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五万一的美篇

五五万一

<p><br></p><p><br></p><p>∥触景忆事∥</p><p><br></p><p>《山后卢捉鬼》</p><p><br></p><p>/:应跃鱼</p><p><br></p><p>/挡不住的春光洒满大地!这天又是风和日丽,小区里虽不闻鸟语,花香却随微风而来,令人春心荡漾,实在熬不住这美好春光诱惑!我已在蜗居里隔离宅居了近五十天了,虽没被宅傻了,却也差不多被宅呆了!实在难以抵挡春光的召喚,我毅然闯出家门,决定步行登城郊金胜山,以作庚子之春第一游。</p><p><br></p><p><br></p><p>沐浴着和煦温暖的春光,兴致盎然,沿着南溪逆流而行,漫步江边栈道,不觉进入南溪湾公园,这里幽径纵横,林木森森,繁花似锦,闻着扑鼻的幽香,聆听那吱吱鸟语,我己忘了自己来到了何处神仙佳境;出了园中幽径,沿平坦人行道而行,似乎进入一个城中村,只见房舍整齐靓丽,嘉木围村,繁花覆顶,整洁而雅静,与城中楼宇相比,另有一番令人心旷神怡的情景,好一派新气象!缓道行,不见村民,猛抬头,只见房头銘牌上写着“山后卢“三个大字,让我心中一愣,原来不经意间,我已出城五里之遥,来到了南郊山后卢村,绕着村边转了一圈,竟不见昔日山后卢古村的一丝旧景。正在徬徨,忽见一老翁倚门而出,我喜出望外,迎上前去,礼貌地打招呼说:大爷,这是山后卢村吗?我心想打听一下这山后后卢的陈年旧事,听老人答"是山后卢村啊”后,恭问老人贵庚多少?谁知老人一介草民,不懂我那故作文雅的动问,根本不知那“贵庚”为何意,瞪着眼呆看望着我,我这才用最通行的永康方言改口问:同年哥今年几岁啦?老人这才答:新年七十三喽。谁知眼前这勾胸弯背老态龙钟的老人,比我还少十多岁,我要探听的七十多年前的山后卢旧事时,他还刚出人世哩,失望之余,我在他指点下,认辨了该村据说是唯一往昔旧房,就黙别而去。此刻,己身在金胜山之麓,举步即可登山畅游。</p><p><br></p><p><br></p><p>可是,这“山后卢“三字,让我游兴全消,对眼前的金胜山再无兴趣,满脑子都是山后卢,山后卢,想入非非,满脑子是忆旧之情,出了村来到公路边,拦了辆出租车回家而去。当晚,夜不能眛,七十年前夜战山后卢,猪栏抓俘虏的战斗往事,象刚制作的视频,在眼前播放了一晚,凌晨早起,无法抑制激情,匆匆吃完早点,立马打开电脑就记述起这山后卢往事的一幕幕,写完了,随心所欲,竟为该文拟了个出格的标题叫《山后卢捉鬼》!这标题初看有点不伦不类,山后卢何来的“鬼”?可七十年前这山后卢战斗中,我们灵机的抓了四个俘虏兵,那时我们战友们把国民党反动派和多如牛毛的土匪,都称作"鬼",自称山后卢之战为“山后卢捉鬼";这次战斗又是我解放之后首次立功,以“捉鬼"纪念也算切贴,于是此文就以《山后卢捉鬼》留档了。</p><p><br></p><p><br></p><p><br></p><p>其实我原先并不知不识山后卢其村其事,平生也只有三次到过山后卢。第一次就是那次“捉鬼",笫二次是次日去运回昨晚在捉鬼时被打死的一头大肉豬(出钱向群众买来改善生活),今天就是第三次。直到若干年后,我才知晓当年战斗过的小山村小后卢,是永康城南边这括苍古驿道上,具有战略意义的村落。该村北倚县城,在白云山之麓,正好在金、衢、温、处的古驿道上,它上去温、台、处三府,下连金、衢、严三州,据说原村名下处,古时因与邻村因村名生争执,最后因该村地处白云山之后,村民又以卢姓为主,即定名为山后卢。</p><p><br></p><p><br></p><p>我们当年的山后卢之战和豬栏捉鬼事,发生在七十一年前一一</p><p><br></p><p>那是1949年6月中旬,永康县城解只一亇多月,我们部队驻在武义巷王同泰豪宅里。这天晚上吹过熄灯哨没多久,忽听城郊噼噼啪啪似有一阵阵枪声。那时县城刚解放,乡下土匪如毛,城郊残兵败将和散兵游勇屡有骚扰,几声枪声是家常便饭,不足为奇,但警备司令部十分重视,值斑参谋点了我这个班立即出发执行任务,我奉命立即起床,匆匆打上绑腿,挎上我的汤姆森冲锋枪,雄纠纠的跟着班长应岩东上路,过了西津桥往城南奔去。</p><p><br></p><p><br></p><p>这天是农历月中,天上应是挂着皓月的,这不是阴天,但此刻却月色昏暗,只似半个月儿似荫似露。