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停课不停学,离校不离训</h3> 口算、应用题解答,这是我们再熟悉不过的小学数学作业形式。然而今天这节直播课,浙江省特级教师刘善娜老师向我们展示了与众不同的数学作业形式。她说“作业不仅仅是作业,它会撬动你的课堂教学。” 刘善娜老师围绕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材重难点展开分析与交流。她运用迁移理论,对小学数学四年级教学内容进行横向和纵向对比。她强调知识的前后联系,每个知识点学习必定是基于原有知识基础上的再生长。 她提出“学习材料性质越相似,抑制越严重”“中间部分学习效果最差”的观点,为减弱学习内容之间的相互影响,她在教学过程中重新调整了教学序列,尽量间隔安排相似的学习内容。 刘善娜老师与我们分享了她重新调整的教学序列。 这节直播课,最让我眼前一亮的,就是刘老师给大家展示的“探究性作业”。每个作业还细心的标注了学生的姓名,同样的一道题却变幻出多种形式、个性鲜明的解题方式。 刘老师设计了具有开放思考空间的数学问题,学生通过画一画、写一写的方式描述自己解决问题的过程。通过这种形式,老师就可以看到不同层次孩子不同的思考,达成自然分层,达成思维发展。 刘老师有很强的“跨学科”意识,她用语文的“扩句、续写、写作文、分析中心思想”等方法来讲解数学应用题的习题设计。 在刘善娜老师布置的作业中,到处充满了教学的智慧。数学不再枯燥无味,反而变得生动有趣起来。这样一位用心、有智慧的老师,确实让人敬佩! 刘善娜老师把自己的“独门绝技”汇集出版了《这样的数学作业有意思》和《爱上我的课堂》两本书,感兴趣的老师可以深入学习研究。 <h3 style="text-align: right">撰稿人:张琪</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