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自年前新冠疫情爆发开始,到现在足不出户已俩月有余,虽然政府开始逐步解禁,但个人认为还是再捂一段时间为妙。倒不是我很宅,相反,户外运动是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部分,想当年每个周末雷打不动的和朋友结伴走绿道,锻炼会友赏景踏青几相宜,毫不夸张地说这为我的生活增添了最为浓墨重彩的一笔,至今仍历历在目。</p><p><br></p><p>那是在2014年初,被某个喜好徒步的朋友拉进一个绿道群。不得不先说说绿道群的群主赵叔,正是因为他,我参加了这个群体,两年后,也是因为他的辞别,我也渐渐减少了群活动。2017年离家仅几步之遥的人才公园落成,这里湖光山色鸟语花香,还是个徒步爱好者的天堂,自然而然的成为我徒步的首选地,也就彻底退出了绿道群。</p><p><br></p><p>赵叔是个可敬可佩又可爱的老人。说他是老人其实并不准确,尽管他已68岁,却精神矍铄,走起路来虎虎生威,速度不亚于二三十岁的小伙子,用一个群友的话说,赵叔是个步入70的耄耋之年,却有着60岁的精神风貌,50岁的心脏,40岁的强健的双腿,30岁的心态。 </p> <p>说赵叔可敬,是因为他有一颗公益的心。</p><p><br></p><p>作为活动的发起者和组织者,从踩点包车餐食他都亲力亲为,踩点的费用从来都自掏腰包,留意着行程中的路线的长短,路程的易难及费用,力求用最底的费用,享受最美的自然风光,让徒步成为集锻炼身体和愉悦身心为一体的活动。 </p><p> </p><p>说赵叔可佩,是源于他丰富的阅历和较广的人脉。</p><p><br></p><p>他以敏锐的眼光多角度地审视踩点的环境,评估其可行性,以最高的安全系数达到尽善尽美的徒步效果。尽可能地联系他认识的当地的旅游局的负责人或边远山村的村长村委,协助他完成踩点工作或成行后的一应接待工作,让我们的徒步轻松而有着浓浓的人情味。有个熟人总是好办事,不但可以品尝到地道的风味和小吃,还经常可以近水楼台先得月地了解到当地的迭闻趣事或历史人文。</p><p><br></p><p>说赵叔可爱,则是他那颗不服老的心,幽默风趣且思维敏捷。</p><p><br></p><p>赵叔常常要宣布些群规群纪群风的事项以及对某些问题的态度及处理方式,条理清晰,逻辑性强,令人折服。同时他的执行力度也很强,正因为如此,绿道群才得以规范地成长。</p><p><br></p><p>私下里他和我们谈笑风生无话不说。记得有一次我们在夸一位美女是群里的一枝花时,美女受用的同时话锋一转说:“赵叔,你才是一枝花!”</p><p><br></p><p>赵叔嘿嘿一笑,自嘲地说:“什么花,我是老眼昏花!”他的话配上他那促狭的表情,把我们逗得笑翻了。其实我心里都一致认为,赵叔就是我们精神上的一枝花,众心所向,众望所归。</p> <p>记得第一次参加绿道群的活动是去东莞大屏嶂。</p><p><br></p><p>印象最深的是刚进山的那一片竹林,弯弯曲曲的石仔路、潺潺的小溪水、无数个石拱桥都掩隐在翠绿的竹林中。</p> <p>一条条小路四通八达,看不到尽头。偶尔视线开阔,或是一潭湖水,亭台水榭相映成趣;或是一丛嶙峋假山,怪石林立;要不就是个弯弯绕绕的九曲回廊,雕梁画栋,古风遗韵……走在竹林里,你永远不知道下一个开阔处会有什么奇特的景观在等待你。</p> <p>第二次的群活动,就不仅仅是徒步那么简单了,堪称是一个两天的省内游———阳江海陵岛。