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赞茶山娘子军 图文:宋忠睿

湛蓝

<h3>  寒潮来袭,倒春寒由北向南袭卷中国大部地区,湄潭27日最高气温26度,28日气温6一一10度,陡降16度,人们纷纷把收进衣柜的棉衣翻出来御寒。</h3><h3> 3月27日下午,我依旧赶回天城镇德荣村上坝帮父母采茶。一路上,想着往日黎明令人如痴如醉动听的鸟鸣,茶山上繁忙的情景:阳春三月好风光,片片生机在岭岗。数亩茶园鲜绿翠,家家户户采茶忙。心情愉快!</h3><h3> 28日清晨,我吃完早餐就去帮老爸采茶,刚出门,就碰到一群上山采茶的姐妹们,她们背着背篓,背篓里的茶篼高高地冒出来,底下装满了防露水的塑料纸和干柴草。她们一路有说有笑,见了我就打招呼,大家都亲切地称呼我“大姐”,“大姐早!”“大姐你都来采茶呀?”“嗯,你们好早啊!”简单的问候之后,就快速上山,奔向各自的工作岗位一一茶园。</h3><h3> 我前天早上就接到老爸的电话,答应今天来帮他采茶,妈妈说:“你先去帮你爸把那几窝土茶采下来他抄来吃。”“好。”我来到房前左面茶树边,3笼土茶枝条高过了头,我就一丫一丫地拉下来采下嫩芽,采了半篼茶,爸爸也拄着拐杖来了,我急忙喊他:“爸爸,您不要来,冷得很,我手都僵木了,快点回家去!”我喊不住,爸硬是来到我身边,采了不到十分钟,他说:“走了,冷得很,我不采了。”说完就拄着拐杖回家了。我坚持采了大半篼茶,手僵得拿茶芽都拿不住了,也回家了。回到家,就急忙从温瓶里倒开水来烫手,一双手像针刺一般的疼痛!爸爸拔通了妈妈的电话,大声说:“快点回家来,冷得很,不要采了,不要冷凉了!”妈妈并没有回家,我打了她3次电话,她都没有接。我知道她不接电话就不想回家,手烫暖和了,我找来两个塑料袋,把拇指和食指处分别剪两个洞,套在两只手上,背起茶篼就向山上的茶园奔去。</h3> <h3>  路边的茶园里,人们在专注地采茶,头上的斗笠像一朵朵彩色的蘑茹,这儿一朵,那儿一朵,渐渐地从绿油油的茶园里冒出来,好一幅灵动的迷人风景画。使人油然而生敬意!</h3><h3> 孩子们无法忍受寒冷,在路边燃火烤手,一束红色的火苗在宽广的生机勃勃的绿茶园中跳动,像是正在绽放的花朵,青烟在茶园里飘逸,晨雾交融,美极了!</h3> <h3>  石马卧在山嵿,好像还没有睡醒的样子。嫩绿的茶芽密密麻麻地从茶棚上长出来,展现出无限生机,刹是惹人喜爱,我巴不得快点把它们采进茶篓,减轻妈妈的负担,宽慰父母的心,傍晚送去茶青市场变成红红的钞票。</h3> <h3>  寒风阴冷,一会儿见两个男孩给他们的妈妈送打火机上山去了;一会儿一个女孩又给她的妈妈送棉鞋上山去了;一会儿半山腰冒起了一股青烟,那是采茶姐妹们在烧火烤手了。在一条泥泞的弯曲的坎坷的羊肠山路上,写满了关爱与母子情深。</h3> <h3>  疫情当前,随着乡村路卡撤除,村里的男人们都外出务工去了,剩下的都是老人、妇女和儿童。可因为疫情,好多学校还没有开学,春茶进入了采摘高峰期,实在难为了这一群留守妇女,是她们用柔弱的肩膀撑起了一个个家!我揪着心为她们点赞!</h3> <h3>  抬头向这葱绿的茶山望去,似乎没见几个人影,其实就们就藏在梯田般各自的茶园深处,要站在山顶向下看才能看见她们从茶茏间冒出的头。村子里采茶的女性从二十几(她们是还未上学或还未上班的大学生,有个别是去年刚娶进村的新媳妇)、三十几、四十几、五十几、六十几、七十几到八十三岁,每个年龄段都有,每天都采茶的总共19人。这群人中有许多平凡而感人的故事。</h3> <h3>  我一边采茶,一边听母亲讲身边人的故事:“你家那个车先桃伯娘,和她家小儿子一家的,不要看她83岁了,每天拄着拐杖,端个椅子在茶园里摘茶,摘茶得的钱她每年冬天要拿1200元钱出来买煤,其余的钱存起,养老钱全部没有用,都存起的。“ “你这样说的话,那些好吃懒做的年轻贫困户不好意思哦。” “他要不好意思,不好意思的话她又不当贫困户了。我们生产队只有家把,没得贫困户。” “廖清梅个儿不来,很能干,她是队长,村里的大小事她都要忙,前面封村的时候,天天在村里这家那家地跑,防控疫情。这几天又请起四五个人,天天带起摘茶。” “汤银琴那个姑娘能干得很,茶多的时候,她爸爸请人来采茶,她要煮七、八个的饭中午送到坡上去,自己还能采8斤茶。她心又好,田丹离婚10多年了,今年她家豪儿中考,想守着儿子等他中考结束再去打工。银琴就把田丹留在家里采她家的茶,自己采来自己要。这么多年,每次田丹要来看娃儿,她都开车去接,吃住都在她家。