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记得小学时代女生们喜欢挑一本文艺范儿的笔记本,闲来无事时在浅淡的纸上画上喜欢的花花草草,素雅简约的那种。看书时,遇见好文佳句便会抄写在这配有彩绘的笔记本上。</p><p>现在,让我手写手绘,已觉太累,索性懒一点,复制粘贴,寻些喜爱的图片配文,也是可以的。</p> <p><br></p><p>1、所有的操作规范都是为了实现效率与品质的帕累托最优选择。</p><p>2、霍桑效应—意识带自己正在被别人观察的人,有改变自己行为的倾向。</p><p>—人神共奋《为什么你最喜欢办公室角落》</p><p>百度:</p><p>帕累托最优(Pareto Optimality),也称为帕累托效率(Pareto efficiency),是指资源分配的一种理想状态,假定固有的一群人和可分配的资源,从一种分配状态到另一种状态的变化中,在没有使任何人境况变坏的前提下,使得至少一个人变得更好。帕累托最优状态就是不可能再有更多的帕累托改进的余地;换句话说,帕累托改进是达到帕累托最优的路径和方法。帕累托最优是公平与效率的“理想王国”。是由帕累托提出的。</p> <p><br></p><p>所有的书本、经验都告诉我们,创造作要观察,只有先闭上嘴去听、去看,才知道自己要问什么问题。—张艾嘉《安静》</p><p><br></p><p><br></p><p>风险无处不在,就看我们如何应对,为了避免出现毁灭性的灾难事件,我们必须学会容忍小的风险。风险是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何帆《先放一把火》</p><p><br></p> <p><br></p><p>世间万事都不得不迁就一点;如其不愿迁就,那只好预备牺牲,不过所牺牲者要是自己而不是别人:这是预先应该有的决心。倘或对于妻儿不肯迁就,牺牲了别人,对于社会却大迁就而特迁就,那又不免是笑话了。</p><p>有人以为书有好坏,应当加以选择, 不好的书便该禁止不许读,以免有害。这个方法我以为不很适当。对于一切毒害,逃避总是不行的,须去抵抗它才好,所以还不如主张开放,应用“免疫”的办法。</p><p>世上所能有的事,所可想的话,便自有存在的根据,不是只要我们闭了眼睛便会没有的; 与其日后偶然瞥见失惊,还不如当初从容看过,既不会惊怪,也就没有什么危险。……豆瓣读书《鲁迅:我有两个弟弟,一个很有才,另一个也很有才》</p> <p><br></p><p>走出舒适区的目的不是找罪受,而是找到一个你之前从不知道的更舒适的区域。——马伯庸</p><p><br></p><p>人的心都靠不住,我并不是说人坏,我就是恨人性太弱,太容易变了。——曹禺《雷雨》</p> <p><br></p><p>面对算法“偏见”,人类应该怎么办?学界对AI技术价值观讨论的大体结论是,我们要纠偏,以此把算法变得更加人性化。也有学者提出,当人类认为算法应该去除“偏见”的时候,应该问的是,人性是什么。这个问题会触及更深的思考。在社会心理学当中有这样的一个量表,它的纵坐标是experlence(代表人类对于外部世界的感知和体验),横坐标是 agency(代表的是控制、把握,一些更加机械化的具有指标性质的东西)。人类处于这张坐标图的右上角,机器人处于中间偏下的位置,由此可以看出,人类对experlence的要求非常高,人性处于一种不完备、不完美的状态。那么,既然我们自身本身存在着许多不完美之处,为什么还要要求算法变得和我们一样呢?——方师师《假如算法有“偏见”》</p> <p><br></p><p>叔本华认为,人生从整体看是悲剧,从细节看具有喜剧性质。尼采说、不对,从生命整体看,短促的悲剧迟早要归入永恒生命的喜剧。——周国平《人生是肥皂泡》。</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