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3.23---3.27教学总结<br> 这一周主要精讲的第一单元,让学生们学会在课文中抓住关键语句。知道关键语句在整篇课文中发生的具体作用,同时根据第一单元的语文园地的例句,根据给的三张图片,三选一去进行仿写。还有学会转述,对第一课《古诗三首》和第一单元日积月累的《卜算子·咏梅》进行了默写并批改。</h3> <h3>3.30---4.3教学计划<br> 精讲第二单元课文,在熟练掌握生字组词的情况下,学会提出问题,并能够自己试着去解决。在单元语文园地中,可以明白新闻的特点,以及背熟并能默写《江畔独步寻花》。</h3> <h3>3.30---4.3教学总结<br> 在读课文中学会提出问题,并能够自己试着去解决,并能简短的说新闻,进行小测,并进行成绩录入(1.满分是70分2.第二次成绩满分为100分)</h3> <h3>4.6-4.10教学计划<br> 简单的串讲第三单元课文,然后进行第五单元的精讲。让学生了解按一定顺序写景物的方法,学习按游览的顺序写景物。</h3> <h3> 已经开课一个多月的时间了,我们各位老师举行了“网上家长会”,针对孩子在课堂、作业的表现和家长探讨,希望在这段时期能够保证孩子学习效果。</h3> <h3> 读书笔记系列<br> 阅读,让孩子成为天使<br> <br> 这次讲授主要有四章的内容,第一章《幼儿阅读为什么很重要》、第二章《幼儿阅读存在的问题》、第三章《幼儿阅读的原则》、第四章《如何为幼儿选择图画书》。<br>童年的秘密远远没有发现。童书的价值远远没有被认识。对于幼儿阶段的孩子来说,这两句话不仅同样适合,也许更为迫切。当我们习惯将幼儿园的教育称之为学前教育时,惯性思维让我们往往忽略了其实从出生开始,儿童就已经在学习,而且一定意义上,在小学以前的学习更加重要。第一章中提到某些国家的人为了让孩子喜欢上阅读所做的各种方式方法,犹太人在书本上抹蜜,让孩子去舔。新加坡人婴儿一出生,除了喝奶睡觉,还能办理借书证。政府鼓励新父母与婴儿以“读简单的故事”、“唱儿歌”进行家庭早教。而通过大数据可以知道,阅读和学业从来就是不矛盾的。<br> 第二章中提到幼儿阅读存在的种种问题,首先是父母对幼年儿童阅读忽略和无所适从,中国的全民阅读处于较低水平,缺乏阅读能力和阅读体验。其次,幼儿园小学化的功利性阅读,家长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给孩子报各种辅导班、兴趣班。最后是互联网时代引发幼儿的阅读困境,家长的阅读方式也影响到孩子对阅读方式的选择。阅读“电子化”渐渐成为孩子的日常。<br> 第三章主要讲的是幼儿阅读的原则。幼儿阅读的基本主张,分为五个中心。真善美中心、儿童中心、故事中心、绘本中心和共度中心。真善美中心即在阅读选择上,注重选择经典的同时,也要关注幼儿阅读结构的丰富性和均衡性。儿童中心即是对于幼儿图书的选择,要从儿童的立场出发,在幼儿阅读上既要注重儿童兴趣为主,也要关注幼儿图书馆内容的健康和多样性的引导。故事中心既是故事的各种巧妙结构,增进人的心智成长。中国古代有句老话: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而杜威也认为,人的心智生活的轮廓形式,在人生最初的四五年中就已经形成了。故事能够产生和保持幼儿对阅读的好奇心,所以选择怎样的故事就显得非常重要。而在幼儿阅读的故事选择上,既要注重故事趣味性,也要注意在童书类型与阅读主题上的引导。在绘本中心中苏霍姆林斯基早就认为,图画是发展创造力和想象力的手段之一,并且坚信儿童的图画是通往逻辑认识的道路上必不可少的阶段,同时有助于发展儿童对世界的审美观点。共读中心 ,“新教育实验”早在2007年的年会报告中便提出和阐释了“共读共写共同生活”的理念,我们认为,共读是一个班级、一个家庭、一所学校、一个社区、一个国家乃至于整个人类通过阅读继承共同的文化遗产,拥有共同的语言和密码,从而能够共同生活的最重要的途径之一。<br> 第四章是共读共写共同生活,在朱老师视频讲授中,提到最近的阅读的几本书,分别是《男孩、小老鼠和蜘蛛》、《呼唤我的猫》、《鹿角舟》《大海遇见天空》、《爸爸,为什么?》