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2020年3月30日是第25个全国中小学生(幼儿)安全教育日,今年的主题是《预防校园欺凌和暴力,确保学生身心健康》。</p><p> </p> <p> 校园是我们青春的摇篮,是我们欢声笑语的地方,是我们奋笔疾书的战场。为加强校园管理,杜绝校园欺凌事件,提高学生“防范校园欺凌”意识,构建文明和谐安全的校园环境,今天我们开展题为《拒绝校园欺凌》的心理健康课,希望同学们能充分认识到预防校园欺凌的重要性,提高抵御欺凌的自我保护能力,远离校园欺凌。</p> <p> 校园欺凌是发生在校园内外、学生之间,一方(个体或群体)单次或多次蓄意或恶意通过肢体、语言及网络等手段实施欺负、侮辱,造成另一方(个体或群体)身体伤害、财产损失或精神损害等的事件。</p>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一 肢体欺凌</font></h1> 主要指以暴力手段对被侵害者的人身和财产进行侵害,是容易察觉的欺凌形式。它包括推撞、拳打脚踢、敲诈勒索、抢劫等。<br>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二 言语欺凌</span></h1><p><br></p> 主要指通过语言对精神达到严重程度的侵害行为,如当众嘲笑、辱骂以及替别人取侮辱性绰号、造谣污蔑等行为。是不容易察觉的欺凌形式。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三 社交欺凌</font></h1> 主要指通过言语、行为或其他方式,如恐吓、侮辱、歧视、排斥、孤立以及令其身边没有朋友等,是不容易察觉的欺凌形式。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四 网络欺凌</font></h1> 在网络发表对受害者不利的网络言论、曝光隐私以及对受害者的照片进行恶搞等,是容易察觉欺凌形式。<br> 正确的价值观: <div>法律规定殴打他人或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行为,都属于违法行为。我们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坚决向校园暴力说“不”。不崇拜暴力文化,不参与校园暴力。<br></div> 保护自己:<div>1.培养自尊、自信的人格,壮大自己的气场。</div><div>2.在校内外都不要拉帮结派,以免和一些喜欢惹事的人走的太近。<br>3.加强体育锻炼,强身健体,让欺凌者不敢轻易靠近。<br></div> 宽容忍让:<div>与人有矛盾时,要宽容忍让,避免发生暴力冲突,更不要以暴制暴<br></div> 与人友善:<div>和同学友好相处,平时讲话注意分寸,给别人留点面子。与人友善,不与人结怨,以免被打击报复。<br><br></div> 注意钱财:<div>在学校不佩戴贵重物品,钱财不外漏,以免引起他人的贪念。</div> 结伴而行:<div>厕所、操场等偏僻的角落是校园暴力多发的地带,最好与同学结伴而行。<br></div> 首先要冷静。机智应对。很多人遇到这种情况,往往慌了神,一定要冷静,做出分析,有的孩子很机智,看到有人要围上来,直接假装遇到熟人,或寻求身边的人帮助,往人多地方跑。 以保护个人的人身安全为主要目的,有的孩子遇到欺负,硬上,导致自己受了伤,如果对方求财,舍财保命。如果对方不是求财,要一边大声呼救,一边找机会逃跑。如果无法逃脱,就向对方求饶,以减少人身伤害。<div> 在身体受到暴力伤害时,要双手抱头,尤其是太阳穴和后脑。<br></div> 当自己或发现他人遭受校园暴力时,不要害怕、顾虑,不要忍气吞声,一定要及时向老师、家长或警察求助。你的恐惧和沉默只会助长校园暴力之风,令自己受到更多的伤害。<br> <p> 这次的拒绝校园欺凌主题心理教育活动,也是学校安全教育工作的一部分。安全工作只有开始没有结束,在今后的校园安全工作中,我校继续在上级有关部门的领导下,积极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提高学生的心理自我防护能力,努力将安全工作切实落实到实处,为孩子们创造一个更加安全和谐的学校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