我们先来到下园朱,到了胡一鸟他们部队值班室沟通敌情,说他们也注意到这情况,说那不是枪声,是老百姓在放炮仗。值班参谋带我们在下园朱村中转了一下,果见有些百姓在摆香案朝天叩拜,说是今天天狗食月(即月蚀),还击鼓放了炮仗。我们半信半疑,正要离去,忽听东边又响起一阵噼噼啪啪的声音,我们判定,那肯定不是放炮仗,而是真切的枪声。“有情况!"班长喊了声“走!”率队奔上前去,不一刻到了山后卢村边,只见村中一幢大房前的空地上,火光闪耀,聚着一群穿黄军装的国民党残兵,围着一个临时砌起的炉灶,炖着大锅,是煮着鸡猪肉类食物,人们似高谈夸论,其中一个舞着手中枪,手舞足蹈,像是兵们小型篝火晚会,刚才就是此人鸣的枪,才把我们引到这里来。</p><p><br></p><p><br></p><p>见了敌情,战友们立即分散各就各位,伏于树丛战位,包围了小村,大家目测得知,我们伏击点离敌人目标,全在有效射程之内,敌人若不投降携枪反抗,可以立即击毙消灭干净。啪啪啪,班长打了一梭子吼道:"我们是解放军,你们被包围了,投降吧,缴枪不杀!”谁知那舞枪疯狂的那人,反向我们打来几枪。这下子我们惹火了,不知谁打了个连发,把那狂徒击毙了,此人一死,这群人似群龙无首,轰然弃枪四散而逃,我们随即冲进村子,只见全村静俏俏的,不见村民人迹,只留场上那冐着火熖的大锅,原来那锅里炖着几只肥鸡,扬着阵阵鸡肉香。</p><p><br></p><p>我们分头在村中搜索了一阵,不见逃兵踪迹。真奇怪,小村在我们包围着有效监控之中,村民又全关门闭户,敌人逃到那里去呢?我正打着手电搜索到村中心一个上头推满稻草的大猪栏边,只见豬栏中那稻草拱得高高的,似有可疑,就胡乱高喊"快投降吧,缴枪不杀!"随手啪啪打了两枪,谁知只听"唔“的一声,大肉豬给我打死了,想不到就在死猪旁却‘挑出一件白衬衣来,有人举手高声哭丧着说:别开枪,别开枪,我们投降,我们投降!就这样,我单枪匹马轻而易举的俘虏了豬栏里盖着稻草蜗暑的四个敌人。后来部队给我记了一个三等功,战友们就调侃我是“山后卢捉鬼,豬栏里得功" 。</p><p><br></p><p><br></p><p>山后卢之战,在几小时内击斃敌副排长一名,俘虏四人,缴获了冲锋枪一支,步枪四支;在俘虏的四人中,一个姓王的是司书,姓张的是伙夫班长,另两个是士兵,己记不清姓甚名谁。后来才知道,这五个人原是国民党驻永康国军608团的残兵,都是河南人,他们是老乡。永康解放时,608团被击散,团长柳继元(永康八字墙人)率残部投金坑彪上山为匪,他们五个河南老乡不愿继续为反动派当炮灰上山为匪,就结伴携枪逃出匪部,想设法结伴逃回老家河南与家人团聚,当个老百姓。但是他们人地俩生,又无路费,只靠身边的大枪,就地转了一个多月还未出永康县境,最终当了俘虏。他们当初在河南老家,都是被抽壮丁当了国民党兵的,如今既当了共产党的俘虏,他们愿意当解放军,按当时我军的俘虏政策,他四人全留部队,按政策,我们不能叫他们俘虏兵,应称解放战友。后来那个王司书和另两个,分到三中队,因为中队长韦南西也是河南老乡,当时又缺人才,就让王司书当了三中队文书;老张因使用如箩框的露天行军锅,技能特别好,就留司令部当炊事员。不久成立了县大队,我到大队部当书记,老张也到大队部当炊事班长,老张对我特别好,把我当成他的救命恩人。</p><p><br></p><p><br></p><p>这事一愰过了七十多年了,对当年几位“解放战友"情况如何,早已一无所知,不知是否还活在人世。巧的是,记得1986年我到金华办事,住在金华地委招待所,谁知那所长就是我七十年前山卢卢捉的“鬼"一老张,久别重逢彼此惊叹这世界太小,喜不可耐,老张设宴盛情宴请了我,他把夫人和儿女都叫齐了,当面以“救命恩人”介绍了我,说起山后卢之战,豬栏被俘,光荣参军,他热泪盈眶。他说他明年就要离休了,老干部局己找他谈过。这时我才猛然想起,按党的政策,干部不论自愿入伍还是像老张一般被俘解放入伍,只要是那个年月过来的老干部,都是离休老干部,老张理所当然就是一位!老张若还健在,去年他应该被国家授予金光闪闪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解放七十周年勋章!</p><p><br></p><p>(写于2020年3月31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