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在仲春与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后的第104天,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也是最重要的祭祖和扫墓的日子。</p> <p>今年的清明节与往年的不一样。</p><p> 为表达全国各族人民对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牺牲烈士和逝世同胞的深切哀悼,国务院在2020年4月3日发布公告,决定2020年4月4日举行全国性哀悼活动。在此期间,全国和驻外使领馆下半旗志哀,全国停止公共娱乐生活。4月4日10时起,全国人民默哀3分钟,汽车、火车、舰船鸣笛,防空警报鸣响。(来源:新华社)</p> <p>绘本导读:</p><p> 小眼睛细脖子的艾斯本和大鼻子短眉毛的爷爷都是平常人,祖孙间的故事,没有离奇,也不是幻想。清明,既是节气,又是节日。对于有娃的父母来说,与孩子谈论“生死”,清明是一个很好的契机。</p><p> 给孩子做生命教育,表面看来是解释死亡,其实最重要的是引导孩子找到生的意义,感受生命的重要,学会珍惜自己,关爱他人。</p><p> 生命教育任何时候开始都不晚,只有父母坦然面对这个问题,孩子才能更好的理解生命的意义。</p><p> 细读这个故事,你可以发现,一直是艾斯本在想办法"帮助"爷爷离开。爷爷是个"幽灵"。可是"幽灵"是什么?</p><p>也许从现实的角度看,"幽灵"就是艾斯本的"悲伤"。</p><p>艾斯本在帮助爷爷幽灵离开的过程中,其实是帮助自己的"悲伤"离开。</p><p> 在和爷爷回忆那些快乐的过程中,艾斯本也明白了,亲人是离开了,但是他给我们生命中留下的很多快乐痕迹,并没有消失。当我们再想起他们的时候,那些快乐的回忆,一直都在。</p><p> 艾斯本和爷爷约定,要时不时想着对方。这一段太有哲理了,它告诉我们,我们可以带着对一个人深深的思念,继续过好自己的人生。</p><p> 清明节,孩子不懂生死,不懂离别,我们该如何与孩子开启这个沉重的话题呢?</p><p> 人生是生与死的轮回,在这个过程中,如何让孩子更好地、更积极地面对死亡,是我们父母共同面对的功课。</p><p> 东西方文化差异较大,今天丛丛老师把丹麦的这本温暖故事《爷爷变成了幽灵》,充满了祖孙之间浓浓的爱和淡淡的小情感, 在清明节前分享给你们听。希望你们从不同的角度了解世界文化差异……</p> 绘本故事《爷爷变成了幽灵》<div><br></div> <p> 有一个小男孩儿叫艾斯本。</p><p>艾斯本最喜欢的就是爷爷了。</p><p>可是,他再也没有爷爷了。</p><p>爷爷死了,他突然倒在了大街上,因为心脏病发作。</p><p>艾斯本伤心极了,趴在桌上,哭个不停。</p> <p> 那天晚上,妈妈坐在艾斯本的床 头,轻声说:“爷爷去天堂了。”……</p><p> </p> <p> 教堂里正在举行爷爷的葬礼。</p> <p> 这天晚上,爷爷回来了,爷爷突然就回来了!</p><p>爷爷坐在艾斯本的橱柜上,瞪大了眼睛看着黑暗。</p> <p> 爷爷,艾斯本叫到。你在干什么?你不是死了吗?没有人告诉过他爷爷会回来,会坐在他的橱柜上。</p> <p> 艾斯本有一本介绍幽灵的书,书上说,只要幽灵愿意,他就可以随便穿过任何一堵墙。</p> <p> 爷爷这么说着,也就这么做了。</p> <p></p> <p></p> <p> "哇塞,爷爷!"艾斯本说,"你真的变成了一个幽灵,这太好玩啦!"</p> <p> "爷爷变成幽灵了,他整个晚上都和我在一起。"艾斯本说。</p> <p>"爷爷,你试着说一声呜 啊....好吗?"</p><p>"为什么啊?"</p><p>"电视上说,幽灵很擅长这个。"</p> <p> 书上说,如果一个人在世的时候忘了做一件事,他死后就会变成幽灵。