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教学研讨(之三)——太行路学校初中部数学线上教学交流研讨会

逆光生长

<p>在这阳光明媚的春日里,在停课不停学的特殊时期,为更好地开展线上教学,太行路学校初中部的所有数学老师相聚在美丽的校园,召开了这一次特殊时期的教研会。研讨会刚开始,刘校长郑重地向我们说明了这次研讨会的意义和必要性,希望老师们都能认真对待,相互学习,共同成长。</p> <p>七年级组组长王素勤老师向大家介绍了七年级网上教学的做法,并提出困惑,并结合目前状况提出下一步的课程安排以及做法:七年级组整合教材,考虑学生情况,打乱教材顺序,先易后难,在新知的学习上,我们先从基础着手,先精选视频教学,让学生观看理解,然后针对必须掌握的知识点,进行习题筛选,强化练习,针对练习中存在的问题录制小视频进行重点讲解,讲后再练,一周最多进行三节新课,一单元结束后,把重要知识点挑选习题进行重练,为了照顾到大多数学生,我们没有将知识进行延伸和综合。</p><p>操作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优生没有吃饱,作业中的细节问题比较多吧,批改指出后效果也不太好,有些学生都不看。</p><p>学完三章后,我们准备不再学新的内容,主要进行过关练习。</p> <p>八年级组教师代表曹振川老师具体详细地向大家阐述了不断改进中的做法:疫情之际,特殊时期,在“停课不停学”的政策指引下,我们八年级数学组进行了一场如火如荼的网络教学,八年级的每一位数学老师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想尽一切办法使学生听课效果达到最佳。由于居家学习,学生的很多情况我们掌控不到,所以我们打乱了教材顺序,由易到难,先简后繁,以便于学生理解掌握。具体操作如下:</p><p>&nbsp;第一阶段:从网上众多的微课视频中精心挑选适合学生学情的好微课,上课的前天下午或晚上,开始在群中讨论明天怎么上课,次日让学生观看看微课视频,学生自己记笔记,可是从作业上发现是支差应付,于是改变策略。</p><p>&nbsp;第二阶段:我们亲自整理习题,笔记,为学生做示范,让学生在做笔记或整理笔记时有好的参照,以达到纪录,作业更规范的效果。为了达到学生对习题的深刻理解,我们录制习题讲解视频,但收效甚微,学生依然我行我素,不看网课,不及时上传作业,我们只好见招拆招,继续改进。</p><p>&nbsp;第三阶段:我们调整为手机钉钉直播,,这样我们能更直观地看到学生的参与,学习情况,对不参与或听课时间较少的同学,我们会将名单发布到群中告知家长,这样也更好地起到监督,督促学生学习的目的,但手机直播有个弊端,手机搁放的位置不好掌控,将讲解题目时需不停移动讲解材料的位置。所以就出现了电脑直播。</p><p>&nbsp;第四阶段:我们采用电脑直播讲课以后,自己动手制作课件,而课件带有动态效果,这样能更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我们还利用钉钉白板讲课。但后来发现,又有学生打开直播却不管看,而去从事其他活动,于是我们就不定时的进行实时连线,进行学习互动,让他们回答问题,抽学生讲解,这样虽然浪费时间,但在一定程度上更有利地监督学生的学习情况,也更加提高学习效率。</p> <p>九年级组长苗丽娟老师结合着九年级毕业班的具体情况介绍了他们的优秀做法:1、九年级数学进入第一轮复习--分块复习。由于学生手里没有任何资料,我们分三步进行:先梳理考点,让学生整理,复习回顾。再做对应考点的基础练习,最后做综合练习题。每次通过集体语音备课,总结考点,选题组题,制做成课件,发给学生。针对现阶段学情,我们复习的内容以基础为主,不求多,不求难,要求学生当堂完成。</p><p>2、所有考点梳理、习题讲评全部借助PPT演示、批注线上直播,根据作业反馈情况个别习题重点讲评。由一位老师直播全年级,其他老师随班听课,监督学生、随时补充。</p><p>3、对于常考类型题,引导学生进行模型分析、归纳总结、专题训练。</p><p>4、为保证课堂效果,重作业反馈,每次学习的内容及练习题都要求学生限时上传至钉钉。</p><p>5、每周四夜里一份模拟试题,为了防止学生选择填空上作弊,我们采用限时上传(前30钟做完上传结束)。为检查落实学生当节课的效果如何,解答题要求在下课时无论是否做完全部上传。</p><p>6、周五由李鹏老师统一在钉钉上直播讲评,为了向学生更直观地展示几何动态问题,借助几何画板来讲解。</p><p> </p> <p>线上教学大家都是新手,有创新有疑惑,瞧瞧老师们自发讨论,相互学习的热情!</p> <p>在整个教研组讨论后之后,最后我们分年级,有重点有目标地围绕之前的工作中的问题,下一步的课程安排和改进措施进行了研讨。</p> <p>在学习中成长,在成长中突破。相信一次扎实的交流研讨会定能为我们下一步的线上教学提供方向,明确思路,铺好基石。</p>

学生

习题

直播

我们

学习

教学

讲解

老师

上传

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