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绷防范之弦 远离网络诈骗 <p>尊敬的各位老师、家长、亲爱同学们:</p><p> 大家好!</p><p> 当前,我州电信网络诈骗多发、高发,不仅侵害了广大师生家长的财产利益,还严重破坏了家庭的和睦。教育部门联合公安机关,梳理了文山州高发的五类电信网络诈骗手法,希望各位师生及家长守护好自己的财产,并转告家人、亲友和同事、邻居,提高防范意识,杜绝受骗受害。</p> <p> 目前,电信诈骗网络犯罪的作案形式和手段主要包括:</p> <p><b style="font-size: 20px;">一、贷款、代办信用卡类诈骗:</b></p> <p> 骗子通过短信、微信、QQ、网页发布可以提升信用卡额度、信用卡套现、办理大额信用卡或办理大额低息、无抵押贷款等信息,等受害人主动与骗子联系,在网贷平台填写贷款申请信息后,骗子冒充平台工作人员电话联系受害人,骗取受害人信任,后以收取中介费、保证金、预付利息、做假流水,钱款被冻结需要激活费等各种名目要求被害人转账汇款,受害人在意识到被骗时,骗子就将被害人拉黑不再联系。</p> <p><b style="font-size: 20px;">二、网络交友诱导赌博、投资诈骗(俗称杀猪盘):</b></p> <p> 第一步(选猪阶段),骗子先是通过网络交友平台认识被害人,然后在专业“剧本”的支持下,扮演“高富帅”“白富美”“成功人士”,逐步获取被害人的信任,成为被害人的知己或是恋人。第二步(养猪阶段),骗子声称“了解投资平台漏洞”“平台内部工作人员”等为由,怂恿被害人和其一起进行网络赌博、投资理财。骗子控制网络赌博或投资理财网站,让被害人开始小赚几笔,再诱使其加大赌注或投资额。第三步(杀猪阶段),等被害人投入大量资金后就会赌博或投资失败,然后骗子利用被害人急于翻本的心态,告知其又掌握了更多更大的内幕消息或系统漏洞,保障能把损失的钱挽回还能大赚一笔。诱使被害人把家里的全部资金拿出,并向亲朋好友借款,甚至抵押汽车、房屋和借高利贷来凑集大笔资金。等所有资金投入后,骗子意识到被害人不再有钱可榨时,就会“人间蒸发”。而被害人只剩下网站和APP账户上的余额数字(这些钱的数字是假的),而再也无法提现。</p> <p><b style="font-size: 20px;">三、兼职刷单类诈骗:</b></p> <p> 骗子利用短信、QQ、微信、邮箱、网络等平台发布以通过刷单帮助商家提高信誉的虚假信息,骗取被害人信任,让其在网上购买指定的商品,刷单人可以得到高额返利,从而诱骗刷单人不断刷单,但在一、两笔小额返利后,会以各种理由拒绝返还本金和报酬,直到被害人意识到被骗。</p> <p><b style="font-size: 20px;">四、冒充购物客服退款诈骗:</b></p> <p> 骗子假借“淘宝客服”、“快递公司”等名义,以网购商品“甲醛超标” “降价返利”“退款”、“快递丢失赔偿”等名义,通过微信(QQ)发送虚假激活网址,套取支付宝、银行卡、验证码等信息骗取事主扫码、转账汇款,直到事主意识到被骗后,诈骗分子将事主拉黑不再联系,这样完成诈骗。</p> <p><b style="font-size: 20px;">五、QQ、微信冒充老师、班主任、教务处主任诈骗:</b></p> <p> 骗子利用木马程序盗取受害人家属的账号,截取聊天视频资料,熟悉受害人的情况后,骗子冒充受害人家属,将假冒老师、班主任、教务处主任等人员的QQ、微信等聊天账号发送给受害人,然后在用假冒老师、班主任、教务处主任等人员的身份与受害人聊天,以帮忙收取培训费、资料费、课时费等手段骗取受害人钱财的诈骗形式。</p><p> </p> <p> 公安机关破获的此类案件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嫌疑人无论怎样花言巧语、手段翻新,最终都要落实到一个点上,就是向受害人索要银行卡、密码、账号和动态验证码。</p> <p><b style="font-size: 18px;">警方提示:(下面是公安机关针对此类案件为大家提供的一些预防方法:)</b></p> <p> 一、防人之心不可无。对于交友平台上认识的网友不要投入过多的感情和给予过多的信任。</p> <p> 二、天上不会掉馅饼。不要轻信网友口中的“投资”“赌博”,切莫被对方的挣大钱、掌握操作规律的说法所迷惑,只要谈及“博彩软件”“投资平台”“系统漏洞”等,一定要提高警惕。</p> <p> 三、贷款并不需要交保证金、服务费、洗白个人不良征信记录,一旦遇上了,一定是假的!</p> <p> 四、千万不要把自己的银行卡密码、动态验证码告诉陌生人!</p> <p> 五、网络赌博属于违法行为,请勿参与!</p> <p> 六、网络刷单属于违法行为,不管是找工作还是兼职,一定要警惕,深思而后行。</p> <p> 七、切勿随便透露个人信息,不要盲目相信高回报投资,应留意对方的信息,比如电话、名称、地址或者是对方的银行账号。</p> <p> 八、网上购物过程中保护好自己的身份信息及银行账户信息,切勿将银行账户、验证码等信息告诉对方,不要点击购物平台以外的退款连接。</p> <p> 九、在手机和电脑等相关设备安装防火墙和防病毒软件,并经常升级。</p> <p> 十、当你联系骗子提供的假冒老师、班主任、教务处主任等人员QQ、微信等账号时,一定要通过多种方式向自己的孩子核实对方身份信息确认,需要转钱给对方之前,先当面确认,若无法当面确认的,直接拨打自己手机中存储的号码联系对方后,双方电话确认再转钱。</p><p> 无论骗子如何花言巧语、危言恐吓,凡是遭遇电信诈骗时要注意保存证据,并尽快拨打110报警。更多反诈知识欢迎关注“文山州反电信网络诈骗分中心”微信公众号号或拨打咨询电话“96110”。</p> <p> 希望各位师生及广大家长提高防范意识,切勿上当受骗。</p> <p> 祝同学们身体健康、学习进步!祝老师及家长幸福平安、事业兴旺!</p> <p style="text-align: right;">砚山县思源实验学校</p><p style="text-align: right;">2020年3月31日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