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文体思维 优化教学设计 ——让 “教学设计师”更有教学自信力

光明路小学教导处

“在知识的舞台上,最渊博的教师也是最谦虚的学生。”3月30日,光明路小学组织全体语文老师收看了魏星老师的《运用文体思维 优化教学设计》讲座。魏老师以统编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为例,层层推进,由理论到案例,由整体到部分,通过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相结合,立足文体思维把该单元的的整体教学规划进行了讲解,让人受益匪浅,也让我们这群“教学设计师”有了教学自信力。 何为“文体思维”?“把小说当小说读,把诗歌当诗歌读,把散文当散文读,不仅是阅读取向,而且预示着各自不同的阅读方法。”王荣生教授的一句话指出了在授课中一些教师不管是什么文体基本上按照一个方法进行教学的现象。为此,魏老师也言简意赅揭示了该现象的解决办法——“文体思维,引领与文本对话。” 如果说理论可以让我们懂得,案例则会让我们更加清晰。在案例部分,魏老师先整体后部分详实地讲解了如何运用文体思维达到优化教学设计的目的。<div>  统编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单元导语是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整个单元的文章设置都指向了“死得其所”,从而表达了“志向与心愿”这一人文主题。语文要素找准新的生长点在哪儿呢?魏老师通过四五六年级教材的分析、六年级上册与下册的联系,揭示了随着年级的升高,同一个问题不断深入的讲解,这就是“生长”。</div> 擦亮眼睛!魏老师以古诗、叙事性作品、议论文为例进行的具体讲解来了。<div>  (一)抓住审美意象教古诗。《古诗三首》都借自然事物表达“志向与心愿”,魏老师提出了三条策略:策略一唤醒形象,理解所写事物情景语义;策略二知人论世,理解事物所表达的隐喻义;策略三迁移运用,引导学生由此及彼想开去。三条策略通过抓住事物形的感知、意的揣摩,情的投射,让我们的思维变得清晰。</div> <p>  (二)抓住叙事特点教学叙事性作品。魏老师通过《十六年前的回忆》、《金色的鱼钩》两个作品进行了讲解。虽然这两个作品文体一样,但它们的叙事特点不同,魏老师的活动设计也不相同。同时,魏老师还对叙事性作品的讲解进行了扩展,1.利用叙事知识优化活动;2.叙事性文本的类型与教学策略。</p> <p> (三)议论文教学要体现思辨思维。魏老师以《为人民服务》这篇课文为例,分四步走进行讲述:第一步查背景,明意图;第二步找观点,作比较;第三步说方法,明表达;第四步巧运用,拓空间。然而,议论文讲解可以少些知性分析,多些语用实践。</p> <p>  90分钟的课程眨眼而过,语文老师们不仅听得津津有味,而且笔记也是做得满满当当,收获颇丰。</p> <p>  “语文教师是‘教学设计师’。”因此,遵循文体思维进行教学设计,就是探究语文的言语生成律;根据人文和语文要素可进行单元整体化设计、读写一体化设计、课内外协同化设计。</p><p> “语文是有限手段的无限运用。”作为“设计者”,我们应该立足文体思维进行课堂设计,作用于学生的心理环境,找到耦合点来教学。冬去春来,再次踏上三尺讲台的日子越来越近,相信我们定能带着一个冬天的储备,在这春天绽苞吐蕊。</p>

教学

文体

老师

语文

思维

讲解

设计

单元

叙事性

六年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