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隔离的日子里

安静的大师兄

<p>  3月29日,隔离的第一天。</p><p> 温暖潮湿的海风吹的人全身酸软,突然很不适应这生活了39年的小岛。是不是有点讽刺,39年抵不过只生活过39天的城市,哈哈,这套路真的太深……</p><p> 在武汉没有天天写日志,因为每天都有忙不完的事情,就算是偶尔发呆着,也觉得时间像飞一样。而此刻,竟觉得百无聊赖,希望这只是一个时间的瓶颈,想要赶快过去,堵心的感觉太难受了。</p><p> 中午时分,临时党支委开了个短会,商量着搞个“马拉松”式运动会,打发这漫长的隔离期。下午酒店送来热带水果,让我想起了2414,那个厨房真是欢乐多啊……不写了,我要到阳台叹几声气,快要心梗了。</p> <p>  3月30日,隔离的第二天。</p><p> 远处高尔夫球场上有好些人,此时我好希望有个望远镜看看他们有没有戴口罩。再看看我们酒店楼下那一小块“放风之地”不少人在为运动会准备着。脑子里突然闪现港台片里那些监狱放风的片段,哈哈哈,我脑子是不是快变成浆糊了。</p><p> 在武汉,每天睡醒都是一堆武汉群的微信,各种会议和通知各种记录和统计,突然一下手机安静了好不习惯。今天整理一下在武汉的会议记录和照片,发现光顾着拍别人自己留下的却很少,在这么重要的时刻,我轻轻的来又轻轻的走,不带走一片云彩。</p> <p>  3月31日,隔离的第三天。</p><p> 听说楚河汉街解封了,那边还穿着羽绒服。于是把空调打到16度,但还是假装不出很冷的样子……这份情感,似醇酒醉影,不知何时能醒。</p><p> 还记得这个旅程的特殊装备吗?N95口罩经常让人窒息,护目镜紧压着鼻梁,防护服透不过气,脚套上冒出的水珠直往下掉;还记得那些反复纠结的自我担心吗?担心穿的少,着凉;担心穿的多,出汗;担心最普通的咳嗽,担心喉咙不舒服,担心手卫生哪个细节疏忽了;还记得战友间的互相鼓励和支持吗?互相纠正穿戴细节,关心身体状态,一起散步锻炼,一起分享当日美食……</p><p> 过了这个三月,我将重回普通。</p><p><br></p> <p>  4月1日,隔离的第四天。</p><p> 1月的彷徨、2月的恐惧、3月的等待,皆成了无法触及的过往。疏朗的四月,夜里不再有匆忙救助的脚步,不再有孑然奔赴疫区的身影,也不再有含泪远送的目光。在这个没有谎言的愚人节,依然挂念那个随着回忆渐行渐远的城市—武汉,你还好吗!</p><p> 隔离的日子似乎也不再这么难捱,在有限的运动场所里,童年的游戏成了娱乐的主题,老鹰捉小鸡、丢手绢、打沙包、单脚捉人……70后、80后和90后就这样变成了00后。</p><p> 最美人间四月天,不负春光与时行。</p> <p>  4月2日,隔离的第五天</p><p> CT的结果出来了,大家都正常,准备等待第二次咽拭子的采集。看似快乐的我们,心里各有各的忧虑。今下午大家在操场玩丢沙包,二师兄不过跑了五分钟,突然脸色苍白张口用力的呼吸,这样子把我们都吓到了,到了晚上拔河的时候他说他参加不了,觉得自己有濒死感。</p><p> 从武汉回来休整开始,我就时常感到有些憋气,特别是运动的时候,还以为是自己的问题,原来如此。</p> <p>  4月3日,隔离的第六天。</p><p> 今年的清明有太多的悲伤。说岁月静好,总有人负重前行,总有人用生命捍卫山河无恙。李文亮医生走了,一曲巜美丽的草原我的家》成了他的绝唱;刘智明院长走了,追着殡仪车跑的妻子,只能在泪水里寻找他的模样;29岁的彭银华医生走了,一场推迟的婚礼,成了永无定期……还有很多家庭再也回不到从前,在这一刻,家破人亡,妻离子散的他们,那颗无处安放的心,仍在孤独地流浪。</p> <p>  4月4日,隔离的第七天。</p><p> 默哀日,深切哀悼所有在这场战疫中逝去的英灵和同胞,那句“万一我感染了,我相信我的同事会救我的”深植每一个医护人员的心里,就是因为这样,看着他(她)们的离开才更加感到懊恼和心痛。衷心祈愿每个人、每个家庭都早日从疫情的阴影和恐慌中走出来,带着对生命的敬畏与尊重,收拾行装,重新出发。</p> <p>  思念今日毕,情怀存心中。再见!武汉!你成了我一生最为光辉的城市!</p><p> 从寒冬到春天,从武汉到全国,这场疫情是对每个人的考验,也是每个人的战争。逆行的医护和军人,争分夺秒的火神山雷神山建设者,坚守岗位的警察和基层干部,热忱的志愿者以及千千万万默默付出的普通人,14亿中国人团结一心、守望相助,都为战胜疫情贡献着自己的力量。</p><p> 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致敬平凡英雄,致敬每一个闪闪发光的你!</p>