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b>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有许多经过长期使用、锤炼而形成的固定短语,我们称之为成语。成语是中华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是古人留给我们的巨大而宝贵的文化遗产。几乎每个成语都有自己的故事,富有深刻的思想内涵。</b></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愚公移山</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b>北山愚公,因屋前太行、王屋两座大山阻碍出入,决心把山铲平。智叟笑他愚蠢,愚公说,我死有子,子又有孙,孙又生子,而山不增高,何苦而不平?每天挖山不止。比喻做事有毅力,有恒心,不怕困难。</b></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亡羊补牢</b></p><p><br></p><p><b>战国时,楚襄王沉湎于享乐,不理朝政,大臣庄辛劝他也没用。后来秦军攻占了楚国不少地方,这时,他问庄辛怎么办?庄辛说:“丢失了羊,赶紧修补羊圈还算不迟,大王现在振作起来,楚国还有希望。”楚襄王采纳了庄辛的建议,后来收复了大部分失地。比喻出了问题后,想办法补救,可以防止再受损失。</b></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对牛弹琴</b></p><p><br></p><p><b>古时候,有一个叫公明仪的人,琴弹得非常出色。有一天,他带琴出游,只见远山如画,河流清澈,一头牛正在河边吃草。这美丽的景色让他兴致大发,就对着牛弹起琴来。尽管琴声动人,可是那头牛好像没有听见一样,他很生气。这时,有个过路人对他说,不是琴弹得不好,是牛听不懂啊。比喻对愚蠢的人讲深奥的道理,白费口舌。也用于讥笑人说话不看对象。</b></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刻舟求剑</b></p><p><br></p><p><b>战国时期,楚国有个人坐船过江,不慎将佩剑掉进江里,他立即在剑落水的船身上刻上记号。同船的人问他:“你刻这个记号有什么用?”楚国人说:“刚才我的剑是从这里掉下去的,一会儿我可以顺着这个记号下去找。”等船靠了岸,楚国人就从做上记号的地方下水去找剑,结果自然找不到。比喻办事刻板拘泥不知变通。</b></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盲人摸象</b></p><p><br></p><p><b>几个盲人去摸大象,一个瞎子摸到大象的腿就说大象像柱子,一个摸到大象的耳朵就说大象像扇子,一个摸到大象的尾巴说像绳子。因为他们摸到的都是大象的一部分,而没有看到大象的整体形象。对事物只凭片面的了解或局部的经验,就乱加猜测,不能做出全面的判断。</b></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负荆请罪</b></p><p><br></p><p><b>战国时期,赵国的蔺相如智勇双全,击败了秦国的阴谋,维护了祖国的尊严,被任命为上卿。老将军廉颇不服气,扬言要当众羞辱他,蔺相如知道后,尽量躲避。他说:“秦国不敢来犯,就是因为我们文臣武将团结一心,为了国家,不必计较个人恩怨。”廉颇听说后,很惭愧,背着荆条,去向蔺相如认错。比喻知错就要认错。</b></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狐假虎威</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b>老虎抓住一只狐狸,准备吃掉它。狐狸说:“我是天帝派来的百兽之王,你敢吃我,会受到上天的惩罚。”见老虎不信,狐狸又说:“你跟着我到森林里走一趟,就知道野兽们都怕我。”由于有老虎在身边,野兽们见了,纷纷逃命。老虎信以为真,就放了狐狸。比喻依仗他人的威势欺压人。</b></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滥竽充数</b></p><p><br></p><p><b>战国时,齐宣王特别喜欢听竽的大合奏,专门成立了三百人的大乐队。有个叫南郭先生的不会吹竽,他混进了乐队里,摇头晃脑地“假吹”,似乎比任何人都投入。齐宣王去世,继位的齐愍王喜欢听独奏,南郭先生无法再混充下去,只好悄悄溜走了。比喻没有真才实学的人混在里面充数,也用来表示自谦。</b></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草船借箭</b></p><p><br></p><p><b> 三国时期,曹操率大军攻打东吴,孙权刘备联合抗曹。周瑜心胸狭隘,很忌妒诸葛亮,设计让诸葛亮三天之间完成造箭十万支。诸葛亮向鲁肃借了20只船及草人,趁夜色大雾之机,开船向曹营,曹操率军拼命向草人上射箭,圆满完成任务。足智多谋,善于运用外在的资源实现自己的目的。