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师者,传道受业解惑也。那么,一个提不出问题的老师,要如何答疑解惑呢?!</p><p> ——题记</p><p> 每个周末,我们都会与数学王子相约。今天,让我们再次跟随张齐华老师,看他如何围绕“提问”这个独特视角,深度解读教材!</p> <p> 张老师希望我们能带着批判性思维进行教材解读。张老师特别强调,批判性思维并不是去批判它,批判性思维更多的是申辩式思维,是审慎的,通过不断的追问,让我们对一些问题过得更深刻的认识和思考。</p><p> 那如何带着批判性思维,或者说申辩式思维走进我们的教材呢?</p><p> 张老师通过“提问”的视角,从为何要带着“提问”看教材和如何带着“提问”看教材两个方面进行了阐述。</p> 为何要带着“提问”看教材 <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教材:没有提问,就没有真正的理解</b></p><p> 从教材维度,提问不等于否定。质疑是通过提问推进的。没有提问就不可能有真正的理解。通过提问是将思维不断的向深处推进,提问可以帮助我们对一些习以为常的现象更深入的展开思考,提问某种意义上等同于二次建构!通过提问,你一定可以获得超越教材这个文本的第二次更有深度的认识。</p><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教师:没有提问,就没有真正的教学</b></p><p> 从教师这个维度,如果不能不断的发出问题、提出问题,那么是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教学的。</p><p> 那么拿到一个教材,我们可以怎样问问自己呢?为何选这个素材?优点在哪?哪一个版本更有利于学生理解数学内容、数学思考等等。那面对同样的素材,为何要这样编排?这样的编排遵循了学生的认知规律?还是遵循了学生的身体发展规律?是否符合学生心理特点,也是否真正有利于学生去更好理解相关的数学的本质!然后去发展学生的数学思考,这样也有利于老师组织相应的教学等等,这一切都可以通过提问,让我们获得更好的认知!为何要这样设计?总之,我们老师可以不断地向教材发出提问!</p><p> 提问只是质疑,是展开深度理解的最有效的方式。</p><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学生:没有提问,就没有真正的学习</b></p><p> 从学生维度,张老师提到了为学习力而教,也提到了“七大学习力”,张老师说,提问力是他们研究团队非常倡导的。没有提问能力的学习,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只是执行一种程序,而不是自主的、主动的,高卷入的一种学习。</p><p> 所以希望学生在阅读教材文本的时候,看看有没有哪里不明白?之所以不明白是教材文本的内容和学生的认知产生了断层,断层是问题产生的土壤。哪里有问题吗?比如鹬蚌相争。哪里很奇怪?总之,一个学生在阅读教材过程中,不能自主提问,不能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有思维含量的问题,就无法进行思维深度的提升,核心素养的落地。</p> 如何带着“提问”看教材 <p> 张老师从学生,重在提出学习之困惑;教师,重在发现教材之问题两个方面进行了详细介绍如何带着“提问”看教材。张老师希望学生能在阅读教材文本的时候重点提出自己的困惑,希望老师在阅读教材文本的时候能够发现隐藏在教材文本背后的问题。</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学生:重在提出学习之困惑</b></p><p><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示范:教会学生“学会提问”</span></p><p> 课程标准将“提出问题”和“发现问题”,纳入“新四能”中,也意识到了“提出问题”和“发现问题”对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核心素养有着极其重要作用。没有问题,就没有真正的学习。</p><p> 怎么去做呢?可以先示范。张老师通过一年级《1~5的认识》的主题图,进行具体介绍。</p><p> 问题1.犀牛为何1大1小?我心里就嘀咕,这和教学数的认识有啥关系啊,接着跟着张老师的讲解,心里又想,难道真是因为近大远小吗?原来是让学生明白一大一小也能用2表示!</p><p> 问题2.羊为何只有头?原来在计量物体过程中,部分和整体一一对应的时候,为了某种需要,只需要计量部分就可以了,所以不能用羊腿计量。张老师还讲到了为什么是“人口普查”,而不是“人眼普查”、“人腿普查”?也是这样的道理。</p><p> 问题3.为何不是4只鸟?是为了规避学生意识里可能出现的错误判断,就是数字是不是只能表示这些有生命的对象。</p> <p> 如何从教材文本中提出有价值的问题?</p><p> 细致观察,善于比较,敢于提问!</p> <p> 这是张老师应杂志社约稿写得一篇文章:孩子,让我们带着问题来阅读。</p><p> 这里面张老师以《认识周长》为例,我们看到了张老师的学生提出的问题:</p><p>1.书上说,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是它的周长。可是数学书是一个立体的东西,它并不是一个封闭图形,那么没有周长。如果有,那么它的周长在哪?</p><p>2.树叶、数学书和钟面,都是生活中常见的物体,如果它们也有周长,那么下面的这句话,是否要改成——封闭的物体面或封闭图形一周发长度,是它们的周长?</p><p>3.树叶会凹凸不平,那么测量它的周长时,要不要先把它压平?</p><p>4.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是它的周长。那么,如果一个图形不是封闭的,那他还有周长吗?</p><p>5.我发现树叶的里面还有很多线,我们测量树叶的周长时,这些线要不要算进去?</p><p>......</p><p> 同时,张老师还介绍了小窍门:</p><p><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 要提出问题,首先一定要非常认真地阅读教材。