、《世界的形状》,我们深信,通过阅读,每个孩子都能找到生命的底色,拥有不服输的底气,了解生命的意义,从而过上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h3> <h3> 张丹丹如何给孩子选绘本读书笔记<br> <br> 汉字是象形文字,就是一个个图画一样,高频率出现在绘本里的汉字,其实孩子已经悄悄认识。<br> 如果想要宝宝在阅读中找到乐趣,产生对学习的兴趣,父母首先需要掌握的就是如何给宝宝选择一本适合的绘本。宝宝的绘本,根据其年龄来挑选,孩子在不同时期对于事物的兴趣是不同的,父母需要掌握其发展规律来为孩子挑选。<br> 环境会影响读书的心情。我们在看书的时候并不是每一个时间段或者每一个地点都可以用心的读书,所以时间和环境很重要。所以,给宝宝读绘本的时候要选择舒适的环境,并抽出固定的时间培养宝宝的阅读兴趣,养成阅读习惯。<br> 比认识几个字更重要的是孩子从小开始对阅读产生兴趣。从而对书本亲近,从而对未知好奇,孩子们从绘本中看到更大的世界,更多的美好,这远比认识几个字强。<br> 千万不要一下子就上高难度,那样孩子会没有信心。孩子会在一段时间不停的问“这是什么字”,妈妈们仔细观察,这个时候就要有意识地认真回答孩子,可以加上识字卡片围绕着孩子问的这个汉字进行识字拓展。</h3> <h3> 一个线上“网管”的自我修养<br> 理念转型,相比于传统课堂,在线教学在形式上转型很容易,传统课堂是粉笔、黑板、板书,现在是利用网络进行教学。但是线上教学不是简单的复制线下课,首先理念要转变。线上教学的目的仍旧是把线下课堂需要传达的知识传达给学生,从这点看线上线下区别不大。最大问题是,线下课堂是面对面的,而线上教学有空间距离,这不仅仅是一根网线的距离。而是教师如何适应互联网的快节奏,在短时间内取得学生们的信任、进行知识和内容的传达?<br> 知识碎片化,将大的知识点分解成若干部分。线上教学的性质特殊,虽然每天的课表和作息时间固定,但时间效率和受众状态不一样,很难在短时间内让学生从头到尾将所有的知识点全部连贯起来。这就可以将知识碎片化,再讲知识点前后之间的联系,等学生熟悉之后,再进行整合压缩。<br> 教学时间零散化,考虑到学生、网络、课程排布等问题,教学时间可以相对零散一些,毕竟直播上课很难与学生直接互动,白天讲一部分,收集学生的反馈,晚上做答疑和另一部分直播,这样教学时间零散,学生也更方便。<br> 传播模式简单化,很多直播软件操作界面较复杂,老师上课时间有限,不能花太多的时间在操作界面上,尽量选择简单快捷的软件。线上教学设计需要适当考虑以上三个原则,这是思路转型。理念转型也很重要,一名人民教师要去转行当主播,讲课的方式不能与以前一样,需要适当的幽默、优美、有趣,而且网络有很多限制,还需要在现有条件下持续摸索。<br> 所谓智慧课堂,相对以前最简单的粉笔、黑板,就是利用互联网技术,在重构原有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过程、教学评价的基础上,充分、合理、高效地利用信息技术和相关设备,支持学生开展探究及问题解决,最主要的还是想办法传送知识。<br> 课堂交互,关于课堂交互是一个有意思的话题,线上教学的互动不再是即时的。学生对着摄像头不动,老师以为学生卡了也就不会叫他回答问题了。<br> 交互方式要借鉴组合,交互频率尽量不要太多,中间稍微调动一下气氛,在适当时候留出作答时间。同时直播的时候要录屏,提醒学生回看以便巩固知识点,老师自己也可以回顾课堂交互效果,以便更好地进行答疑辅导</h3> <h3> 余胜泉多媒体认知力理论<br> 微课的好坏,也是有理有据的。首先是认知负荷理论,工作记忆的能量是有限的,而长时记忆在本质上是无限的。认知负荷是由内在认知负荷、外在认知负荷和相关认知负荷三部分组成。<br> 内在认知负荷是由材料本身的固有特性(如难度和复杂度)和学习者原有的知识水平,以及这两者的交互作用决定,一般认为内在认知负荷是相对固定的,不能被教学设计所改变。