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花开,馨香满怀——记方城一小五年级作文教研活动

包明成

<p>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积极向上,表达真情实感。</p><p> 一直以来,写作教学既是重点又是难点。当前因疫情而延期开学,国家号召要“停课不停学”。我们觉得要做到“停课不停学”的同时,更要做好网上作文教学。2020年3月28日我们五年级语文教研组,开展了网上作文教研活动。</p><p> 教科室张臻主任对我们前一段网上作文教学工作进行了总结,对前一段作文教学工作所取得的成绩给予肯定,对这次教研活动做了精心安排部署。</p> <h3>五年级语文组召开作文教研会<br> 大家从作文的审题、选材、提纲、分段、细节等多角度、多方位探讨作文教学,各抒已见,讨论异常激烈!</h3> <h3>五(1)班语文老师 李 娜</h3> <h3>李娜老师说:<br>  关于作文选材:<br><br>      孩子的作文选材经常犯一些失误:(1)司空见惯的“大套路”。一写老师就是辛勤改作业,一写父母就是送伞,一写朋友就是感情破裂再和好。(2)材料真实,但不会挑选,即不够典型。<br><br>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旧瓶装新酒。也就是在原来的材料的基础上,选取不同的角度来翻新,如写老师,可以通过外景来表现对老师的爱。(2)从细节入手。一个旧材料,如果我们从细节入手,就可以使材料翻新。如写母爱,我们写妈妈晒被子,要是把妈妈晒的动作描写细致就新颖了。(3)反弹琵琶。有些材料看似不合题意,但我们用巧妙的技巧就会变新颖。如,还是母爱,但如果我们就选母亲不爱我们的画面,但最后解开谜底,母亲是用心良苦,是不同方式的爱。<br><br>  文虽无定法,但却是有规律可循的,只要我们仔细观察,潜心研究,作文训练是可以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的。希望通过这次教研活动、通过咱们语文教师的努力,在作文教学中走出困惑,寻到源头,汲取活水。<br><br></h3> <h3>五(2)班班主任兼语文老师 包明成</h3> <h3>      包明成老师说:<br>  关于分段,我认为可以用这样几种方法来指导学生:<br>        1、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分段<br>        凡是记叙事情的文章,都要把事情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写清楚。不管文章是“顺叙”还是“倒叙”,教给学生把事情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分别作为一段来写。<br>        2、按时间的变化分段<br>       有些文章要按时间的变化来叙述。写习作时,我们要教给学生按照时间的变化分段,将同一时间的内容归为一段。<br>        3、按地点的变换分段<br>        一般游记、参观、访问类的文章多采用此种方法。我们要教给学生写作文时可以按照地点的变化来分段,把属于同一个地点的内容归为一段。地点变了,就另起一段。<br>        4、按事物的内容和性质分段<br>        一般状物、写事、写人的文章,多可采用这种方法分段。我们要教给学生在写作文时只要弄清楚自己想从哪几个方面来描述人或物的,那么,一个方面就可归为一段。<br>        5、按文章的结构分段<br>        有些习作可以用典型的三段式,即总分总.开头有个总起段,结尾有个总结段,中间部分分述的内容作为一段.<br></h3> <p>五(2)班部分学生优秀作品展示</p> <h3>五(3)班班主任兼语文老师 张 臻</h3> <h3>张臻老师说:<br><br>关于提纲:<br><br>作文前应该写好提纲,这是保证作文成功的一项重要举措。老舍先生说:“有了提纲心里就有了底,写起来就顺理成章;先麻烦点,后来可省事。”切忌“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是哪里。”提纲写好了,段落也就自然分清楚了!<br><br>关于选材:<br><br>教给孩子选材口诀:熟悉最重要,真实才可靠;典型方有用,新颖为最好;不在大和小,关键在于巧;品味要求高,情真应记牢。<br><br>教给孩子选材要领:1、求真。尽量写自己生活中熟悉的人和事,真实的反映现实生活。2、求精。要选择典型有意义的材料,以少胜多,切忌面面俱到,蜻蜓点水。3、求新。要放弃“你有我有大家有”的材料,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奇。4、求小。有些学生为了创新选取重大的、热点的事情来写,但有时由于并非亲身经历,认识高度不够,反而影响了文章的感染力。要从小处着手,从细处落笔,以小见大。5、求品。文章要熟练运用各种修辞手法及写作技巧揭示文章主旨,做到:腹有诗书气自华。6、求情。也就是作者对生活的理解感悟,在文章中加以提炼升华,文章才会有血有肉,充满真情!<br><br></h3> <h3>五(3)班的部分学生优秀作品</h3> <h3>五(4)班主任兼语文老师 王 欢</h3> <h3>王 欢老师说:<br>关于遣词造句:<br>  积累词语为的是能在文章中或生活中去运用,所以要引导学生经常温故而知新,使所积累的词语不被遗忘。学生积累的东西引导学生真正理解了,领会了,尽可能地用过了,才有可能积淀为他们自己的东西。鼓励学生在生活中或者习作时大胆地运用所积累的词语,还要努力为学生创设运用语境。如通过一些活动,展示一些场景,让学生说说联想到的警句名言;组织分组竞赛,看哪组写出相应的词语多。 如写出表示“看”的字词;表示“人物心情”的成语;表示“春、夏、秋、冬”的成语;带有动物名称的成语;数字开头的成语等等。通过一系列活动,巩固复习所积累的词语,又激发学生积累词语的兴趣。</h3> <h3>五(4)班部分学生优秀作品</h3> <h3>五(6)班班主任兼语文老师 张运书</h3> <h3>张运书老师说:<br>  关于作文审题技巧:<br>  俗话说 ” 下笔千言,离题万里!