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思想 <p> 以市教育局《关于切实做好全市教育系统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中做的紧急通知》为指导,在上级主管市政府办公室的指导要求下,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切实可行的抓好防控工作的组织与落实。采取有效措施,控制疾病的发生和蔓延。</p> 组织机构 <p> 成立传染病应急工作领导工作小组,积极开展传染病的控制、宣传工作,采取相应的措施,严防传染病的发生。</p><p>组长:袁文静</p><p>副组长:肖菁 曹俊丽</p><p>组员:吴韬 邓捷 程晓琴 李颖 各班班主任、配班老师、生活老师及食堂工作人员</p><p>1.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应急小组成员手机24小时开通,保持应急联络畅通。 </p><p>2.实行首问负责制。不推诿,及时处理突发事件(如第一时间紧急上报;拨打120紧急救护;稳定教职工及幼儿情绪、与幼儿家长联系等)。</p> 传染病应急工作机构及职责 <p>(一)行政管理组组长袁文静负责防治工作的组织协调、沟通联络;监督全园教师防范新型冠状病毒情况。</p><p>(二)师生管理组组长吴韬严格落实入园离园措施,避免家长入园,每日的晨午检制度,师生进入校园的体温测量,落实幼儿洗手要求,加强因病缺勤管理,督促师生戴好口罩,教师分批到食堂拿餐。</p><p><br></p> <p>(三)服务管理组组长肖菁指导全园教职工做好班级、园内环境、教室内及厨房的消毒工作,指导教职工了解传染病消毒隔离要求,落实督查全园防治新型冠状病毒工作的物质储备;严格执行幼儿和教师集中用餐卫生安全管理,加强垃圾分类管理,负责防治疫情工作保障、交通、通讯等。</p><p>(四)疫情管理组组长李颖负责对幼儿进行严格晨检、和幼儿身体异常状况上报和缺勤幼儿的追踪管理,发现有疑似症状的幼儿,请家长立即带离就诊或回家观察。</p><p>(五)教学管理组组长曹俊丽线上组织老师和幼儿学习防控疫情知识,加强教师的动态管理,统筹调配师资,保障开学后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合理调整教育教学计划,科学制定教学进度,以新冠肺炎防控、安全知识教育为重点,精心安排开学第一课。</p><p>(六)各班班主任负责幼儿午检及全日观察工作。做好缺勤幼儿的追踪及因病缺勤幼儿的监测工作,每天15:00前详细记录在册并交到保健医处。发现疑似病例和本班幼儿出现传染病疫情时,及时上报,同时班上立即采取消毒隔离等防控措施。对家长进行防治新型冠状病毒的知识普及宣传。提高家长、幼儿关注自身身体健康的意识。</p><p>(七)各成员负责本班的通风、卫生消毒工作。对园内公共区域楼梯扶手、门帘、墙裙、成人卫生间等进行每日消毒工作。</p><p>(八)食堂人员严格落实食品卫生制度。</p> 日常工作要求 <p>(一)晨检工作:负责人为保健医生</p><p>对来园幼儿进行口腔、体温排查,发现有疑似症状的幼儿,请家长立即带离就诊或回家观察。各班教师在门口接本班幼儿,家长一律不得入园。保健医必须佩戴口罩、一次性手套、隔离服、体温计、手电筒。口罩、手套每天更换,如遇疑似病例须及时更换;体温计、手电筒每天做好消毒工作,如遇疑似病例须及时消毒;隔离服须每天清洗暴晒。</p><p>(二)幼儿的午检及全日观察工作:负责人为主班教师</p><p>1.每天午睡前及午睡后进行体温检测,并做好记录。</p><p>2.全天重点关注服药儿的精神状况,如:饮食、睡眠、大小便、活动等。</p><p><br></p> <p>(三)消毒工作:负责人为生活老师、食堂人员</p><p>1.班级认真开展好环境卫生及幼儿用具、玩具的消毒工作。</p><p>(1)早、中晚开窗通风每次不少于30分钟。</p><p>(2)离园后开紫外线消毒灯30~40分钟。