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如果说抗疫是一场激烈的战斗,那学习就是一场修行,一场能够让我们静心的修行。</p> <p> 常言道:要给孩子一滴水,自己要有一碗水。为深入贯彻国家“停课不停学”的号召,在这个山花烂漫的春日,不仅是孩子们,老师们学习的脚步也不曾停歇,继奥鹏网络研修之后,重庆树人教育研究院又为我们带来了一场阅读火花的碰撞。</p> 群文阅读学方法 <p> 这一场由树人研究院的专家们带来的群文盛宴,让我们收获颇丰。</p> <p> 余韵佳老师的《记忆中的年味》,引导学生从记忆中、从传承中找寻过年的那些味道,并结合自身生活经历,把这些年味儿写进文章,重温春节的温暖。</p> <p> 祝蕾老师的《亲亲我的家人》,从不同视角,通过对五篇选文塑造的人物形象及塑造人物形象的手法进行分析对比,带我们感受了与家人之间润物细无声的爱。</p><p><br></p> <p> 王华老师的《寓言中的对比》中,“理”源于“事”,“理”联于“人”,“理”应“思辨”的阅读方法,更能教会孩子从小故事中总结出大道理。</p> <p> 周雪老师的《春天像什么》,从课本到课外,围绕“春天像什么”,让孩子们在阅读中、想象中、对比中、分类中……激发想象,开拓思维,充分寻找春天与“人”“物”的共通之处。</p> <p> 叶圣陶老先生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着这个例子让学生举一反三。树人研究院的专家老师们给我们呈现的群文,正是体现了这一点——1+x。也就是围绕一个或多个议题,选择一组结构化文本,在单位时间中通过集体建构达成共识的多文本阅读教学过程。同样的文本根据学生的不同年段、接受程度及我们老师对文本的理解把握角度不同,我们的教学选择也会不同。我们可以聚焦在内容上,也可以聚焦在写法或者表达特点上,还可以聚焦在体裁上。而不管是什么方法,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就是——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p> 亲子阅读享欢乐 <p> 阅读是最好的教育,也是最好的学习。在这个疫情非常时期,孩子们虽然还无法一起围坐在教室的书桌前畅游书海,但却可以和爸爸妈妈们,一同享受亲子阅读带来的欢乐。</p> <p> 说到亲子阅读,我们总能听到家长们一些无奈的反馈:“老师,我的孩子在家就是不爱阅读怎么办?”“老师,我的孩子在家阅读都跟完成任务一样,该怎么办呀?”“老师,我该买些什么书给孩子读呢?”“老师,我太忙了,都没时间陪孩子读书”……</p><p> 亲子阅读作为阅读学习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在实施的过程中又总是不尽人意,那究竟该怎么办呢?儿童阅读专家、语文教育研究专家、图画书译者王林博士的《亲子阅读有妙招》讲座告诉了我们。</p> 第一招 <p>第一招:按年龄为孩子选择适合的好书。不同年龄段的孩子,他们的认知,他们的思维也都是不一样的,我们需要根据孩子所处的年龄阶段来进行分级阅读,并相对应地选择适合的好书,其中王林教授为我们推荐的《给孩子的100本最棒的书》就是按不同年龄段给孩子们推荐了不同的书籍。</p> 第二招 <p>第二招:安静的阅读环境,最舒适的阅读姿势。为孩子寻求一个环保、简洁、私密、健康的阅读环境,不受打扰,孩子们或许就会像打电脑游戏、看动画片一样沉浸在书中。</p> 第三招 <p>第三招:鼓励孩子边读边思考。趁着这个特殊的长假,特殊的陪伴时光,与孩子们一起,从阅读前的预测,到阅读中理解,以及阅读后的延伸,充分调动孩子思考力,养成边读边思考的习惯。</p> 第四招 <p>第四招:通过提问促进孩子理解所读内容。拒绝千篇一律的“读完这个故事,你明白了什么道理?”多提大问题,少提小问题;多提诠释性的问题,少提事实性的问题;多提多元思考的问题,少提固定答案的问题;多提开放思考、创意思考的问题,少提封闭性的、标准式答案的问题。</p> 第五招 <p>第五招:把阅读内容和电影电视联系起来。把孩子们所钟意的电视电影与阅读联系起来,让他们有这么一种感觉:哦,原来我们看过的电视书中早就写啦,那我以后要多看看书啦!</p> 第六招 <p>第六招:把阅读内容和游戏联系起来。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如果把游戏融入阅读,在读中玩,玩中读,让阅读这件事变得活泼、丰富、有趣、立体,岂不乐哉!</p> <p> 阅读是一个系统,不管是群文阅读还是亲子阅读,它都需要多个环节的协助。学校、家庭、社会,缺一不可。只要我们愿意思考,只要我们互相配合,我们总能找到方法,让阅读生动起来,让阅读简单起来,让阅读的种子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成为孩子们热爱的事情。</p> <p>最后,“两个一”送给大家共勉。</p><p>❤️一句座右铭:</p><p> 说“晚安”之前一定要读一本书。</p><p>❤️一段话:</p><p> 你或许拥有无限财富,</p><p> 一箱箱珠宝和一柜柜的黄金。</p><p> 但你永远不会比我富有——</p><p> 我有一位读书给我听的妈妈。</p><p><br></p><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