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处处埋忠骨》教学案例——解读课后习题,落实语文要素

王英华

<p>  保定市顺平县逸夫小学 王英华</p><p> 《青山处处埋忠骨》是统编教材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责任”主题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本文以清晰的结构,精炼的语言,叙述了一代伟人毛主席在听闻爱子毛岸英牺牲的噩耗时,内心极度痛苦、煎熬,几经踌躇,最终决定将岸英的遗骨葬在朝鲜的故事,展现了毛主席作为一位父亲的真实感情和身为国家领导人的伟大胸怀。</p> <p>  本单元指向阅读的语文要素是“通过课文中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体会人物的内心”。语文要素在单元导语中只是一个简要提示,表述精炼。同一类型语文要素前后关联,会在不同年级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式呈现,要求不断提高。作为教师首先要准确解读语文要素,厘清概念范畴、明确训练指向。统编教材中各单元语文要素被分成若干个知识或能力训练点,具体渗透在了每一课的课后习题中,教师以课后习题为抓手,能准确解读语文要素,课堂教学中处理好课后习题能有效落实语文要素。</p> <p>  《青山处处埋忠骨》一文,围绕单元语文要素,教材设计了多角度的练习活动。1.默读课文,说说课文的两个部分分别写了什么内容。2.从课文中找出描写毛主席动作、语言、神态的语句,体会他的内心世界,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历史上有无数为国捐躯的英雄儿女,查找资料,结合这些人物的故事,说说你对“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的理解。解读课后习题,确定“教什么”,也就是本课的教学目标:1.认识9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13个词语。2.默读课文,能概括课文两个部分的内容,能连起来说说文章的主要内容。3.能找出描写毛主席动作、语言、神态的语句,体会他的内心世界,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4.能结合资料,说出对“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的理解,通过对比发现引用名句的表达效果。其中“1、2”为常规性目标或者叫基础性目标,每一篇精读课文都必不可少的字词教学、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理解主要内容等,这些都是保底目标,必须扎扎实实的落实。“3”为发展性目标,是根据单元目标分解出的层级目标,目的是一课一得落实语文要素。“4”为个性化学习目标,是基于文本特点挖掘出的有价值的学习内容,看似与语文要素无关,实则是进一步落实语文要素。文中的这一句诗是毛主席对两封电报的回复,其实是对毛主席的语言描写。通过品读、比较,让学生发现引用名句的表达效果。使学生在四年级“通过人物动作、语言、神态描写体会人物心情、感受人物品质”的基础上,学习从更加多元的角度不仅体会人物感情,还要体会人物心理活动及其变化。这需要学生对人物内心体会得更丰富、细腻、深入。这是一个前后关联,逐步深入的学习表达方法和形成阅读能力的过程。</p> <p>  解读课后习题,确定了“教什么”,接着依托课后习题,确定“怎样教”。教师要依据认知规律,以课后习题为切入点,为学生学习活动架一把梯子。</p> <p>  教学片断一:初读感知,厘清文章顺序</p><p> 1.浏览,发现课文结构上有什么不一样?(课文已经分好了两部分。)</p><p> 2.默读,说说两部分分别写了什么内容,用小标题概括。</p><p> 3.把两部分内容连起来,说说全文主要内容。</p><p> 【设计意图:课文篇幅不长,事件叙述清楚,对学生来说把握内容难度不大,学生充分读文后自主概括,教师根据学情适当点拨即可。】</p> <p>  教学片断二:多层朗读,体会内心世界</p><p> 1.默读课文,画出描写毛主席动作、语言、神态的语句,说说在看到电报和艰难抉择时毛主席分别有怎样的表现。结合朗读,初步体会语句表达的情感。</p><p> 2.学生自主品读这些语句,体会毛主席的内心世界。</p><p> 3.全班交流体会,教师相机引导学生结合具体语句深入思考。</p><p> 痛失爱子,作为父亲毛主席悲痛万分,难以言表,想见儿子最后一面,希望爱子遗骨归葬。然而毛主席又想到千千万万牺牲的志愿军烈士,想到国家和人民,内心矛盾而痛苦,最后做出艰难抉择。这是毛主席痛失爱子后最真实的内心世界,有作为父亲的常人情感,更有身为国家领导人的伟人胸怀。</p><p> 再次朗读,提示学生注意朗读时的表情和语气。</p><p> 4.有感情地朗读全文,加深对毛主席内心世界的体会。</p><p> 【设计意图:从课文中找出描写毛主席动作、语言、神态的语句,体会主席的内心世界,是本课的学习重点,是落实本单元语文要素的抓手。无论是体会一位父亲痛失爱子的心情,还是理解毛主席身为领袖要作出的艰难抉择,都离学生日常生活较远,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教师要为学生架一把梯子,设计学习活动突破重难点。首先让学生画出描写毛主席语言、动作、神态的相关语句,初步体会感情;然后学生品读体会内心世界;再组织学生集体交流,教师相机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在体会内心世界的过程中通过多层次朗读,促进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加深对毛主席复杂情感的体会。】</p> <p>  教学片断三:品读诗句,体会表达效果</p><p> 1.浏览课文,写出四封电报主要内容,发现在语言表达上有什么不同。</p><p> 2.结合资料,理解诗句的意思。</p><p> 清代龚自珍写的《己亥杂诗之一》: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马革裹尸”最早出自《后汉书▪马援传》: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清代龚自珍将前人的意思推进了一层,因而有了“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的名句。</p><p> 3.读一读、比一比、想一想,引用名将名句和直接表达在意思、情感和表达效果方面有什么不同。</p><p> 引用名句: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p><p> 直接表达:青山到处都可以埋葬忠勇之士,同意将岸英遗体葬在朝鲜。</p><p> 通过读、比、想等一系列学习活动,使学生认识到引用名句使句子表达含义更丰富。毛岸英牺牲在朝鲜战场,最终也长眠在朝鲜,他的事迹正是诗句的写照,而毛主席最终作出决定,也正体现了这句话的内涵。毛主席不仅想到了自己的儿子,他更想到了历史上还有许许多多的英雄儿女,和毛岸英一样为国捐躯,他们即使安葬在异乡,精神也永远与人民同在。这句话既是对毛岸英牺牲后长眠朝鲜这一情况的概括,也是历史上众多为国捐躯的英雄儿女的真实照。引用名句表达感情更强烈,慷慨激昂的表明了毛主席对儿子遗体安葬何处的态度,充分显示了毛主席的博大胸怀。引用古代名将名句,是文化的传承,比直接表达的效果更耐人寻味。</p><p> 4.有感情地朗读全文,体会人物内心世界,感悟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涵。</p><p> 【设计意图:语言教学是语文教学最重要的核心内容之一,也是贯穿于整个小学阶段的核心教学内容。结合语境体会名句的恰当运用及其表达效果,是结合文本特点的个性化教学目标,也是年段教学目标。学生通过资料的补充能更深入的理解诗句的意思,通过引用名句与直接表达的对比,学生能更直观的从含义、情感、表达效果等方面感受到引用名句的不同。通过找、读、比、想、说等一系列学习活动,学生在语言实践过程中学习了表达方法,形成了阅读能力。】</p> <p>  相比以往的教材,统编教材课后习题更接近儿童思维的“最近发展区”,可以成为教师确定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依据,并且提供了学习的支架。因此,准确解读课后习题,用好这个重要的资源,充分挖掘它的教学价值,将会更有效的落实语文要素,同时让语文教学变得简单而高效。</p>

毛主席

课文

体会

语文

课后

习题

学生

名句

忠骨

内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