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3月29日晚,很荣幸能够听到张齐华老师的讲座,每一次听他的讲座,我都能有很大的收获。今晚他讲的主题是《提问,让你读懂不一样的教材》。刚开始看到这个主题时,我以为提问就像平时孩子们提出问题,然后解决问题一样。等到听张老师来讲,我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提问。</p><p> 提问是批判性思维,是深度思维,是真正意义上的学习,是对教材的深度把握。</p> <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今天报告张老师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展开的。</span></p> <p><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一、为何要带着“提问”看教材?</span></p><p> 没有提问就没有真正的理解,提问并不等于否定教材,提问是对教材的深入思考,是对教材的二次建构。一个好的老师没有提问就没有真正的教学,由于惯性思维,老师认为教材的安排就是合理的,有意义的。由于习惯了用教材,所以对教材从来没有任何的疑议。听了张老师的报告忽然明白了,原来我们还可以对不同的版本素材进行对比,还可以对教材的编排提出疑问,对教材的设计也可以提出不同的见解,通过这样的途径才能够对教材展开深入的理解。通过提问,学生能够更好的理解教材。学生自己提出的问题,可以进行更深入的思考和探讨。没有有效的提问说明学生只是在执执行老师的教学计划并不是真正源于自己的学习。</p> <p><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二、如何带着“提问”看教材?</span></p> <p><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 如何让学生从教材中提出更有价值的问题呢?</span></p><p> 一细致观察,二善于比较,三敢于提问。问题源于细节,教师可以示范引导学生认真观察教材中的每一处细节,从细节中提出问题。</p><p> 张老师先通过数学中最简单的一课《1~5的认识》,教会我们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提问。我看到情境图的时候,也是没有任何疑问的,觉得这幅图很好的展示了数的抽象过程以及数与数量之间的关系。但是随着张老师3个问题的展现,原来教材编排的背后还有更深层的含义。教材这样编排的目的是为了体现数的本质是对数量的抽象,与物体的物理属性没有关系,只与物体数量有关。教材的编排以及情境的设置,往往都是习以为常的一些东西,但是教师和学生如果能够主动的发出问题,然后依据问题展开思考,可能会对素材背后蕴含的更有价值的东西或者认识有更深刻的理解。通过张老师的解说,我仿佛对教材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这使得我在以后的备课和教学中可以更好的引导学生深刻的理解学习。</p> <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张老师还通过一篇文章来教会学生如何提出问题。这篇文章是发布于张老师工作室,我把它截出来,发给我班的孩子看一下,希望孩子也能够学会提出问题。</span></p> <p> 要想使学生能够学会提问,就要多留给学生提问的机会,使学生会提问,想提问,敢提问,并且要学会应用学生提出的问题。只有在不断的实践中,学生才能真正的学会深入学习。</p> <p><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 教师又该如何对教材提出问题呢?</span></p><p> 要想指导学生提出问题,那么教师师也得会提出问题。学生提出问题的重点在于学习的困惑,而教师的问题重在发现教材的问题。</p><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微观上,教师要从数学内容中发现问题。</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张老师通过《方位》这一节课对比人教版、苏教版,发现两个版本对于判断方位的方法有所不同。于是提出问题,到底哪一种方法更客观,更适合,更容易理解。</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身为人教版的教师,在教学这一课时我也是有疑问的。学生们在选择东边南30°或者是南偏东南60°是有困难的。因为这两种方法都是可以的,但是人教版选择的是就近原则,所以老师们不得不硬性规定,以最小的度数那个角作为标准进行判断。教这一课时我也很疑惑,为什么不能选择南偏东60°呢,为什么非得选择度数比较小的那一个作为标准?但是很遗憾,我却没有像张老师这样将自己的疑问提出来,并进行深入的研究。通过张老师的讲解我明白了,原来教师是可以对教材的编排、内容的选择等作出质疑或者是发表自己的不同见解。</span></p> <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中观上,从教材编排中发现问题。</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混合运算》及改造,张老师运用的这个案例,教材在编排中选择的从现实情境中比较容易理解,而且经常见到的问题,学生也能够明白这样的计算顺序。但是这样的问题就能够代表正确的计算顺序,先乘再加减吗?确实这样的选择有点片面,但是没想到这一点还暗含着运算顺序的规定。而教师们在教这节课时,因为知道需要先算乘再算加减,所以在教学时也想当然的认为这样的情境,这样的问题,正好体现这样的计算顺序,所以我们觉得这是合理的。然而我们并没有考虑到这样的计算顺序背后所隐含的道理是否合理!</span></p> <p> 虽然我比较同意张老师提出的这个问题,但是在他的改造上所选择的例题,我表示不理解和不赞同。因为这道题如果用分步,我们必须先算20-5=15,再算15×3=45。但是如果把它列成综合算式这样列对吗?如果这样列是对的,那么后面我们还有必要引入小括号吗?小括号的意义又是什么呢?我觉得讨论这道题的前提是这个20-5×3综合算式在当前的问题情境下是正确的,如果这个综合算式本身就是错误的,那么还有讨论的意义吗?</p> <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宏观上,从整体结构中发现问题。 </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之前,听了吴正宪老师讲的《分数的认识》这一节课时。我就认识到,原来教材的编排上存在着这么大的问题,致使这么多年教师在教学《分数的认识》都存在着偏颇。因为这种偏颇导致孩子们上了高年级,对于分数的理解是仍然片面的,这也造成了学生们在做题的时候对于分数的应用不能很好的把握。通过今天的报告,我知道了问题所在,那么从此刻起,我要努力的修正这种片面的认知。努力让孩子们先把分数当做一个数来认识,然后再把它当成率来理解数量关系。</span></p> <p> 美味的营养大餐人们都喜欢,而今天的报告就是数学的营养大餐。它让我对数学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它给我的数学教学道路指明了方向,它教会了我如何阅读教材,如何让学生自己研读教材。我非常喜欢这样的营养大餐,希望以后能有更多的这样的学习机会!</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