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祭祖 我手画我心

晓丽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五台县东冶实验小学</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三(4)班</b></p><p><br></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font-size: 20px;">“文明祭祖,绿色清明”主题手抄报</span></p><p><br></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176, 79, 187);">清明节的由来</b></p> <p>  春秋时,晋公子重耳流亡时得介子推割肉喂之。为君后,烧山想逼出隐居的介子推,误将其烧死在老柳树下。晋文公定这一天为寒食节,第二年老柳树复活,便又定寒食节后一天为清明节。</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font-size: 20px;">清明节习俗 </b></p> <p>  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它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清明节的习俗很多,古人在清明这一天除扫墓,还有踏青、荡秋千、踢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而流传到现代,大部分地区都只保留了扫墓这一活动。 清明扫墓,是对祖先的“思时之敬”。明《帝京景物略》载:“三月清明日,男女扫墓,担提尊榼,轿马后挂楮锭,粲粲然满道也。”意思是“农历三月清明这一日,男男女女都去扫墓,提着酒壶酒杯,坐的轿子、骑的马上都挂着纸钱,道路上熙熙攘攘都是扫墓的人。” 如今,清明这一天,各地都有祭祖扫墓的活动。人们来到先人的墓前祭拜,摆上菊花、水果、糕饼,插上香点燃,女主人在墓旁边写着“后土”的石碑前烧纸钱,有的还会烧纸扎的轿子、房子等。男主人则用毛笔蘸着红漆把墓碑上的字描一遍。之后祷告,请先人保佑阖家平安。最后燃放爆竹,扫墓活动结束。不过,如今,为了安全起见,许多人把放爆竹改成了放礼花筒。人们把供奉过的水果、糕点拿回去给孩子吃,据说能保佑孩子健康。</p> <p>  清明节至,又到了祭拜先人,追忆逝者的传统时节,瞧,三(4)班一群可爱的孩子用自己灵巧的小手画出了多彩的清明节。</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font-size: 20px;">看,他们画得多认真</b></p> <p><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一张张可爱的脸,一幅幅漂亮的画,展现出孩子们提倡文明祭祖的热情。</span></p> <p>  通过这次手抄报活动,孩子们了解了清明节的来历,清明节的习俗,感受到了我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并向我们提倡文明、健康、环保的祭尊方式,让清明祭拜先人的传统习俗成为积极向上的民族文化。</p> <p style="text-align: right;"><i>编辑:薄晓丽</i></p><p><br></p>

扫墓

清明节

清明

祭祖

先人

祭拜

文明

寒食节

孩子

手抄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