“文章的立意取决于审题。审题不清,那么立意就不准;立意不准,就会出现偏题、跑题现象。“<br>  怎样对学生的作文进行审题训练呢?技巧如下:<br>1、总体认知法<br>  这是审题活动中最常用的一种技法,这种方法要求对题目中的每一个字、每一个词的含义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都要认真地推敲、揣磨、辨析、然后综合起来,从总体上把握文章的题目 。<br>2、捕捉题眼法<br>  文有“文眼”,诗有“诗眼”,题目有“题眼。所谓“题眼”就是作文题目的关键之处。审 题 抓住了题眼,就抓住了题目的核心与重点。在大多数情况下,题眼往往是由题目中的定语或状语来充当的,如“我们的新班长”,“新”是题眼。<br>3、题意引申法<br>  有些作文题目的词语除了具有表面意义之外,还具有某种象征含义,对于这类文题要仔细寻 找其字面意义的背后隐含的某种深刻意义或象征意义,这类题目往往是以某种自然景物作为 题目,如《路》、《小草》等。<br>二、具体做法是:<br>1.弄清题意。<br>  若是话题作文,则围绕话题立意。若是命题作文,则分清类型,题目即观点,铺展成文即可;<br>2.弄清范围。<br>  好的作文命题,每个字都有特定的意义和作用。命题作文审题分析时,必须字斟句酌,不能漏掉一字一词。<br>3.弄清体裁。<br>  文章用什么体裁写,也就是用什么形式来表达,这也是命题作文审题必须弄清楚的问题。<br>3弄清中心思想。<br>  中心思想是文章的一个纲。有的题目,就直接提示了中心思想,如《记一个勤奋学习的人》。<br><br>  总之审题的方法很多,擦亮慧眼,动脑分析,方能写出优秀的作品。</h3> <h3>五(6)班部分学生优秀作品</h3> <h3>五(5)班主任兼语文老师 段中歌</h3> <h3>段中歌老师说:<br>  关于细节描写:<br>  一、注重典型课例的讲解,让学生认识细节描写的优势<br>  我们可以从课文入手,在平常的教学中灌输“细节描写”的概念,引导学生找到一些细节描写较精彩的文章,反复地朗读,帮助学生分析细节描写所包含的写作技巧,文中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对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就是进行细节描写的金钥匙。<br>  二、通过课内阅读摘录精彩片断,练习仿写,模仿写作技巧<br>  在明确了细节描写的一定技巧之后,可以指导学生将课内文章中细节描写的片段摘抄下来,然后再应用相同的手法仿写一段话。还可以要求学生仔细观察身边某一个人说话时的神态、动作等方面写一段话。<br>  三、向课外延伸,通过观察生活细节,拓展作文思路增加积累,由仿到创<br>  选择一些优秀的细节描写的句和段让学生摘录,学着老师在课堂上的分析方法去品析细节描写的精妙之处,紧接着再来一段自己的创作。这就是的“抄——品——创”。<br>  叶圣陶先生说:“生活就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活泼泼地流个不停。”细节描写,会激发学生写作兴趣,是提高学生习作水平的行之有效的方法。<br></h3> <h3>五(5)班部分学生优秀作品</h3> <h3>五(7)班语文老师 王 娟</h3> <h3>王 娟老师说:<br>写作贵在一个“真”<br>     作文教学应完成的主要任务是: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与真切体验。写作贵在一个“真”,那么如何引导学生写出感情真挚的文章呢?<br>一、关注生活 <br>关注生活首先应从“小”入手。<br>其次从“细”处入手。 <br>二、认知生活 <br>首先,通过阅读引导学生认知生活。 同时在阅读中还要引导学生带着问题思考生活。 其次学生还要善于认知生活中的人和事,善于积累。 <br>三、感受生活 <br>   感受生活首先要引导学生面向社会,直接参与体验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让学生到社会实践中去观察、去倾听、去感悟、去享受大自然的恩赐。其次,要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人生,善于联想和想象。 <br>  总之,在作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写真情实感的文章,就要让学生关注生活找源头,认知生活打基础,感受生活悟哲理,引导学生在写作时做到有真意去粉饰,不做作、不卖弄,会用平实、简洁、流畅的语言抒写自己的真情实感,这样就能做到用我手写我心,用我心抒我情,就能写出内容充实、语言生动、有真情实感的文章来。</h3> <h3>五(7)班部分学生优秀作品</h3> <h3> 通过这次教研活动,我们一致认为提高对阅读的重视程度,养成在阅读中积累写作素材的习惯语文阅读与写作是密不可分的,阅读是写作的前提。只有学生学会阅读,在阅读中积累写作素材,才能够写出好作文。因此,今后我们在作文教学中必须提高对语文阅读的重视程度,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善于发现阅读材料中的闪光点,并且记录在日记本中,为今后的写作提供帮助。由于学生辨别阅读材料优劣的能力不足,所以我在日常工作中会给学生推荐阅读材料,避免小学生阅读不利于成长的文章。还要让学生涉猎到广泛的知识,从而积极扩充写作资源,逐渐培养写作技巧。<br>  小学阶段作文教学任重而道远,需要我们认清现实,立足长远,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提高学作文教学质量。我们坚信,只要我们抓紧、抓实、抓好作文教学这条线,一定能让习作的百花园里百花争艳、万紫千红、硕果累累,一定能让我们馨香满怀!<br><br></h3>

学生

作文

五班

文章

审题

语文

老师

细节

写作

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