</p> <p> 夜里,艾斯本又和爷爷在镇子上转来转去,希望能想起点什么。</p> <p> 爷爷看着墙上的照片说:"我想起来了很多事。"<br><br></p> <p> "当我还是一个小男孩时,哥哥把他的自行车送给了我。"<br>"和你奶奶约会时得到的那个吻。"<br></p> <p> "这很好,"艾斯本说,"你还没想起来你忘记的事吗?"<br>"没有。"爷爷说。<br></p> <p> 第二天早上,艾斯本困得都睁不开眼睛了。</p>"妈妈也没有睡好,"妈妈说,"我梦到爷爷在叫,吓得我连头发根都竖了起来。<br><p>"你不是在做梦,"艾斯本解释说,"爷爷的叫声是挺可怕的。" </p> 到了夜里,艾斯本和爷爷在镇子上转来转去,希望能想起点什么。<br> <p> "我想起博物馆里有一个大象标本。在体育场看过一场激烈的拳击赛……</p> <p> 第二天早上吃饭时,艾斯本更困了,趴在桌子上都快睡着了。</p> <p> 这天晚上,艾斯本等着爷爷,可是爷爷没有来。</p> <p> 爷爷竟然坐在橱柜上,冲着他笑。</p> <p> 爷爷对艾斯本说:"那件事就在我们眼前,是与你有关的一件事。"</p> <p> 艾斯本开始回忆和爷爷一起的时光......</p> <p> 爷爷对艾斯本说:"我想起来我忘记什么事了。我忘记对你说再见了,我的小艾斯本!”</p> <p> 道别之后,爷爷穿过墙壁,走到马路上。艾斯本站在窗口向爷爷挥手,目送爷爷消失在黑暗中,不见了......</p> "好了。"他舒了口气,爬到了床上。"我想明天我可以去幼儿园了。" <p>绘本阅读延伸:</p><p>1.清明节习俗</p><p>2.跟随朱老师体验制作艾草青团</p><p>3.复习唐诗:七绝-清明</p><p>4.节奏韵律游戏:布谷鸟</p><p>5.一起来种植。</p> <p>清明节期间的习俗:</p><p> 清明节在历史发展中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扫墓祭祖、踏青郊游、清明植树、清明插柳、放风筝、拔河、荡秋千、斗鸡等。是共同基本礼俗主题。每逢清明时节,人们无论身处何方,都会回乡参加祭祖活动,缅怀祖先。清明礼俗文化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礼敬祖先、慎终追远的人文精神。在祖先祭祀仪式中慎终追远,在踏青郊游中享受春天乐趣,文化传承与身心调适是清明礼俗文化的重要功能。</p><p> 我国南方部分地区清明节时有吃青团的风俗,青团又称清明饼、棉菜馍糍、茨壳粿、清明粑、艾叶粑粑、艾糍、清明果、菠菠粿、清明粿、艾叶糍粑、艾粄、艾草糕、清明团子、暖菇包、艾草青团、清明团子等等。</p> <p>今天我请来了来自美食圣地广州的好朋友朱老师,她亲自备食材并演示一下艾草青团的制作方法。(南方制作方法)</p> <p>小朋友们,我的青团做好了。来 让我们一起吃美味青团吧!</p> <p>青团 制作方法(北方制作方法)</p> <p>小朋友们,这首诗你一定很熟悉吧?请你朗诵给大家听吧。</p><p><br></p><p>七绝·清明</p><p>杜牧 (唐)</p><p> </p><p>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p><p>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p> <p> 今天,我还请来了我的好朋友燕子老师和她家的伊宝姐姐,她们带来了可爱的小音符,邀请你一起在春天里翩翩起舞!</p> <p>“清明前后 种瓜点豆”一起来种植!</p> <p>请小朋友们在留言板上给我留言哦!</p> <p>新型冠状病毒给我们带来了危机,也给我们带来很多思考,让我们用智慧教育的力量,让孩子成为健康的主人,和我们一起打败病毒,守护生命和健康!万众一心打赢这场疫情防控攻坚战!</p> <p>谢谢聆听!再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