看清教材中的每一幅图,读懂教材中的每一个字,甚至对图和文字中的一些细节反复斟酌推敲,你的问题可能就出来了。</b></p><p><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 其次,阅读教材时,要学会不断地问”为什么”,比如,为什么教材会选择这几幅图?为什么会按这样的顺序?为什么教材中的“小老师”会提这样的问题?为什么教材中要写这样一段话?般来说,不出三个“为什么”,你脑袋里的问题,一定就生长出来了。</b></p><p><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 最后,阅读教材时,要尝试着把看到的东西不断地和自己头脑中已有的知识进行比较。有比较就有鉴别,有比较就有不同,有了鉴别和不同,新的问题就容易滋长出来。</b></p> <p> 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提问的背后是一种崭新的思考和创造性思维。</p> <p><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实践:留给学生“提问机会”</span></p> <p> 张老师给出了教材文本折线统计图的内容,接着问大家,看着文本,你能提出属于自己的问题吗?</p> <p> 张老师以一个经过训练的孩子提出的问题为例,什么时候用折线统计图;有了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为什么还要折线统计图等等。之后,张老师示范,文本中第一句就可以提出两个问题:为什么选择6—12岁?为什么在生日那天?</p><p> 张老师以此为例,说明提问带给我们的财富。</p> <p> <b>如果我们的学生不会问怎么办?教他!</b>没有教不会的,关键看你能不能给他们好的方法。</p><p> <b>如果我们的学生不想问怎么办?请他!</b>通过给他学习单,通过给他相应的任务,慢慢让他发现提问是很有意思的事情。</p><p> <b>如果我们的学生不敢问怎么办?夸他!</b>一道旦孩子提出问题,用尽各种方式夸他。</p><p> <b>问完以后怎么办?用他!</b>其实很多有价值的问题来源于学生,都可以作为全班的公共资源。这种对孩子未来的驱动性是不可估量的!</p><p><br></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教师:重在发现教材之问题</b></p><p><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路径1:微观上,从教学内容中发现问题</span></p><p> 张老师提到了人教版的东偏南30°,对于我们一直用人教版的老师来说,这确实没有什么可以质疑的,可是随后张老师呈现的苏教版的教材中都是北偏什么、南偏什么,为什么会这样呢?原来苏教版是根据指南针指南北的原则确定的,而人教版是根据就近原则。我们在用人教版进行讲授这个内容的时候也确实提到了就近原则,可从来没有去深究。</p><p> 张老师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说到,如果没有问题,自己就不会去探究,就不会去向专家请教,就不会对这个问题有那么深刻的认识,有了问题比本身找到答案更重要!</p> <p><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路径2:中观上,从教材编排中发现问题</span></p><p> 在这里,张老师用到了《混合运算》的例子,我们可能一直觉得书中给你的情景下推出我们想要的结论,再合适不过了。可张老师的问题再次给我带来震撼。</p><p> 书中给定的情境下确实需要先算乘法再算加减法,可现实中也确实存在一些两步计算,需要先算加或减再算乘法,如何去看待呢?</p><p> 我脑子中冒出了括号,张老师想到我们会想到括号,所以张老师提到了,括号是改变运算顺序的。</p><p> 那么这个运算顺序到底是数学中抽象出来的,还是纯数学规定呢?</p><p> 结论是数学规定。</p> <p> 于是张老师进行了调整:</p><p>(1)20元买3本笔记本,每本5元,找回多少元?</p><p> 20-3×5=5(元)</p><p>(2)每个书包20元,降价5元后,买3个多少元?</p><p> 20-5×3=45(元)</p><p> 到这地方,我脑子中的括号又冒了出来!心里想应该加括号啊!又忘了张老师提到了括号是改变运算顺序的!</p><p>(3)请计算:12+6×2=</p><p> 这时候就会出现结果的不唯一性,离开背景,我们是不是得约定俗称、统一一下呢,张老师讲,这也是有数学依据的。</p><p> 到这里的时候,我是有问题的:学生学到这里会不会懵圈了呢?学生真的能理解老师的这种调整吗?</p><p> 我想我学会提出自己的问题了!</p><p> 张老师也告诉我们,比对错本身更重要的是,提问锻炼了我们看待教材的素养。有问题就可能产生深度思维和认知!</p><p><br></p> <p><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路径3:宏观上,从整体结构中发现问题</span></p><p> 张老师以《认识分数》为例。张老师提到的学生标错四分之一问题,我也遇到了,当时就认为这样简单的问题还出错,讲都不用讲的,现在才觉得自己的想法多么可怕,我也应该多对学生提问的!</p><p> 那么根源在哪呢?根源在我们原来教学时都把分数当作率来讲的,学生没有对分数获得数的认识!</p> <p> 最后,张老师希望我们都能带着问题意识、批判性思维、申辩式视角,更好、更深刻、更创造性解读教材,获得对数学文本、数学知识、数学学习更深刻的理解!</p> <p> 张老师的讲解结束了,可我的思考还在继续。不记得从哪里听过这样一句话:教育最可怕的是,一群不读书的教师在拼命教书。那么换种说法,一个还没看懂教材的老师在拼命用教材教学生,是不是也同样让人感到可怕呢?!</p> <p> 朱永新教授在他的《致教师》一书中写道:</p><p> 我是教师</p><p> 伟人和罪人</p><p> 都可能在我这里形成</p><p> 让人如履薄冰</p><p> 是啊,我是教师,这是一份职业,更是一个志业;一份责任,更是一种使命!那么就让我们带着问题意识,带着批判性思维,带着申辩式视角,向读懂教材更深处漫溯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