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为加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全面落实学校疫情防控应急预案,提高学校应急反应能力,熟悉应急处置具体操作过程,促进学校防控工作的科学化、标准化、程序化,坚决打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保障全校师生开学后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3月30日下午,泗阳县王集镇小学举行疫情防控开学应急演练。</p> <p> 在演练之前,学校召开了“疫情防控应急演练工作会议”。会上,石云龙校长向全体教干和参与演练的老师重申了本次疫情防控演练的重要性,提出“演练即是实战”的工作要求,并带领全体成员再次学习《王集镇小学疫情防控应急演练方案》,稍后杨冬梅校长对本次演练活动做了详细的安排部署,进行责任分工,细化指导。确保应急演练的时效性,为开学防控工作提供预见性实战准备。</p><p><br></p> <p> 本次演练严格按照开学预案进行,根据学生入学的一日常规。模拟开学后一天的各个环节及突发应急事件时的处置程序。 演练项目包括:入校演练 班级演练 教学演练 餐厅演练 宿舍演练</p> <p>演练第一幕:入校演练</p><p>师生佩戴口罩排队入校,间隔1.5米。晨检老师使用额温枪对师生逐一进行体温测。</p> <p> 发现一名学生体温超过37.3℃,疑似发烧,晨检老师报告值班校长。将该学生带到留观区并登记备案。通过询问,如果该学生14天内无疫情重点地区旅游史、途径史或有确诊、疑似病例接触史,班主任联系家长带回家休息;如果该学生14天内有疫情重点地区旅游史、途径史或有确诊、疑似病例接触史,班主任联系家长,值班校长拨打120通知医护人员专车接诊。</p> <p>演练第二幕:班级演练</p><p>学生进入校门以后,迅速进入班级,在进入班级前班主任老师再次对学生进行二次测量体温。</p><p>班级在晨检、午检时,发现学生有发热、咳嗽、腹泻症状,班主任将上述情况及时报告年级主任和学校。同时班主任与家长取得联系,到校门口等候处置。同时登记因病缺课信息。</p> <p>演练第三幕:教学演练</p><p>课堂教学过程中,老师发现学生发热,咳嗽,腹泻等疾病症状,课任老师将上述情况及时报告年级主任和学校,由年级主任立即带至隔离室处置。同时班主任与家长取得联系,到校门口等候处理。及时登记因病缺课信息。</p><p><br></p><p><br></p><p><br></p> <p>演练第四幕:餐厅演练</p><p>中午就餐实行错时进行,就餐同学前往餐厅时按次序排好队,相互间隔1米以上,到达餐厅后依次用洗手液洗手,之后再依次序打饭,就餐时间同学与同学之间间隔1米以上,用餐完毕后立即带好口罩。年级之间间隔20分钟,确保一个年级用餐完毕后再允许下一个年级前往用餐。</p><p>2、学生用餐过程中班主任老师负责全程监护,监督所有用餐学生按要求排队、洗手就餐等。</p><p>3、用餐过程中如出现学生发烧、咳嗽等疑似症状,班主任老师立即将该学生就地隔离,同时报告综合协调组,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通知救治处置组全体成员携带防护用品马上赶到控制地点,立即展开处理,同时通知对外联络组做好上报。消毒防疫组等学生离开后立即对餐厅内外进行全方面消毒。</p><p><br></p> <p>演练第五幕:宿舍演练</p><p> 每天所有进宿舍学生均要在班主任或任课老师带领下与宿舍管理人员点对点交接。学生在进入宿舍有宿舍管理人员在宿舍门前进行测量体温。体检中无症状学生进入宿舍,若发现学生有发热,咳嗽,呕吐,呼吸困难等疾病症状,严禁进入宿舍。</p> <p> 本次演练为进一步加强学校防疫工作,查漏补缺,是全面提高学校疫情防控应急处置能力的一次“大练兵”。检验了开学预案的有效性,为顺利开学打下了坚实基础。学校会继续高度重视,将疫情防控工作落在常态化,提前制定谋划好学生开学后的管理方案。开学前后要做好充分的应急准备,根据上级部门的指引,积极配合做好疫情防控的各项工作,及时做好情况上报。</p><p> 演练结束后,校长和所有参加演练的成员召开了疫情防控应急演练总结会,对演练过程认真总结梳理。在接下来的工作中,学校将继续做好校园疫情防控工作,不断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守住师生员工的健康与生命安全。</p><p><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