看到我们有什么拿不动的,她都会忙,那个姑娘很活便。” “我还不知道她做的好事,还真不错!” “桂平勤快得很,每天清早上坡,把午饭用保温盒里提上坡,采到下午太阳下山才回来。” “她饭都不回来吃?” “当然哦,上坡去远了,回家去吃饭耽耽搁时间。” “你家爸爸呀,心好得很,1000元租了2亩茶园给贫困户严梅采,秋茶收完来付钱,说起她家困难,又少收了她200元。” “管她的哟,当做好事。”妈妈讲的故事灌满了我的耳朵,我被乡亲们感动着。往年都是妈妈一人采茶,爸爸拄着拐杖只能多少帮一下忙。74岁继的母腰痛,她虽没有生我们,却含辛茹苦把我们姐弟5人抚养长,弟妹们远在贵阳,无法照顾年迈的父母。今年我退休了,每周都抽时间过来帮帮忙,极时尽一份孝心。怕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孝而亲不待。</h3> <h3>  下午4点钟,一阵豆大的雨点密密地洒下来,大家快速走出茶园往家赶,可走出不到2丈远,雨停上。“不落了,” “老天爷还会开玩笑。” “这歇采起不安逸了,湿的,沾手。” “管它的哟,回去做哪样嘛,现成采不赢。”于是姐妹们又嘻嘻哈哈地回到茶园里去继续采茶了。一直采到6点钟,茶青市场开始收茶了,人们才陆续回去。</h3> <h3>  采了一天的茶,脚都站硬了,腰酸腿疼,走在回家的路上,一步一痛,迈步都不活动了,真累!我回家可以煮晚饭,妈妈把茶拿到茶青市场去卖,真辛苦!</h3> <h3>  3月29日,气温继续走低,从昨天的6一一10度降到4一一9度。今天赶场,母亲高血压,每隔10天要上街去测一次血压并开药,爸爸陪同。天刚蒙蒙亮我就起床,速速洗漱完毕,吃了早餐就上坡,走到茶园6点半,我得了第一名。心想,莫非今天天气冷,她们都上街赶场去了?一会儿,姐妹们都陆续上来了,简单的问候中,得知大家都增加了衣物御寒,我也裹得严严实实,棉衣外面穿了雨衣,前面再拴一张塑料纸防止露水打湿衣裳,还戴了一双橡胶手套保暖。嫩绿猛长的芽茶等不得人们怕怜,不采明天就散叶了,称不来称又不管钱。</h3> <h3>  不知是加厚了衣服还是没有吹风,或者是身体适应了低温,今天气温4度好像还没有昨天冷。一颗颗翠芽从茶蓬里冒出来,鲜嫩欲滴,惹人喜爱,两只手像鸡啄米一般上下忙动,采个不停,采了两行,茶篓满了,倒在口袋里又继续采。右手的两根小手指还是感觉僵,尽管上坡时剪了半截毛巾包住双脚,此刻胶鞋里的双脚还是很僵。我心想,乡亲们需要装备,采茶帽,轻便的保暖的防水服,防水保暖鞋,保证勤劳的人们在寒潮中劳动不受伤害,谁来为她们生产呢?湄潭是产茶大县,60万亩茶园,有多少茶农在经历着寒气的考验我不得而知。如果不亲历这种场景,我真的无法懂得她们的疾苦与艰辛。是一群群一线伟大的采茶女性用顽强与坚韧支撑起我县若大的茶产业,谁来给她们关爱?让她们能买到保护自己的衣物。偶尔听到她们谈到村里的外出打工的男人们的情况,因疫情的影响,个别人返工后进厂几天就被斥退,找了几家厂都还没有找到工作,尽管去时打了联系电话,但去晚了,名额被别人占了。留下了采茶的都是上有老下有小走不出去的人,我又替她人增了一丝忧虑。我们国家还好点,基本控制了疫情,全球各国疫情正在暴发期,他们的农民日子更加难过吧。希望瘟疫早点过去,人们尽快复工复产,生活转入正轨,一切都早点好起来,世界太平!</h3> <h3>  你们看大人后面跟着的两个小孩了吗?一个读小学二年级,一个读幼儿园,放在家里没人管,只好跟着上坡,他们也要在坡上跟着受冻一整天,没办法。看得我心里酸酸的,很难受!</h3> <h3>  母亲说话的声音打断了我的胡思乱想,她看病从街上回来就直奔茶园里来了。空气里又飘来柴草的香味,抬头看半山腰又冒起了青烟,那是姐妹们又在烧火烤冻僵的手啦,烤暖和一下她们又马上投入战斗,她们每天早上7点上坡,下午6点回家,有的6点半才回,平均每天采茶11小时,真是惜时如金啊!</h3><h3> 人们采茶的速度快慢不等,采6斤、7斤、8斤、10斤或十斤以的都有,这几天茶降到20元一斤以下,人均采茶收入100多元以上,前几天20多、30多元一斤的时候人的收入可观。疫情对茶产业产生了影响,一斤比去年少7一一8元。期待国家经济迅速恢复!让乡亲们辛勤劳动之后能增加点收入。</h3><h3> 下午4点钟,我因明日8点半要参加县文联组织的采风活动,离开茶园准备返回县城。叮嘱母亲:“妈!天气冷,你早点回家,别冷凉了!” “要得,我采到5点钟就回去。”我沿着山路下l山,乡亲们还战斗在茶山上,我内心对她们充满了敬佩,竖起一双大拇指为她们点赞一一那群战斗在茶山上的平凡而伟大娘子军! 希望天气早日回暖,给她们带来灿烂的阳光。</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