外在认知负荷来源于教学材料的呈现方式和教学设计,一般与教学内容的不合理组织和设计有关,能通过教学内容和设计有关,能通过教学内容的重新组织和设计进行调整。相关认知负荷是与学习者主观领域相关的信息,指学习者在图式建构和自动化过程中意欲投入的认知资源的数量,它与学生的认知努力有关提高学生的相关认知负荷,可以引导学生利用剩余认知资源进行深层次的图式建构,是图式建构和自动化的工具。<br> STEM教育如何实现合作共赢<br> 未来五年内,以高新技术产业导向的教育以及相关的教育模式变革会是一个主导的领域方向,同时兼顾教育公平、教育均衡化等发展诉求,这个歌过程是缓慢的、必然和持续的。STEM教育、创客教育也正是这个背景下产生的,这也是大家看好这个行业的原因之一。<br> 国家发展战略主要是以高新技术产业为核心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教育发展趋势主要是人才培养变革呼应国家发展需求。领导发展趋势主要是新任教育管理部门的相关领导都有相关教育专业背景。行业发展趋势主要是从关注教育管理需求相关向关注教育教学(学习)变革的需求转变。正是由于有了人才缺口、教育升级还有政策的利好才刺激了教育需求的转变。<br> 为什么众多的从业者施展不开?主要是由市场把控能力弱、产品开发水平低、服务规模化水平有限等原因造成的。懂教育但不懂产品,“作坊式”内容研发模式,内容和产品无法分离,效率低无法快速推出好又多的内容产品,小而美、人即内容、只有区域服务水平、无法有限扩大市场占有率。<br> 而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就需要去提高这三种能力,引导需求能力、产品研发能力、服务交付能力。对应的三种产品分别是硬件产品、内容产品、服务产品。<br> </h3> <h3> 李雅婷:在线教学中“教”与“学”的设计<br> <br> 从在线校本教研组织与管理、课堂教学与管理、教学技能评价与考核等角度,帮助校长、老师切实有效地解决在线上教育教学中遇到的问题。<br>一、在线教学中的“教”与“学”<br>1、现场教学<br> 有“教”一定有“学”,有“学”不一定有“教”。<br> 在传统的现场教学中,教学过程或多或少带有一些强制性。“教”一定有“学”,因为处于同一个物理时空,老师释放信息,学生只要在这个时空内,就一定会接收到这些信息,无论接收效果和老师预期是否一致。<br> 同时,学生身在这个时空里,也会自己从同学、从教学资料中获取更多老师以外的信息,或者是在这段时间和空间里,自己完成一些探索,自学内容。也就是平时说的:上课走神。<br>2、在线教学<br> 有“学”一定有“教”,有“教”不一定有“学”。<br>1. 碎片化教学<br> 整个的教学过程非常碎片化。这种碎片化不仅仅是教学内容层面上的,整个教学过程里面每一个步骤,发生的时间、地点甚至“教”的提供者都因为这种碎片化,变成了不固定的。<br>2.不固定的“教”:人人即教师<br> 基于目前的互联网大环境,人们更加高频次地通过网络信息学习知识,例如通过短视频APP去学习制作凉皮、蛋糕,提高厨艺,或是学习绘画、乐器等等。提供信息、知识的人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老师”这种单一角色,当前的线上教学模式是人人即教师,每个人都可以传递信息、分享知识,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信息的源头。线上教学是从传统的“一对多”变为“多对多”的模式。<br>2. 非强制性在多对多的线上教学模式下,学生不再接受“强制传授”的传统方式。由于线上教学较之传统教学具有“空间分割性”,学生不再被强制要求坐在一间固定的教室里,不得不接受特定的内容,不论这个内容他是否感兴趣。另一方面,由于线上教学的“空间开放性”,对于教学内容不感兴趣的人可以随时选择离开课堂,而对于教学内容感兴趣的人亦可以随时进入课堂。那么对于教师来说,内容的选择和把控就成为了一项巨大的挑战。<br>2、 在线教学中的“教”的设计<br> 目前受疫情影响,我们暂时打破了学校的“围墙”。