</p><p>(3)离园前对桌椅、地面、水龙头、楼梯扶手用配置消毒液用抹布进行擦拭消毒。</p><p>(4)玩具、图书,进行晾晒、或消毒液配比浸泡、擦拭消毒。</p><p>(5)地面及厕所:按有效氯浓度为500mg/L配置消毒液,按照地面随脏随拖厕所随用随冲随消毒的方法,每天至少两次对厕所和地面进行消毒。 </p><p>(6)餐具:每餐用完后,请老师务必将餐具送厨房蒸车里高温消毒。</p><p>(7)水杯:每天孩子离园后,请老师将水杯放班级消毒柜进行消毒。</p><p>(8)毛巾:每日清洗后放入消毒柜消毒,然后日晒晾干。</p><p>特殊情况:若班内出现疑似患儿,幼儿进行户外活动,生活老师进行彻底消毒。</p><p>2.食堂加工食品要确保煮熟煮透,保持食堂环境清洁,严防食源性疾病的发生。</p> 应急处理办法 <p>1.班级教室发现在园幼儿出现疑似症状,立即上报园长,第一时间带至保健室观察隔离,同时通知家长来园接幼儿去就诊。并带领本班幼儿到单独指定区域活动(走廊),生活老师对班级进行全面消毒。班主任随时与家长联系,了解幼儿病情。</p><p>2.班主任要对缺课的幼儿进行跟踪调查,如果经医院诊断为冠状病毒病例或疑似病例的,要按照有关规定将本班级教师、幼儿进行隔离,同时立即向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市教育局报告。康复出院的幼儿要留在家中休息1至3周,病情确定无反复方可回园。</p><p>3.疑似患儿经医院诊断排除冠状病毒肺炎后,家长需持就医病历交由保健医鉴定无误后方可入园,病例须复印存档。</p><p>4.对家庭成员中有冠状病毒肺炎病人的幼儿,如果有密切接触,必须隔离观察2周,待未出现发热、咳嗽等呼吸道症状后方可入园。</p><p>5.经医院诊断为冠状病毒肺炎病例或疑似病例的患者所在班的幼儿,要全部离园回家观察,观察1至2周后无异常情况才能入园。注:班主任接到有确诊病例后,须第一时间上报园长,并在园长指导下通知班级其他家长将幼儿接回家,并做好解释以及安抚工作。</p><p>6.一旦出现冠状病毒肺炎患者,该患者活动过的室内场所要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指导下,由有关专业消毒人员及时进行终末消毒。根据卫生部《消毒管理办法》的有关要求,接到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报告后,应在6小时内采取消毒措施。</p><p>7.为防止传染,各班教师、幼儿不得串班,交叉使用玩具、餐具等物品。</p> 应急处理程序 <p> 发现高烧、咳嗽病人(责任人:班主任或生活教师)→立即将病人护送至应急隔离室(责任人:班主任或生活教师)→向幼儿园预防工作领导小组成员汇报(责任人:保健医)→通知家长带患儿到指定医院就诊(责任人:班主任)→立即打电话上报教育局、区疾控中心→对与症状者接触者不可离开本班教室(责任人:班主任、保健医生)→对有症状者去过的地方进行消毒(责任人:生活教师)→在区疾控中心的指导下对密切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二周(责任人:保健医生、幼儿家长)→宣传教育、安定人心(负责人:肖菁)稳定幼儿园秩序绝不允许校内人员擅自离校、校外人员随意进入(责任人:吴韬 、安保人员)。</p> 温馨提示 <p> 对于正值寒假期间的孩子,各位家长也要积极预防:</p><p>1.要留心孩子的饮食结构,不要暴饮暴食,注意营养均衡;</p><p>2. 尽量不要带孩子到一些人多、拥挤的公共场所,比如:超市、商店等,外出戴口罩;</p><p>3.家中要注意及时开窗通风,进门前先洗手;</p><p>4.带孩子去亲戚家串门时,家长要留意孩子接触的人群,特别是有感冒症状者,需要保持一定的距离;</p><p>5.观察孩子的健康状况,如出现发热、咳嗽的症状及时就医,并上报给班主任老师;</p><p>6.在家里,同样需要保证孩子在幼儿园中规范的作息时间,每天睡眠充足。</p><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