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哀思——追忆我的父亲

蓦然回首

<p>&nbsp; 又是一年清明,我回乡为父亲扫墓,纸钱燃烧后的灰烬还在风中回旋,我伫立在父亲的墓碑前久久不愿离去,他的音容笑貌仿佛就在眼前,生前的点点滴滴一一呈现,冥冥之中总觉得父亲并没有离我们而去,他可能只是累了困了,静静地躺在这片生他养他的土地上安然睡去。</p> <p>  我的父亲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可在我们子女心里,他绝不是一个愚昧无知、因循守旧、不思进取、甘受命运摆布的小农意识农民。他是我们那十里八乡有名的能人,当过多年生产队长,在那个物质极度匮乏、土地就是农民全部身家性命,温饱问题就是最大问题的大生产年代,他带领乡亲们春耕夏种、开荒拓地、风里来雨里去,目的就是能让乡亲多收三五斗,解决他们生存最基本的吃饭问题;在土地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他又引导乡亲们发展多种副业经营,培植木耳香菇、种植黄姜杜倍药材,让乡亲们过上了富裕美满地生活,是乡亲们实实在在的致富带头人;改革开放后,他又积极响应党的政策号召,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带领乡亲们退耕还林、培育树苗、植树造林、绿化美化家园、保护生态环境,让乡亲们的物质生活丰富了,也让他们的家园更美更靓了。</p> <p>  父亲爱干净。他整天与泥土农活儿为伴,但他从来不邋遢,衣着总是干净整洁、清清爽爽的;母亲给他做的手工布鞋、白衬衣总是拾掇得干干净净、服服帖帖的。每天干完农活回家第一件事就是洗手洗脸洗脚,并换上干净衣衫后再吃饭;屋前屋后、猪圈鸡舍、柴房杂屋也总是打扫得干干净净、收拾得整整齐齐的,也许是他的好习惯一直影响着我们,也让我们从小就养成了爱干净、讲卫生的好习惯。</p> <p>  父亲爱潮流。在那个物质极度紧缺的年代,他总是变着法儿地提高我们生活质量,任何新生事物和新鲜潮流都不排斥,总是最先尝试、最快买到满足我们的愿望。依稀记得,在十里八村我们家是最先买收音机、缝纫机的;是最先倒水泥地平和道场的;我们姊妹也是同龄小伙伴中最先穿“的确良”、“的卡”、“滑雪衫”新潮衣服的。在那个温饱只能勉强解决的年代,让同龄小伙伴们好生眼气和羡慕。每年过年的新衣服和用品,都是他步行几十里路到县城里精挑细选,为我们买回最新最流行的款式。四十年前,他花2块5角4分给我买的一条红围巾,是我这一生收到的最珍贵礼物,也是一个女孩子儿时最美好的记忆,任何昂贵奢华的礼品都抵不上它的价值,我一直小心珍藏着,这是他去世后留给我唯一的念想儿。</p> <p>  父亲爱生活。不管生活再苦再难,他都有着坚韧不拔的毅力和克服困难的决心,对生活和未来总是充满信心和希望,经常教导鼓励我们要积极乐观地对待生活,坚信只要努力没有办不到的事。在那个一穷二白、重男轻女的年代里,一般家庭是很少供女孩子一直读书的。但父亲从无这样的落后思想,一直告诫我们姊妹三个:你们要好好念书,读到哪我供到哪,就算砸锅卖铁我也要供你们读下去,跳出“农”门才是你们唯一的出路。于是他就起早贪黑、不辞劳苦,想尽一切办法增加家庭收入:栽培木耳香茹、养鸡养猪等副业供我们姊妹上学。记得93年我在武汉读书时有一次没生活费了,没几天就收到邮局的一百元汇款单,看到汇款单上父亲歪歪斜斜的几个字:“知道你没钱我着急”,想着父亲一定是起了个大早赶到县城邮局,然后小心翼翼地掏出钱,战战兢兢地边问边填汇款单,字写不好又被工作人员数落白眼地紧张遭遇,顿时百感交集、泪水夺眶而出、奔流不止…,那情形我一辈子也不会忘记。</p> <p>  父亲爱文艺。不管生活再苦再累,他都会想着法儿丰富我们单调的生活。他有着与生俱来的音乐细胞,他拉的“胡琴儿”,后来才知道叫二胡,是我们童年听到最美的天籁之音,那声音、那情景、那画面已经深深烙印在我的骨髓里,千转百回、终生难忘。</p> <p>  每每夏日的夜晚,月亮悄悄地从山头爬上来,皎洁的清辉洒在凸凸凹凹的原野上,深一道、浅一道,静默而又神秘。山风轻轻地滑过树林,惊动了树上正在梳理羽毛的鸟儿,不时发出窸窸窣窣的嘶叫,再一会儿又开始窃窃私语;远处时不时传来几声懒懒地狗叫声和孩子们呼朋引伴的嬉戏声;这时池塘里的青蛙们也开始活跃起来,蛙声此起彼伏,一浪接着一浪,一会又悄然无声,像是有人在指挥的交响乐团,比着赛较着劲儿,沉浸在属于她们的世界里,全然忘记了周围存在的一切。大人们干完了一天农活儿,小孩子们叽叽喳喳打闹着,一家人吃了晚饭,冲个凉换上干净的衣衫儿,搬一把小木椅坐在门前道场上乘凉儿。这时,父亲就会拿出他的“宝贝”,那把已经断了一根弦儿的二胡,摇头晃脑、全身贯注地拉起他最爱的曲子——卖汤圆和天仙配。欢快清脆的二胡声回荡在乡村寂静的夜空中,宛转悠扬、悦耳动听,那一刻山川、大地、河流仿佛都已沉寂,随着曲子飞越千山万水,消失在浩渺无际的太空中…。</p> <p>  在那个人们都奔波于解决温饱的年代,从未受过任何训练,更不知道什么叫五线谱的父亲,凭着自己的感觉就能拉出人们日常熟悉传唱的曲子,对我们来说简直有点不可思议。他开启了我们童年对唱歌和音乐最原始的启蒙,在那个没有任何媒体娱乐的时代,让我们知道无论物质生活如何贫困,人们对精神愉悦的原始渴求一直都在,那怕是最简单的一首不成调儿的曲子,也能燃起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憧憬。让童年小小的我,无数次站在家乡广袤的田野上,面对着一望无际的山川,滚滚而去的河流冥思遐想,总想象着在山的那边,河的那边,一定有着我们不知道的未知风景,无形中牵引着我们的脚步一步步靠近。总觉得梦中一定有那样一个地方,淌过一条条河流、翻过一座座高山、穿过一片片森林、然后越过无垠的大海最终抵达彼岸,那一定是要我们历经千辛万苦、尝遍人间冷暖,付出毕生努力才能够到达的地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