但是这种情况在未来很可能成为常态。由于线上教学模式的非强制性,教师就需要优化教学设计。由于在线教学信息传输方式与传统教学方式的差异,大多数人主动选择的内容具有一个普遍特性——易学性,教学内容的难易度会直接影响学生是否愿意尝试学习,抑或是对于学习内容浅尝即止。回到教育的核心,吸引人的教学内容一定是符合人的认知发展逻辑。<br>3、 在线教学中的“学”的设计<br> 我们要时刻记住:特殊时期强制无用。一定要明确:学生如果动机不够强烈,先解决动机问题。如何解决动机问题:1.教学不只有教授这一种方式;2.组织教授不只有视频这一种方式。<br> 对于小学生来说,固定内容但学习动机弱时,建议大家不要自己做讲授工作,而是更多地找一些可用的公共资源。比如数学的小动画的小视频直接提供给学生,让孩子利用非常精美的公共视频,完成学习任务。<br><br> 汪晓东:“以练代管”遇见更好的课堂<br> 网课”大范围开展以来,许多专家老师针对“在线教学如何操作”的问题进行过分析、讲解,但是许多一线教师仍然感觉摸不着头脑。汪晓东教授从直播和录播的优劣势分析入手,对网课的主要困难及解决方式进行了详细讲述,提出“以练代管”的网课操作核心理念,并列举了实践案例加以说明,最后从多维度、多层面给出可应用的实操建议。<br>1、 直播还是录播?<br>留住你的人留不住你的心<br>学生要不要开摄像头?要不要打卡?如果没有这些操作教师不知道学生在干什么。但这样学生很可能只是形式上坐在那里,思维没有跟着老师走。<br>无法观察到学生学习状态<br>通过一个小小的摄像头,无法得知学生是否听懂。<br>直播对技术要求较高<br>总体来讲直播要比在教室上课复杂,无论是技术还是个人调整。<br>直播对老师要求高<br>很多老师对着摄像头讲课比较紧张的,而且网课你不知道在学生的手机或者电脑旁边还有什么人就会更紧张。<br>方案太多<br>方案多未必是好事,因为这增加了太多的选择成本。<br>2、 解决办法<br>1.不要预判<br> 网课对学生的管控效果会比课堂教学差很多,所以我们的期望值要适度。<br>2.网课只是暂时的<br> 很多老师说上网课特别烦躁,不熟悉也不擅长,又强势要做。但再过不久应该就会返校了。<br>3.网课也有好处<br> 比如我们不需要坐班,可以灵活调整时间。<br>4.问题是“网”导致的还是“课”导致的<br> 我们要找到网课上不好的根本原因,“网”不好还是“课”不好,归根还是“课”的问题。<br>5.失败是常态,成功是变态<br> 全世界都没有如此大规模的在线教学,这是史无前例的,新事物没有人能从开始就百分百把握好。<br> 一轮一轮的题目学生偷懒也不容易。因为这一轮的题目学生没有做完,没有交或者做的比较差,就会知道学生在这个地方出了问题。现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不管你交不交,老师都知道学生的状况。如果这一块儿大家都做错了,那老师就需要琢磨一下是不是这块没有讲明白,如果那一块儿大家都没有完成这个题目,那老师就要反思一下,是不是我这个这一块儿上给的题目量太大。所以我们都要有这些依据才能进行调整,这是现在我们在线教学网课里的一个大问题,或者说需要突破解决的问题。<br><br> 刘文江:在线教学的系统建构与学校转型<br> <br>1、 教育与信息技术<br>2012年被大家公认为“慕课元年”,大规模、开放性、在线课程应运而生。在这种形势影响下很多在线课程比如哈佛、斯坦福、耶鲁公开课,国内网易公开课、很多大学的公开课声名鹊起。但是这些公开课没有得到实践应用,尤其是对于自主学习能力、自我管理能力弱的中小学生,一度被认为非常不贴合教育教学与管理。<br>2、 疫情与教育政策<br>教育与技术之间的博弈,在2020年进入了特殊时期。在全民抗击疫情时期,国家在各个方面采取了不同的隔离措施,其中重要的一个措施就是推迟寒假后的返校时间,这个举措在国家的各项正式文件中都有体现。2月6日教育部防疫工作领导小组发布了以信息化支持教育教学工作的通知,通知明确指出:“扎实做好教育信息化工作,支持学校延期开学期间线上教学工作开展”、“ 积极支持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包括发布通知、组织网络教学、开展家校协同、辅导学生学习”。