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p> <p>清明节是二十四节气中最具人文历史特点的节日,也是一年中最适合“踏青”的时光。</p> <p>清明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盛大的祭祖大节,属于礼敬祖先、弘扬孝道、慎终追远的一种文化传统节日。</p><p><br></p><p>清明节凝聚着民族精神,传承了中华文明的祭祀文化,抒发人们尊祖敬宗、继志述事的道德情怀。</p> <p>作为新时代的少年,对于古老的祭祀文化,我们要做到取其精华,弃其糟粕。</p><p><br></p><p>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聊一聊清明祭祀中的那些事。</p> <p>羊对人类的奉献很多,羊的肉和乳可供饮食;</p><p>羊皮可供衣着,既能裹腹又能保暖;</p><p>羊骨可制工具,筋可作弦索;</p><p>羊角可作乐器,称为“哀笳”。</p><p>因此,古人从实用和功利出发,把羊视作大吉大利的吉祥征兆。</p><p>所以羊肉成了美食,形成了特色的饮食文化,也因为羊是吉祥的象征,所以成了祭祀的牲品。</p> <p> 在古代,祭祀是邦国中的大事,上自统治者,下至平民百姓,都不敢懈怠。祭祀对于邦国百姓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礼记祭仪》说:“礼有五经,莫重于祭。”祭祀源于人们对天地鬼神既敬且畏的心理,在这一心理驱动下,人们按照一定的仪式向神鬼致敬和献礼,以求得它们的宽恕和护佑。</p> <p> 清明节即将到来,许多人要去扫墓,祭拜祖先。同学们,你们知道清明节祭扫时,在服装上有什么要求吗?</p> <p> 我们首先来说一说祭扫时不建议穿什么衣服。一是不要穿大红大紫,色彩过于鲜艳的衣服,穿黑色、蓝色、白色和灰色等素色衣服比较合适。二是不要穿过于暴露的衣服,这种衣服与扫墓的气氛不协调,甚至是对逝者的不尊重。</p> <p> 扫墓是一项庄严肃穆的活动,穿着不可太随意。为了表达对先人的哀思和怀念,人们往往穿上深色的衣服。男士以黑色、灰色为主,女士则以黑色和白色为主。祭扫时人们不戴帽子,女士可以在头上戴一朵小白花来寄托哀思之情。少先队员佩戴红领巾以示尊重。</p> <p> 随着汉服文化的发展,近来年,许多地方出现了汉服祭扫的活动。汉服祭扫,在人们表达对先人的哀思的同时,也表现出人们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的强烈愿望。</p> <p> 清明节的主要习俗是祭祖扫墓。清明扫墓一般是在墓前举行纪念活动,以表示对亡人的崇敬与怀念之情。因此要以怀念心、亲切感前去,要衣着整齐、朴素,在墓地周围,不可嬉笑打闹,在走动时要特别注意自己的脚下,不要踩踏坟头,这是对先人最起码的尊重。在墓地范围内要维恭维谨,控制自己的情绪和态度。</p> <p> 祭扫时还要给坟墓清除杂草,培添新土。在修缮坟墓的过程中不能随意的去移动墓碑的方向。祭祀最重要的是心意,除完草之后就可以给祖先上香,然后摆上祭品,接着敬酒、磕头,也可以放鞭炮来送别。</p><p> </p> <p> 清明扫墓不光是纪念自己祖先,祭扫烈士墓和革命先烈纪念碑,已成为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好形式。到烈士陵园举行祭扫活动,要穿着整洁,学生要佩戴着鲜艳的红领巾;活动中态度要庄严肃穆,不能在烈士陵园中嘻嘻哈哈、打打闹闹;要怀着崇敬的心情参加活动,认真观看了解烈士事迹;行走要按顺序,不破坏青草绿地。祭奠时需要进行培土、打扫,或植树、献花圈、致悼词,缅怀革命烈士的丰功伟绩。</p> <p> 清明祭祖扫墓是中华民族慎终追远、敦亲睦族及行孝品德的具体表现,在祭祀是我们要注意一些禁忌的行为呢?</p> <p>1、 忌着大红大紫等艳丽的服饰。为尊重亡者,祭祀时应庄重着装,通常来说,祭祀时要着素色服饰,最好以深色为主,而且,衣着要整齐,神情须庄重、肃穆。</p><p><br></p><p>2、 忌嬉骂和非议先人。个别人因为放松心情,互相嘻哈打闹,不仅是对逝者的大不敬,还会招致别人的非议,同样,路过别人的墓地对逝者品头论足都是一种亵渎的行为。</p><p><br></p><p>3、 忌在墓地拍照留念。扫墓的目的是礼敬祖先、慎终追远,因此,给先人扫墓时应专心谨慎,心怀敬意,不要在墓地合影,甚至随意拍照。</p><p><br></p><p>另外,清明祭扫,不仅仅是人们缅怀先烈,祭奠故人的节日,也是人们传递亲情寄托哀思的纽带,更重要的是我们要学习先人先烈们的优秀的精神品质并传承下去。</p> <p>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这个清明节,我们不能亲自去故人先烈的墓前祭扫,但我们依然可以利用网络追思故人,缅怀先烈,寄托哀思。</p> <p> 我国古时的祭文如果详细划分,可分为很多种,如诔、哀辞、吊词、悼词、祭文等。其中诔是我国哀悼文体的最古形式,最早是一种专门表彰死者功德的宣读性的哀悼文体,主要是以颂赞死者功德为主。</p> <p> 古时的祭文在内容上可分四类,哀悼死者,祈求降福,驱除邪魔,祈祷降雨,而多用于哀悼死者;新时代,大兴科学,破除迷信,但是用于哀悼死者还是可以的。</p> <p> 我国古代产生了许多优秀的祭文,它们情辞恳切,读来令人落泪。如韩愈的《祭十二郎文》,欧阳修的《祭石曼卿文》,都是脍炙人口的祭文名篇。以后人们对这种文体沿用不衰,用它来表达对亡亲故友的哀悼之情。</p> <p> 年年清明,今又清明</p><p> 又是一年清明时,祭祀先人表哀思</p><p> 清明风,温柔而清冷</p><p> 清明雨,朦胧而缠绵</p><p> 记忆轻吻漫过的花香</p><p> 弹拨了一曲清明思</p><p> 撒一地寂寞</p><p> 在这思念的季节,二十中学的同学们要传承中国优秀文化,文明祭祀,继承先烈们的遗志,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认真努力的学习,为国家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