</p><p><br></p><p>第一天直奔阳江温泉度假村,中饭后小憩片刻,沿着度假村外围徒步环形一圈两小时近十公里后,待身心放松地泡入温泉池时,那感觉简直太妙了。</p><p><br></p><p>正值清明前后,天气特别不稳定。刚进入温泉池不久,突然电闪雷鸣,暴雨如注。躲到有遮蓬的地热区,看着树叶红花随风雨飘落。不一会儿,雨渐渐停了,群友陆续走出屋檐,嘻嘻哈哈地继续泡泉,丝毫没有影响兴致。</p><p><br></p><p>果真是 “满眼游丝和落絮,红杏开时,一霎清明雨”。</p> <p>晚餐别有情趣,群友刘玉兰的朋友执意要请我们吃饭,盛情难却,我们跟她到了东岛。</p><p><br></p><p>东岛、海陵岛、闸坡位于同一海湾,闸坡靠西,是规范成熟的海岸休闲地,已营业多年。海陵岛居中,东岛自然地处东面,尚未开发。</p><p><br></p><p>我们吃饭的大排挡就在海边,所有的海鲜食材全由当地渔民提供,甚至即捞即烹。瓜果蔬菜则自给自足,相当新鲜,有点集海鲜与农家乐为一体的味道。很多海鲜叫不出名字,我们边吃边猜边问边品边评,笑料百出,别具趣味。 </p> <p>入住的酒店更是惊喜连连,意料之外地安排在一家五星级酒店。豪华阔气,充满了浓郁的南亚风情。</p><p><br></p><p>每个细节都高大上,酒店房间还配一个观景的小阳台,凭栏而眺,几步之遥的地方,就是岛上的十里银滩,沙滩海浪尽收眼底。</p> <p>第二天起了个大早,天蒙蒙亮时就乘船出海。</p><p><br></p><p>租用的船很大,可容纳五十多人。船头是驾驶舱,中间是客舱,船尾是甲板。船主打开了k 歌,刚好填补了昨晚我们几番寻寻觅觅没找到k 房的遗憾,于是乎,船舱摇身一变极其荣幸地充当了k房的角色。跟着大家哼唱了几曲,突然瞟见窗外的天色明朗起来,想想别辜负了这美景,我上了甲板。</p><p><br></p><p>海面平静辽阔,有点儿微风,带点腥味。虽然是阴天,好在视线清晰,空气新鲜。对于我这个在近海城市生活的人来说,海景虽然看惯看熟,但从未看厌,况且每一处的海景都千差万别。此时,远山如黛,在云层的移动下时隐时现,若有若无,像是遗落在人间的仙境一般。还有偶尔飞来的海鸥,时尔擦过水面,时而直冲上天,或悠闲翱翔,或成群飞远,为这长空白云幽幽碧水增添了几分灵动和生机。</p> <p>船家在船尾套了一个网,捞鱼。</p><p><br></p><p>靠岸起网,一个多小时的航行只捞到可怜兮兮的刚刚覆盖过盒底的活物,其中以小蟹小虾居多,沒见什么鱼类,倒有几个大得可以做工艺品的螺和贝壳。</p><p><br></p><p>还有一只小河豚,瞧它那正郁闷着不小心落入鱼网而气鼓鼓的模样,肚皮胀的跟一个小球一样,可爱极了。看在它那点小个头还不够我塞牙缝的份上,放它一条生路吧。刚刚把它丢入水中,身体就像泄了气的皮球一样瘪了,却是头也不回撒了欢一样的游了开去。</p> <p>记得有一次是去坪山的聚龙湖,清晨出门时,天色阴沉,云层很厚,天气预报说有大到暴雨。但我们丝毫不予以理会,群友们对聚龙湖的热忱和期待远远超过对天气的担忧。 </p><p> </p><p>到了聚龙湖,像是对我们勇往直前的犒劳和嘉奖一样,天色渐渐明朗起来,太阳从云层的缝隙里射出道道光茫,聚龙湖上波光粼粼。大伙的好心情更堪几分,步伐轻盈地沿湖走进聚龙山。</p> <p>“小径红稀,芳郊绿遍,高台树色阴阴见”,穿梭其中,深深地呼吸,气爽神清。</p><p><br></p><p>爬到半山腰,山顶的大鼎依稀可见。回望来路,颇有些俯视众生的豪迈感,果然是无限风光在险峰。山底的湖水迤逦婉蜒,像它的名字一样,如蛟龙盘旋般弯弯曲曲,神龙见首不见尾。