<br>2月12日教育部办公厅和工信部同时发布了中小学生在疫情期间“停课不停学”的政策,停课不停学”这个词至此被广大教育工作者所熟知。通知发布后,每个省份对信息化支持教学的名称不同,如湖南省称为线上教学,湖北省称为网络教学,江苏省称为在线教学,湖南省称为网上教学等等。名称的差异反映了我们突然进入信息化的手足无措,大家不清楚应该怎么样推进这项工作。<br>3、 探索与存在问题<br>“停课不停学”以来,每个学校、每位老师、每位同学都在通过网络的方式开展自己的学习,这种探索非常有意义。当然这种探索中也不免会出现很多的问题,比如说,我们很难看到一个集学生的“学”、老师的“教”和学校的“管”为一体的教学管理平台。<br>传统网课老师和同学们是通过一些社交软件和直播平台来完成教学任务。而这些平台并不是为教学专门打造的,所以在学习过程中、在老师教学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br>4、 还原与学校转型<br>在线教学的备课是整个教学中特别重要的环节,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通过在线提供各种各样的备课资源、整合课标要求、教材梳理、教案和学案的教学设计以及练习作业等准备工作,让老师的备课能够有抓手。<br>我们提倡集体备课,让大家协同合作,在线进行资源编辑工作。可根据不同学情,个性化的使用备课成果,分工合作既可以提高备课的质量和效率,也能够让老师们之间的协作更加紧密。<br> 读书笔记<br>管理方面:<br> “全员参与,相互制衡。在我的班级中,学生人人都是管理者,人人又都是被管理者,管理因时而动,权利彼此制约,而教师则处在一个驾驭、服务的位置上,如此管理,教师如何不轻松?”<br> 魏书生经常出外参加各项活动,但他的学生还能自己管好自己,学得那么好,跟他的善于管理是密切相关的,想想我自己真的自愧不如,天天对着学生,却没能管理好,也许是自己没能放手让学生改,也许是没有教给学生管理的方法。我真的需要多看看有关部门管理方面的书籍了。<br> 感谢魏书生,是他让我知道了我需要进步,是他让我重获对读书的兴趣,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 我要提高我的素质,增长我聪明和才智,增强我的教育艺术,让学生喜欢我,喜欢我教的学科。我要读书,多读书,读好书!<br> 读书笔记<br>修身方面:<br> 魏书生认为“人与岗位,好比是娘与孩子。娘为孩子付出得太多了,因此,孩子总是自己的好。人家的孩子再好,你再爱又有什么用?爱也白爱。从利益来说,活在哪?爱在哪。一定要爱自己脚下这一片生存的土地。”<br> 我知道,一名教师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老师的言行对学生有着很大的影响,要做好工作必须要热爱工作,要尽心尽力地教好每一个学生,不求什么名利,只要对自己对学生无愧!一 个教师能不能与时俱进,关键看教师的学习力有多大,学习的知识能不能合理的应用在课堂教学中和反映在教学效果上,教师如果在教学中很好的运用教学机智,那将充分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指导,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变要我学到我要学。要做到这就必须要多读书多消化,借鉴别人的经验,融入自己的见解去做好工作。</h3> <h3> 在网上教学之余,同学们都有实践教育活动,比如帮父母去做一道菜、给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啊洗洗脚、锤锤背等活动,去丰富自己的生活,学会感恩,体会父母的不易。</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