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是现代文学家鲁迅的散文集,此文集作为“回忆的记事”。</p> <p>作者: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曾用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曾字豫山,后改豫才,曾留学日本仙台医科专门学校(肄业)。“鲁迅”是他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也是他影响最为广泛的笔名,浙江绍兴人。著名文学家、思想家、民主战士,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p> <p>前七篇反映了作者鲁迅青少年时期的生活,形象地反映了他的性格和志趣的形成经过。后三篇叙述他从家乡到南京,又到日本留学,然后回国教书的经历;揭露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种种丑恶的不合理现象,同时反映了有抱负的青年知识分子在旧中国茫茫黑夜中,不畏艰险,寻找光明的困难历程,以及抒发了作者对往日亲友、师长的怀念之情。</p> <p>《朝花夕拾》里作者鲁迅用夹叙夹议的方法,以青少年时代的生活经历为线索,真实生动地叙写了自己从农村到城镇,从家庭到社会,从国内到国外的一组生活经历,抒发了对往昔亲友和师长的怀念之情,同时也对旧势力、旧文化进行了嘲讽和抨击。</p> <p>作者在批判、讽刺封建旧制度、旧道德时,多用反讽手法。表面上很冷静地叙述事件的始末,其实是反话正说,在叙述中巧妙地讽刺。比如在《父亲的病》中对庸医的行医过程细细道来,没有正面指责与批评,但字里行间处处蕴含着作者激愤的批判和讽刺。还有作者会运用人物的外貌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创造了许多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像《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旧学老先生寿镜吾;《阿长与山海经》中农村朴素妇女长妈妈;《藤野先生》中教学严谨的藤野老师。</p> <p>我最喜欢里面的《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文章。百草园记录了小鲁迅童年时无忧无虑的生活,他可以在百草园里面逗逗昆虫,看看花草,听长妈妈讲故事,拔何首乌根……这才是一个小孩的快乐。而不久后,他便上了学堂,这个学堂的名字叫“三味书屋”。作者应该也很怀念这段时光,他念书的时候我感觉他读的一点也枯燥,他可以在先生读书入迷是画画,还为了在三味书屋那边的院子玩得忘记上课。我很喜欢像他这样的童年。</p> <p>我觉得鲁迅先生本应该拥有一个快乐美丽的童年,像前几篇那样,拥有天真可爱的儿童的样子。但是因为笼罩在那个封建社会,时不时透出些迂腐的气息,鲁迅先生对那个社会十分不满,所以写出了后面的这几篇文章。从文章表面看,鲁迅似乎都是用了一些温情的文字,其实,他把愤怒藏得很深。有人说柔软的舌头是最伤人的武器,也许鲁迅先生正是想达到这个目的吧!</p> <p>六(1)四叶草中队</p><p>吕贝妮</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