</p> <p>大鼎威严地矗立在山顶,近十米高,十几人才能围抱,虽说没有鼎湖山上的鼎那么大,但其独占山头,霸气外露,吸天地之灵气,采日月之精华,每天迎来清晨的第一缕阳光,又送走落日的最后一抹余晖,日复一日不知疲倦地遥望着聚龙湖的冬去春来水涨水落。</p> <p>午饭后我们来到有天然大氧吧之称的燕子岭。</p><p><br></p><p>考验我们的是陡峭的上山路,午后的困劲更增加了这层层台阶的难度。还好途经一段缓坡小径,两旁是竹林,竹杆青黄,竹叶青稀,倒也雅致。山顶空阔,微风吹来,送来缕缕山野特有的泥草香,俯瞰盎然绿色,心旷神怡。</p><p><br></p><p>下山不走回头路,一方面是选择一条坡度较缓的下山路有利于膝盖,另一方面这条路可直达坪山中心公园。公园如其名,位于岼山中心区,也算是城市中间的一片绿洲,是周边居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有花有水有小桥,杨柳依依,画廊通幽……</p><p><br></p><p>最应该感谢的是老天爷,从上午7点出发到下午6点返家,点雨未下,厚厚的云层还帮忙挡住了紫外线,大家都在嘲笑因怕下雨而取消此次活动的那几个人。</p> <p>印象最深的是香港的长洲岛。去香港最麻烦的是过海关,刻意起了个大早,来到深圳湾口岸,大厅里仍然是乌泱泱的人群。</p><p><br></p><p>过了海关还有冗长的市内交通———坐B2P到天水围,换乘轻轨到红磡的马鞍山线到南昌,转地铁东涌线到终点香港码头,再坐渡轮到长洲岛。</p> <p>长洲是香港离岛中最繁华人口最为密集的岛屿。一出港口,就看到人朝汹涌,摩肩接踵。向海的食肆占尽天时地利,人满为患。</p><p><br></p><p>沿着海边向岛内进发。途中一阵喧闹的锣豉声由远而近,份杂翻飞的五彩旌旗伴着舞狮的队伍缓缓行来。</p><p><br></p><p>一问之下才知道,原来是沿街商行出资出力组织的祭祌活动,求风调雨顺以保一方平安。</p><p><br></p><p>那阵势颇为壮观,挥旗的威风凛凛,舞狮的技艺高超,擂豉的斗志昂扬。这边厢送走他们,那边厢又迎来水面上斗龙舟的号子声,四支船队,激流勇伐,争先恐后。浪花渐欲迷人眼,龙舟乘风破浪,只一晃间,弄带着有节奏的雄壮的号子和激烈的桨声渐渐远去,看不出谁胜谁负,激情仍在碧波中荡漾,就像英雄策马而来,奔腾而去,硬汉荷尔蒙爆棚,久久不散……</p><p><br></p><p>深入岛内,时而山间小路,掩映在绿树䓤葱间,宁静幽远;时而依山傍海,阳光海浪还有仙人掌;到山顶最高处,一方岩石之上,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此时此刻,遥望碧海长空,烟波浩渺,仿佛只要豪迈地张开双臂,便可天高任鸟飞。</p> <p>沿着山顶栈道往回走,一路所见可谓大起大落大相径庭:有破落逼仄的渔家民宅,外墙上补丁摞着补丁,不知还能承受几次台风的侵袭;斗笠布衣袒胸赤腿的身影在岸边的渔船间穿梭,面朝海水背朝天的辛苦劳作仅仅也只能换来一天的温饱;也有雍容阔气的海边别墅,隔着豪华的栏杆可以看到里面有无数名贵的兰花,依稀可见晃动着的或悠闲或慵懒的人影……</p><p><br></p><p>视觉冲击空前,那感觉就像穿行在明暗交替的森林里,阳光照耀的地方温暖明亮却让人睁不开眼,而在那遮天蔽日的苍藤古木之下,就算是盛夏,也不免会打一两个寒颤,挡也挡不住一股股直钻入体的寒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