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 十一月二十八日》 徐伟欣

东方欲晓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十一月二十八日在一年中只是个普通的日子,但它是我生命中一个特殊的日子。五十年前的一九六八年十一月二十八日下午,我们二中六六、六七届九十六名初中同学(与一中、三中、四中、七中等学校各一百名同学),坐上了去新洋农场的轮船队,意味着就此踏上了社会。青少年学生时代算划了句号。而工龄也就是从一九六八年十一月二十八日开始算起的。 </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同届去插队的同学们已经早于我们在中旬分批坐船出发了。只有投亲靠友的同学还可以去送我们。这一段时间来,街上都是行色匆匆的人们,大多低头弓腰,满头大汗,衣衫凌乱,面色凝重,抬着、扛着、板车,自行车拖着拉着支农箱(那是十二元六角四分买的木板箱)。那种急着赶路的神态,全然没有了平时意气风发的样子,尤以大人为甚。下午的西门桥堍熙熙攘攘,人山人海,一个人上船往往有好几个家人送。还有亲戚,邻里街坊,发小等等。反正西门桥两岸几百米的路段密密麻麻全都是相干和不相干的人。</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父母没有空去送我,六十四岁的祖母抱着二叔的儿子去送我。(从小父母亲在外地工作,是祖父母把我带大的,一直到成家。)但当时我竟一句话也没有说,脑子里一片空白,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好。只是不忍去直视祖母流泪的样子,但那个样子几十年来一直在我的脑海里挥之不去。 </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岸上有的同学在照相,我小时不喜照相,尤其在这样悲欢离合的场景。我在农场上也没有拍过什么工作和生活照,除了去十二团团部拍过几张标准像。所以现在只能用微信来回忆农场生活。更多人在喃喃告别,闹哄哄的,谁也听不见谁在说什么,想找个人都很难。 </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船要开了,先是人群中传出小声的压抑的哭,就像现在参加追悼会默哀时一样,后来有人憋不住了,开始大声地哭喊,大约怕自己的亲人听不到。最后所有的相干和不相干的人都感染得大哭起来。两岸喊声哭声撼天动地,总有几千人哭吧,现在想起来那才是真正的震撼,不像现在微信上有的内容动辄就叫震撼。脑海浮起杜甫的《兵车行》“:爷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这以后我再没有看见这么多人同时放声大哭的情景。祖母拉住我的衣服大哭不放,我挣脱了她的手,头也不回就上了船,因为怕她更伤心。手里还拿了一付哑铃,那是带到农场去锻炼身体的。船上有的女同学也都在哭,那一晚,基本上没有人好好睡觉。只有船划破水流发出的沙沙声陪伴着我们。我一直没有流泪,一直到农场都没有伤感。农场五年,再苦再累也没有伤感,后来上南京,下南通,在外地打拼,顾不上伤感。十三年后回到无锡去锡印,到星火,人生起伏,曲折磨难,也都没有伤感。但此时此刻心里却在默默地流泪。</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现在回头看看,在这个世上,再没有比祖父母对我更好、更爱、更亲的人了。“多么熟悉的声音,陪我多少年风和雨,从来不需要想起,永远也不会忘记。”只有自己当了外公后才有这种牵肠挂肚,魂牵梦萦的感觉。大爱无痕,大爱无形,大爱无声,祖父母已离我而去,留给我的惟有记忆。“愿侬此日生双翼,随花飞向天尽头。天尽头!何处有香丘?”此刻真想问祖父母一声:你在他乡还好吗?天堂里有没有车来车往?我感到如果有天堂的话,天堂里肯定有他们的席位,他们所经过的地方一定会鲜花遍地,芳香满天。心中的祖父母永在,永存,永生。 </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现在我的感悟是:大千世界,我们每个人渺小如尘埃,微不足道,只有在爱我们的亲人眼里,我们才显得如此珍贵。只是我当时没有体会到。有人说: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人一定要对你好,所以如果有人对你好,你一定要懂得感恩。有了感恩的心灵,才能有感恩的眼睛;有了感恩的眼睛,才能有感恩的世界;有了感恩的世界,才能有感恩的人生;有了感恩的人生,才能更懂得珍惜,更懂得满足,更懂得快乐,更懂得幸福。爱是不能私藏的。既然接受过,便需再付出。就让我把深深埋在心底的爱,再无怨无悔,无欲无求地给予我的外孙女吧,就像当初的祖父母一样。</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其实,人类进化细分到每个社会细胞,就是家庭的延续,传承,发扬,升华。相信这也是祖父母最盼望看到的。儿孙自有儿孙福,家祭无忘告乃公。十一月二十八日给我们什么启示呢?在去农场五十年以后的今天,我们仍不能,也无法去完整评价:上山下乡的意义,对社会前世今生的深远影响,和给我们人生带来的利弊种种。但这已经不重要了,因为那已成为历史。而历史是不由选择,也不能被遗忘,被修改,被抹去的,历史活在我们每个人心中。而我们又是这段历史的亲历者,所以同样我们也不能否定自己。我们只有牢记这一段历史,并告之我们的子孙后代。但愿此类事不要再发生在他们身上。安得壮士挽天河,净洗甲兵长不用。 </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就借今天的日子祝愿二中一起去新洋农场,淮海农场以及大部分去插队的同学们健康长寿;祝群里的学长们健康长寿。让我们在退休以后的几十年里,彼此不计前嫌,抛却恩怨,相互注视着;相互关心着;相互陪伴着;相互帮助着;相互鼓励着;甚至相互搀扶着一起前行!让中国知青精神光辉永存!</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