</b></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世外桃源</b></p><p><br></p><p><b>东晋文学家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记载:一个渔夫只身划船进入一山洞,发现一座桃源。这里的居民男耕女织,大人小孩均参加劳动,没有赋税和徭役。人们的关系十分淳朴亲切,到处是一片安乐祥和的气氛,与外面的世界隔绝。</b></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精忠报国</b></p><p><br></p><p><b>岳飞是南宋着名的军事家,抗金名将。他那精忠报国,光彩照人的故事,千百年来几乎家喻户晓,人人皆知。意思就是为国家尽心忠诚,愿意牺牲自己报效祖国。</b></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柳暗花明</b></p><p><br></p><p><b>南宋诗人陆游被朝廷免去官职后,闲居在家乡山阴。有一次,他去西山游玩,路过一个鲜花怒放、绿柳成荫的小村庄,美丽的景色激起了他的灵感,他写出了一首流传千古的好诗《游山西村》。诗中就是用“柳暗花明”一词来描绘这个小村庄的景色的。本意是形容美丽的景色,后来多用来比喻在困境中看到希望。</b></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掩耳盗铃</b></p><p><br></p><p><b>古时候,有个人想偷别人家大门上挂着的门铃,又怕门铃响起来。他想出一个办法,把自己的耳朵掩起来,然后去把门铃偷下来,结果被主人当场捉住了。比喻自作聪明,自欺欺人。</b></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专心致志</b></p><p><br></p><p><b>古时候有个围棋高手,名叫秋,人们称他弈秋。他有两个徒弟,其中一个专心好学,棋艺提高很快。另一个虽然也天天听课,但很不专心。他看着老师,心里却想着天上有没有大雁飞来。老师的话一句也没听进去,棋艺自然也没有丝毫提高。指用心专一,注意力不分散。</b></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风雨同舟</b></p><p><br></p><p><b>春秋时,吴、越两国相邻,但彼此之间争端不断,战争频繁。有一次,两国的人同乘一条船渡江,船到江心,狂风突起,大浪滔天,眼看着就要翻船。在这危急时刻,人们忘记了过去的仇恨,齐心协力,共同排除险情。使渡船安全地到达了岸边,在船上的两国人就像一家人一样。形容不同的人或团体共同渡过危难。</b></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自相矛盾</b></p><p><br></p><p><b>楚国有个人在街上卖兵器。他拿着矛说:“这支矛,是天下第一锋利的,它能击穿最坚固的盾牌。”他又拿起盾说:“这个盾牌,是天下第一坚固的,世界上没有一支长矛能够刺得穿它。”有人问:“用你的矛刺你的盾,会怎么样呢?”那人回答不出来了。比喻自己的言行前后相互抵触。</b></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三顾茅庐</b></p><p><br></p><p><b>东汉末年,刘备广纳人才,想完成统一中国的大业。他听说在隆中卧龙冈隐居的诸葛亮是个奇才,就去请他出山,一连去了两次,诸葛亮都不在家。第三次,诸葛亮正在屋里睡觉,刘备站在院里等候,直到诸葛亮醒来。诸葛亮被感动了,答应出山相助,后来刘备在诸葛亮帮助下建立了蜀国。比喻真诚地再三邀请人家。</b></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同甘共苦</b></p><p><br></p><p><b>战国时,燕昭王继位之后,想恢复国力,为父报仇。他去请教郭隗应该怎么做。他按郭隗的意见,筑了黄金台,以招揽天下贤才。同时,他关心臣民的疾苦,与他们同甘苦,共患难。用了二十年时间,使燕国国富民强,在讨伐齐国时打了胜仗。比喻同享欢乐,共度患难。</b></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悬梁刺股</b></p><p><br></p><p><b>战国时,苏秦发愤读书,深夜感到瞌睡的时候,就用锥子刺自己的大腿,以保持清醒。后来终于成为那个时代著名的政治家。汉朝的孙敬,为了不让打盹影响学习,用绳子系着头发,悬在屋梁上,一打盹,头皮就会被绳子扯疼。他后来成为一位儒学大师。形容学习非常刻苦。</b></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熟能生巧</b></p><p><br></p><p><b>宋朝时,有个人叫陈尧咨,他一箭射断了一根细树枝。正在自鸣得意时,旁边一个卖油的老翁把一枚铜币放在油葫芦口上,舀了一勺油从高高的地方倒下来。油从铜币的小孔里穿过,流进油葫芦里去了。陈尧咨非常惊奇,老翁说:“不过是熟能生巧而已。”指做事情熟练了,就会掌握窍门。</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