也要尽量少去人流密集的地方,保护好自己和家人。</p> <p>小朋友们我们一起来学习有关清明的手势舞啦!</p> <p>清明节的来历和习俗</p><p>清明节,又称踏青节、行清节,节期在仲春与暮春之交。</p><p>习俗:清明节历史发展中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全国各地因地域文化不同而又存在着习俗内容上或细节上的差异,各地节日活动虽不尽相同,但扫墓祭祖、踏青郊游是共同基本礼俗主题。</p><p>1、荡秋千 荡秋千的历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后为了避忌讳,改之为秋千。古时的秋千多用树桠枝为架,再拴上彩带做成。后来逐步发展为用两根绳索加上踏板的秋千。荡秋千不仅可以增进健康,而且可以培养勇敢精神,至今为人们特别是儿童所喜爱。</p><p>2、踏青 踏青这种节令性的民俗活动,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其源泉是远古农耕祭祀的迎春习俗。这种农耕祭祀的迎春习俗对后世影响深远。</p><p>3、蹴鞠 这是古代清明节时北方喜爱的一种游戏。相传又是黄帝发明的,最初目的是用来训练武士。打马球,也是端午之戏之一。</p><p>4、植树 清明前后,春阳照临,春雨飞洒,种植树苗成活率高,成长快。因此,就有清明植树的习惯,有人还把清明节叫作“植树节”。</p><p>5、放风筝 每逢清明时节,人们不仅白天放,夜间也放。夜里在风筝下或风稳拉线上挂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灯笼,像闪烁的明星,被称为“神灯”。过去,有的人把风筝放上蓝天后,便剪断牵线,任凭清风把它们送往天涯海角,据说这样能除病消灾,给自己带来好运。</p><p>6、扫墓祭祀 清明节是中华民族的春祭大节,与春祭相对应的是重阳节的秋祭。清明扫墓,即为“墓祭”,谓之对祖先的“思时之敬”,其习俗由来已久。</p><p>7、插柳 清明节,中国民间有插柳习俗。专家介绍说,清明插柳习俗,其来源普遍存在三种说法。</p><p>8、拔河 它发明于春秋后期,开始盛行于军中,后来流传于民间。</p><p>9、斗鸡 古代清明盛行斗鸡游戏,斗鸡由清明开始,斗到夏至为止。</p><p>10、蚕花会 “蚕花会”是蚕乡一种特有的民俗文化,过去清明节期间,梧桐、乌镇、崇福、洲泉等地都有此项民俗活动。</p> <p>古诗《清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